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劳永逸

不过看到这么多尸首分离的尸体,范世寿还是忍不住的怒从心中来,他知道若不是赵瑛与张继之前防守不利,宣府这里也不会死这么多人,所以他在悲愤之时,立即向皇帝陛下上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之中,范世寿狠狠的参了宣府守备赵瑛与都指挥使张继一本。

就是范世寿的这一本奏折,使得皇帝陛下朱厚照也是龙颜大怒,正是因为此事,才使得朱厚照下定决心整顿边军,再加上杨一清率兵抵抗固原蒙古军入侵,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两事,东厂与锦衣卫在皇帝陛下的授意下彻查边军的纪律与贪腐问题,朱厚照又直接着令兵部严查九边重镇的边防建设情况和练兵情况,两边的奏报都表明,边军战斗力低下,纪律性不强,边军将领tānwū**严重,且治军不严。

这乃是实据,于是在兵部与东厂和锦衣卫的奏报的基础上,边军的改革有名有实,小王子的这一次犯边,反倒是帮助朱厚照解决了许多他之前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不过为了稳定军心,朱厚照对边军乃至所有大明军队的改革,都是在缓慢的进行,而不是要一改到底!

距离小王子犯边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现在是阳春三月,本来是个好季节,但是在宣府,大同,居庸关,土木堡那里,此时还是肃杀天气。

许进虽然竭力想要打败小王子,但是小王子却十分狡诈,他兵分多路,四处骚扰明军,使得明朝边军是苦不堪言,之前孛日帖赤那的军营和物资虽然被范世寿给抢了回来,但是这次小王子犯边,准备的十分充足,孛日帖赤那这次也学乖了,不再想着与明军决战,他在被小王子责罚了五十军棍之后,现在转而与明军打起了游击战,反正他们骑兵速度快,打完了就跑,损失也不大。

这令大明是极为头疼,特别是兵部与户部的官员,兵部是因为宣府用兵持久,但是边军却作战不利,所以他们头疼,户部则是因为国库本就空虚,现在大明却不得不持续用兵,北方旱灾仍在持续,他们是担忧这一场战争打下来,大明会因此元气大伤。

在前作战的许进可不知道朝廷内的这些情况,他为了围堵小王子,不断的调兵遣将,在大同-宣府-居庸关一带布置防线,同时为了激昂士气,身居高位的兵部左侍郎许进更是把自己的辕门设在了最前沿。

但是朱厚照却不愿意被动防守,这样无异于是要先挨打,耗尽小王子的粮草和士气之后,不战而胜。

但是这样的话,小王子在宣府与居庸关一带闹腾了个把月了,大明就这样没有丝毫表示就让小王子从容离去,这是朱厚照绝不能容忍的事情!

更何况,这次让小王子逃脱的话,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大明将要遭到鞑靼部永无休止的骚扰。

“饶命啊!”

“不要杀我啊,军爷!”

这边,孛日帖赤那又逮到了一些明朝的百姓,他命人将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汉人当成割筱麦一般砍杀。

小王子骑马而来时,看见这遍地尸骸,心中也没有多少情绪,只是吩咐道:“传令下去,各将领务必约束好部下,抓紧时间突破边防,我们必须在明军的防线建成之前,赶到京师附近,另外,让我军探子别把心思花在抢掠上,先去顺天府与土木堡附近打探打探大明的情况。”

“大汗,何必如此急切,那些就跟羊羔一样懦弱的明军,即便是有百万,我们也不怕,大不了多坏几把砍头的刀而已”,孛日帖赤那不由得嚣张的说道。

“此行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我鞑靼部的粮草和物资,更是为了打探大明的虚实,现在大明国库空虚,他们的皇帝也刚登基不久,正是我大元复国的好时机,所以尔等不可轻敌,必须保存好实力!”

小王子忍不住的训斥了孛日帖赤那一番,若不是孛日帖赤那当时为了报大明的羞辱之仇,反而被明军毁了大营劫走了粮草,现在他可能已经悄悄的突破了居庸关了。

………………

“陛下,臣秦民悦参加陛下!”秦民悦得知皇帝陛下召自己入宫之后,立即换了一身戎装,这是朱厚照仿照后世民国时期的军装所设计出来的,秦民悦年纪虽大,穿上之后倒也是显得威风凛凛,丝毫不显老。

“先坐吧,许进在前方建立了防线,但是这样只能防止鞑靼部入关,而不能彻底消灭此人,朕召你前来,是想交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让你带领部分禁卫军营,前去关外歼灭鞑靼部,活捉小王子,你可愿意?”朱厚照想要一劳永逸,以防止鞑靼部今后再作乱,那么将他们全部歼灭是最为简单省事的方法。

“陛下,老臣愿意带兵出征,不破鞑靼,绝不回京!”秦民悦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皇帝陛下召他的意图,所以他才穿好了一身戎装,只等着陛下将兵权交给他,他立即带领神机营就出发去往宣府和居庸关。

此时,许进在宣府-居庸关一带的防线已经建立起来了,小王子与孛日帖赤那等人想要再抓到壮丁,可就难了,但是他们却还是四处流窜,试图找到明军的突破口。

“不急,朕还有些事情没有吩咐好,你陪朕在此稍等片刻即好。”朱厚照看着面色激动的秦民悦,轻声笑道。

秦民悦不知皇上何意,但是既然陛下已经发话了,他只得坐在那里,内心里则在思索如何用兵遣将,如何消灭行动迅速的鞑靼部小王子。

不过片刻,内阁辅臣李东阳、杨廷和、焦芳、王鏊与司礼监刘瑾、御马监张宗、锦衣卫都督孙东远等人走了进来。

朱厚照见人到齐了,他看着这些人的面庞,吩咐道:“即日起,内阁辅臣李东阳、杨廷和、焦芳、王鏊,你们负责京师政务,大事可立即传报于我,小事你们自己做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