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持如履薄冰心,行勇猛精进事

原来,明尊虽然是结合盘古精气孕育而生,但实际上,光之本源才是明尊最根本的本源,从明尊的光辉之主业位就能够看出一二。

而天地之间,有光,自然会有暗,当年盘古开天辟地,天地之间出现一缕光,照亮了整个世界,而光的诞生,自然相应的就出现了暗,两者就像是太极两仪一般相生而出,当光明诞生,自然会紧跟着诞生出黑暗,两者实际上就是一体而生,黑暗因光明而生,光明也因黑暗而显现。

所以,光明与黑暗其实就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两者的关系深厚程度,就像开天阴阳孕育而生的两兄妹——伏羲和女娲一般,都是亲密得不能在亲密的兄妹。

本来两者应该像是女娲和伏羲两兄妹一般在一起共同孕育出世才对,可是当年盘古开天,这缕光之本源一头撞上了残破的鸿蒙混沌珠的主体碎片和其中的器灵,最后还夹着盘古的一道精气,可以说,福缘暴增,气运之深厚极其恐怖,甚至还有混沌珠的碎片化成的至宝镇压气运,根本就不是黑暗能够相提并论的,如果两者硬是要在一起孕育的话,恐怕是黑暗直接被光明吞噬掉。

但如果光明吞噬掉黑暗的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好处可言,因为光明的本源实际上已经极其深厚,已经是最为顶尖的上位先天魔神了,如果硬是要吞噬,一个不小心还会造成光明的本源驳杂。

因此,大道牵引之下,原本两者应该都落户在这极西之地的西屿流岚山上面,最后变成了明尊转道极北,成为极北之主,而黑暗因为光明的关系,从而气运也是增强了一截,一头撞上了一道蕴含空间大道的玄空之气,导致本来仅仅只是上位先天魔神中垫底的黑暗,资质直接暴涨到接近顶级一流的程度,成为极西之主。

………………………………………………………………………………………………

“妹妹,你可知,为何我等先天魔神会苦苦在太乙顶峰压制住,拖延进入大罗的时间?”

此刻,明尊沉吟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这,自然是……”

幽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你可知,为兄在太乙顶峰呆了多久?”

“你可知,为何现在洪荒中,为何只有为兄和有数的几位大罗散仙?”

幽月顿时一阵冷汗,被明尊的反问直接震醒,原本烦躁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对啊,那几位顶尖先天魔神到了现在都还在苦苦积累着底蕴,我可有何凭借?

“原本在遇到兄长之后,本源互补,参照兄长的大道之后,修为突飞猛进,自己已经开始迷失了么?”

修道之路,资质、悟性、气运和心境这些东西,心境看着似乎无法和前面的相提并论,但实际上修为越高的修士,越是明白,心境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与修为相符合的心境匹配,很容易修为就会误入歧途。

就拿那位传说中的独孤求败来说吧,他为何要叫独孤,为何要叫求败?无非是但求一败而不可得罢了,为长久的胜利而迷失,形成了执念。

实际上这是非常可怕的,武道之路,无穷止尽,而独孤求败却因为这种执念,而止步于此,也无非因为心境的不足罢了,若是这位的心境足够坚挺,能够看破执念,说不得能够突破而出,成为一代宗师,可是他没能如此,所以他就只能是一个绝顶高手,而不是宗师,流传千古。

光明与黑暗可以说是两面一体,有着一种互补的关系,两者重新聚在一起,将得到无数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两人的气运都硬生生的增强了一截,在一起的时候,两者的大道可以得到互补,修炼速度直接暴增,虽然明尊已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大道,但并不是就没有用处了。

明尊的永恒大道毕竟是以时光大道为基创造的,光与暗、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的联系都是极其密切,甚至可以说是一体而生,光暗、时空都是可以各自形成一道大道的,由此,幽月在这短短的三百多个元会里,直接就提升到了太乙顶峰,直接就追上了第一集团,简直就是一路飙升了,但于此相对的,就是她的心性受到影响,开始逐渐依赖于明尊。

这就是因为心境没能跟上修为,而不知不觉中陷入迷茫,如非明尊及时叫醒,日后幽月可能将要用无穷岁月来弥补今次的缺憾。

“妹妹,大罗神尊乃是天地之极致,修炼之艰难,是你难以想象的,这基本上已经达到修行的尽头。”

“如果你此时达到了大罗,你就会知道,前方就是一片黑暗混沌,空虚而又寂静,根本就看不见道在何方。”

“想要追求混元大道,难,难,难!”

“混元圣道,根本无法想,无可求,这时候,你必须铸就道之阶梯,凝聚自己的大道才能拾阶而上!”

“这其中的道基很大一部分关键,就在太乙阶段,这是一个种子阶段,若是错过了,你将来将要耗费无穷时光来弥补。”

“混元圣道,机缘、意志、心境、道心以及道行等等方面都缺一不可,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欠缺,都将让你与混元圣道无缘。”

“你们要记住,修行之路,要持如履薄冰心,行勇猛精进事!”

这些话,是说给幽月和冰心听得,也是说给他自己听得,修行之路,丝毫走不得所谓的捷径,可能现在的捷径,就是将来的死路,即便是明尊现在已经明悟道途,有大道眷顾,但他不会就真的就认为,自己会注定成道,大道的眷顾,只是给他的鼓励,如果他真的认为如此,那么,他很可能会死得很难看。

“是,哥哥!”

“是,父亲!”

幽月和冰心没有丝毫随意,都神情郑重地应道,这些经验,可以说比无数修道资源都要珍贵。

这些都是明尊修道无数载的体悟,虽然听着简单,但如果不说破,旁人根本就很难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