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瑾翾生病?

朱厚照现在并没有时间腾出手来将大明的建制给好好的调整一番,在整个历史大潮流之下,现如今大明所实行的这种太过民主的朝廷建制,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大明后期的党争对大明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党争局面的形成,就和在封建社会下,大明所实行的朝廷建制有很大的关联。

这种情况还会造成朝廷官员腐败,使得王公贵族不缺钱,文人集团也不缺钱,但唯独大明中央没钱。

同时海关、河道、盐务、矿产等领域则是大明税收的来源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税收将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领域实际上全把持在地方地主豪绅手里,而他们又和朝中大臣、地方各级衙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利益链条。

有能力打破既有的利益链,将财政收税制度重新进行合理调整的只有皇帝,朱厚照对此一清二楚,他也决心去调整这些制度,只是现如今,时机未到。

…………

康回不知道皇上怎么如此笃定,翌日清早,他抱着权且一试的态度,让杜则成取消全城宵禁的命令,没想到果真如朱厚照所说的一般,杜则成在见到康回拿出镇抚司的牌子之后,不仅没有出言拒绝,反倒是连声应好,这反倒是让康回有些摸不着头脑。

回到朱厚照身边之后,康回将自己在巡抚衙门的言行完完全全的向朱厚照做了汇报,朱厚照听过之后则是摇头而笑。

康回胆壮了一次,他向朱厚照问道:“万岁爷,您怎么料到杜巡抚能这么爽快的答应?臣根本就没说这是皇上您的谕令,杜巡抚就当场命人去张贴告示,宣布取消全城宵禁。”

朱厚照说道:“你可知道当时是谁下令实行宵禁的?是杜则成吗?当然不是,是孙赋和王兴栋,其实他俩也只是个配角,真正能令杜则成下令宵禁的,是殷全义,但是殷全义其实是被蒙在鼓里,他什么也不知道,就被孙赋与王兴栋借了他的势,压制了杜则成一番。”

朱厚照说完之后,还忍不住的笑了笑,康回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初杜则成是否准备实行宵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被孙赋与王兴栋给打压了下去,他作为江南巡抚,是江南最大的官员,却被一个赣江总兵和一个兵部郎中给骑在头上,这口气他选择咽下去,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由于什么都不知道的殷全义掺和在其中。

殷全义的官职虽然不大,但却是镇抚司之人,杜则成得罪不起,所以他其实心里是憋着一口气的,现在康回亲自去告知杜则成,让他取消宵禁,他怎么可能会不立即执行?

毕竟让他取消禁令的可是镇抚司之人,这下等王兴栋与孙赋回来之后,就算是有心想要刁难他,怕也是有口难言。

朱厚照摆手道:“你先下去吧,听雨轩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要第一时间告诉朕。”

…………

快到晌午之时,贵州那边向朱厚照报捷,称王守仁已经击败战仪,正在当地休整,随时准备再次进发。

朱厚照手握密报,忍不住的笑了,王守仁乃是军事天才,这么快就击败了厉王守军,不足为奇,现在他是在想,厉王到底还有什么手段,连贵州都出不去就敢对外宣布称帝?

杨清的动向朱厚照也是一清二楚,按照行军速度,杨清就是携带再多辎重,此时也应该赶到贵州了,他磨磨蹭蹭的在云南停歇不前,到底意欲何为?

朱厚照突然想到了忠国公,忠国公在江南势大,但是与厉王在贵州的影响力相比,则如毛毛雨一般,自己下令将忠国公贬为庶民之时,都能让孙东远说出“恐怕会造成朝廷局势混乱”这等话来,那厉王现在能够兴风作浪,不知道背后有多少朝中大臣与其有染?

“呵呵,杨清,看来朕一开始的判断就没有错,你的叛乱必有蹊跷。”

朱厚照想不明白杨清到底是为何叛乱,但是他内心深处相信,杨清的叛乱绝对不会是他自愿的行为。

现在各种迹象表明,朱厚照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正当朱厚照在思考事宜之时,专门负责伙食的管家找到朱厚照道:“皇上,该用午膳了。”

朱厚照将手中密报折了起来,放入袖筒之中,等到他入座之后,才发现瑾翾没来。

朱厚照奇怪的问道:“怎么今天就我自己?”

管家回复道:“皇上,陆姑娘说她今天身体有恙,就不来陪万岁爷用膳了。”

朱厚照有些纳闷,昨日不还是好好的吗?今天身体怎么就不舒服了?

“朕亲自去看看。”

说着,他就起身朝瑾翾房间那里走去。

等到了瑾翾房间内,朱厚照伸手搭脉,再看向瑾翾的面色,果真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

瑾翾眼看朱厚照这般胡闹,苍白的脸庞也忍不住浮上了一抹笑意:“皇上,您这是做什么?瑾翾何时不曾了解,您还会为人把脉了?”

朱厚照摇头晃脑道:“朕的本领可多着呢,你别说话,让朕好好的为你把一把脉。”

其实朱厚照哪懂得把脉治病的手段,他不过是借机将自身灵气导入瑾翾体内,这样既能为她诊断一下病症,又能替她缓解一下不适。

过了一会儿,朱厚照对身边的人摆手道:“你们先出去吧?这里没你们的事了。”

等到众人告退,朱厚照才在瑾翾耳边轻声道:“瑾翾,这是你第一次来月事吧?”

李时珍就曾在《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中有言:“月经、天癸、红铅。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

所以月经这个词语,在大明之时早已普及。

瑾翾闻言,满面羞红,在大明这个时代,月经还是女子难以启齿的事情,别说是和别人讨论了,就是和近身丫鬟,她们也难以说上几句关于月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