第376章 还想再活三十年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宋元符二年的除夕之夜是个雪夜,雪下的分外的大,直到第二天,也就是元符三年的正月初一清晨还没有停歇。仅仅是一个晚上,天地之间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风卷过,和东华门遥遥相对的丰乐楼阁之间,茫茫似雾。可是这般的茫茫大雪,依旧没有阻挡住开封府的市民们来东华门朝拜天子的热情。

当后世公认的大宋王朝的一代昏君赵煦在刘皇后以及一群宫中的内官和几个亲王还有亲贵的陪同下,登上东华门城楼的时候,聚集在东华门外和马行街上的群臣、使臣、举子和百姓们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今年来此贺正旦的百姓胜过以为历年啊!站在东华门城楼上,望着不计其数立在一片雪景中,冒着还在飘落的雪花欢呼的百姓,赵煦心中很有一些感慨。他知道,百姓们冒雪而来不仅是想一睹自己的圣颜,更是在欢庆来之不易的天下太平。

没错,天下就是在这位官家赵煦的治理下,勉强达到了太平的程度。

西夏失却横山、天都山,再无余力侵扰陕西六路。青唐吐蕃首领瞎征入朝归附,河湟之地也算是太平无事了。而辽国现在又和大宋一起建设界河商市,也算是兄弟之邦了。

至于大理、安南、高丽、回鹘等国,也都知道了大宋天朝的厉害,不敢在边疆上寻衅滋事了。

也就是说,自仁宗朝开始的连年战乱,终于在元符二年完全结束了。

这也就意味着,大宋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一段时间安逸富足的生活,压在他们身上的徭役和苛捐杂税,总算能稍稍减少一些了。

至少可以有十年的休养生息……站在东华楼上的赵煦心里想着。

现在是四夷衰弱而中华强盛了。战与不战,在宋不在夷了。大宋的百姓也苦了几十年了,该让他们休养个十年。同时这十年也可用来练出一支强兵……兵终究是要练的,没有精兵想要北伐胜利是不可能的。

等到百姓恢复了元气,强兵也训练成功,界河商市也初成规模之后,就可以考虑北伐复燕了!

当然了,北伐之事不能操之过急。有了民力、精兵和可靠的大据点后,还需要有良相、良将和良机。

如果一切顺利,在十年休养之后,再有十年干戈,就可以恢复平辽复燕。

复了燕云之后,再能有十年的治理,这天下就能真的太平了,不说万世,至少能有百年盛世吧?

官家赵煦抬头看了眼茫茫苍天,心中想着:天若怜惜苍生万民,就让朕再活三十年吧!

“嗯咳,嗯咳……”

站在东华楼的一角,正在一张架起来的画板上用铅笔快速记录着眼前万众欢呼场面的武好古耳边忽然传来了隐约的咳嗽声音。

武好古扭过头,向皇帝站立的地方看去,只见身体单薄,在寒风中似乎有点摇摇晃晃的官家赵煦正用一块手绢捂着嘴。

这天也忒冷了,现在天天拉弓拎小石锁还骑马锻炼的武好古都有点扛不住,何况病入膏肓的赵煦?

说句真心话,就赵煦现在的身体状况,好好躺着或许能多活些时候,如果要冒着风雪折腾……一个感冒说不定就会诱发个急性肾衰竭什么的,到时候神仙都难救啊!

想到这里,武好古又瞧了眼站在赵煦身旁的赵佶,又高又壮的大小伙子,也没穿太厚的衣服,扛着风雪一点毛病没有。在神宗皇帝的一群孩子里面,就数他身体最棒了。怪不得人人都说他有福寿,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混个善终?

……

在东华门外开阔的广场上,和一群九品文官挤在一起的纪忆刚刚向东华楼上的天子行了揖拜之礼。

根据宋朝的礼法,只有在真正的大朝礼上,或是宣麻拜相的时候,臣子才需要行跪拜之礼。今天在东华门外行的拜见天子的礼仪不是大朝礼,所以不必跪拜。不过纪忆倒是宁愿去大庆殿外给官家赵煦磕头,因为眼下这种太平盛世的局面不举行大朝礼的原因只有一个……官家的身体真的不行了。

“官家好像走了!”

“是啊,真的走了!”

“怎么恁般快?”

“是天忒冷了吧?”

这时纪忆身边的九品芝麻官们忽然开始议论纷纷了,原来是皇帝提前退场了……大部分官儿都不是第一次来东华门参拜,自然知道时间短了。

这可不是好兆头!

纪忆的心脏快速跳动着,他知道皇帝的身体不行了,恐怕禁不住这样的天气和没完没了的折腾。

要是有什么万一,自己该怎么办?

是跟着章惇一条道到黑,还是出卖……走错一步,死路一条!

若是走对了,纪忆心想:至少能有三十年荣华富贵,说不定还能有十载宣麻,位极人臣啊!

……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可不止纪忆纪大官人,今年可是科举大比的年份,正月二十一到二十三日间,朝廷就会任命知贡举,然后就是举子进入国子监的考场了。

所以应举的举子们在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多已经聚集开封府了。今日他们也都来到东华门外拜皇上了。

其中就有和赵煦一样病怏怏的范之进,他是躺着进开封府的。不过大名府的韩大知府好人做到底,还出钱在开封府替他寻了良医,喝了不知道多少苦药,居然治好了他的肺炎……好当然没有好透了,这些日子还是老咳嗽,不过并没有吐血,问题看来不大。

不过能不能活还是很难说的……倒不是他的病情会马上致命,而是这一榜如果不高中,他还是得去寻死!

他现在面临的困境可比纪忆大多了,纪忆至少有个当宰相的岳祖丈可以出卖,而且肯定能高中进士——对纪忆来说,进士不是问题,问题是第几甲?

对范之进而言,不高中,就上吊——现在开封府的河面都结冰了,想投河也不可能,只能选择上吊了。

若是上天让我再活三十年……不仅阳谷范家的血海深仇可以得报,可以大兴,自己至少也能有二使的前程吧?

“嗯咳,嗯咳……”

病没好利索的范之进又激烈地咳嗽了起来,他身边一个二十出头,穿着举子儒服的青年上前扶了他一把。

“进之兄,你还好吗?官家已经走了,不如让我家的仆人送你回大相国寺吧。”

“还好,”范之进冲那人拱拱手,“茂和兄,我还好,自己能回的去。”

被范之进称为“茂和兄”的人名叫黄潜善,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宦子弟,父亲黄景官拜朝散郎、秘阁校理、徐王府侍讲。去年秋天考上了老家福建邵武军的解元,才到开封府没多久——福建的解试可是很难考的,因为才子太多,名额太少,所以在福建考得不错的举子一般都能中进士。所以他也不忙着头悬梁、锥刺股,而是交游士林,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这个老是咳嗽的“范进”。

“范进”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脾气却是出奇的好——他现在心虚啊,他是梁山好汉啊,哪里还敢充什么大才子看不起人?所以说话也和气,为人也低调,总是捧着别处的解元。因此人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黄潜善自然也和他交好。

……

武家今天也有五个人穿上了举子的衣服,到东华门外面来拜皇上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在一起,武好古和一堆太学生在一块儿,他现在是太学里面的大红人啊!不仅这一科是“必中”,还和相州韩家的女儿定了亲,而且他哥哥这会儿可是和皇帝一起站在东华楼上!

至于武忠义和三个白波义门武的举子则是希望不大,因此也被安排在了举子队伍的末尾,甚至都没能挤进东华门外的广场,而是在马行街上摇摆皇上。

哦,对了,武忠义这些日子也去会了会朋友,都是一些白胡子一大把的“老举子”,同是科场沦落人,自然有共同语言了。

说起来聚集在开封府的这些举子其实也是分圈子的,大热的人是一个圈子,白胡子的穷措大是另一个圈子,两个圈子很少接触,难得见面也是客客气气的——都是“国学大师”,是不会那么没素质的……

现在和武忠义站在一起的就有一个大名府来的赵佳仁,两个老头是老相识了,更有一点同病相怜,现在也都在互相鼓励。

怎么都得活到老考到老,再考他个三十年,一定要考出个正奏名的进士!

不过嘴上虽然说得很好,武忠义心里面却真的有点动摇了,66岁了,这科不中,还有下一科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