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吏部刑部之难
朱厚照这么一说,都察院右都御史史琳不由得羞红了脸,他狠狠的瞪了之前弹劾别人打呼噜的那个御史一眼,在他想来,若不是这个御史言官,陛下也不会当众批评他。
敲打完这些御史言官之后,朱厚照才对刘大夏说道:“晚会儿把这些事情写成折子呈上来,朕要拿回去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明军队改革和军工体系的建立可是重中之重,刘大夏在朝堂上的发言时间有限,肯定有很多细节还没有说清楚,朱厚照这是让他将细节在奏折中给详细阐述一遍呢。
随后就是吏部了,实际上吏部乃是六部之中实权最大的部门,但是由于马文升祈休,现在实际上管事的是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同时又兼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焦芳。
焦芳升为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之后,曾写就一篇,这已经引起了诸多南方人的不满。与此同时,在朝中,每退一南方人,焦芳便喜不自禁,有时写文章,亦必诋南而誉北。这当然引起南方人的极大愤懑。
不过焦芳此举却合了朱厚照的心意,因为南方诸多在朝为官的官员,多与南方商贾关联甚大,这对于大明的时局和朝政自然是不利的,现在有了焦芳这样一位实权派坐镇吏部,南方想要入朝为官者,势必行事之间如履薄冰,再不敢肆意妄为!
“陛下,正德元年至今,我大明革除功名者三百余人,各级官衙新任命官员五百余人,致仕和祈休官员约有四百余人,新任官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基本上都为精干之辈,但是京师附近府衙的任免问题还未决定,由于教育部的新教育制度还未制定完成,科举制度改革和新教育考试制度还未完善,因此这一地区的官员任免还并未实施,留待陛下裁决。”
听完焦芳的奏报后,朱厚照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新任命的官员年纪趋于年轻化是他朱厚照的指示,这对于加速大明朝廷各机构的新鲜血液流动至关重要,不过这批官员还是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产物,其能力也肯定还是参差不齐,对大明今后加快改革的步伐恐怕难有大用。
当然,这并非是朱厚照反感科举考试之下的文人,实际上无论是李东阳还是杨廷和焦芳,都是进士出身,位列庶吉士,由此可知他们的科考成绩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这些人也确实都是人才,所以朱厚照反感的并不是科举考试制度下产生的官员,而是科举考试制度的荼毒问题。
而且官员越多,乡绅越多,这就意味着乡绅这个免税集团又进一步扩大。
特权阶级人数的增加并不是什么好事,别的不说,单是这批人中的寄生虫,就能使得大明许多地方天怒人怨,朱厚照就是再努力的改革朝政,提升大明经济发展,也抵不上一群寄生虫的蚕食啊,毕竟这些改革的红利经过寄生虫的瓜分之后,恐怕难以落入到底层百姓的手中。
“罢罢罢,这些教育部的问题,你与杨廷和当加快速度制定和实施才行,切不可再让朕催促。”朱厚照本想训斥教育部的官员几句,但是他看到站在前列的杨廷和也是面露苦思之状时,皇帝陛下就不好再骂他们了,毕竟杨廷和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是他既要兼管着军械局,同时又是内阁辅臣,入职西苑,肯定是每日都难得空闲啊。
焦芳闻言,冷汗直冒,皇帝陛下虽然没有训斥他们,但是那句话却也说明了他们办事不利,焦芳自知自己入职西苑之后,因为肯定得罪了不少人,若是今后有人心怀叵测,召集其它大臣连番参自己一把的话,就算是皇帝陛下愿意保自己,只怕自己也无颜再留在朝堂了。
刑部尚书闵珪在此时站了出来,刑部本是中央六部之一,不过刑部在六部之中的相对权重较小,近年来,也很少受到皇帝陛下的重视,因此他说起话来也是有些底气不足。
“陛下,刑部目前共审决重犯一千四百五十四人,其中斩立决五十余人,凌迟一人,斩立决中有四十余人为朝廷命官,重刑重罚比弘治年间重了些,但眼下时值多事之秋,重典方能治世,陛下当继续以严治世!”
朱厚照点了点头,兴重典乃是他的旨意,朱厚照与太祖皇帝朱元璋一样,对官员**等问题深恶痛绝,而且朱厚照明白,对于许多官员的所作所为,自己绝对不能惯着,所谓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粥,如果不除去那些胡作非为的朝廷官员,这大明的时局就难以有大的改变。
“闵尚书所言甚是,朕当勉励之。”
朱厚照有心改变人治的局面,想要在大明普及法治,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明法典还不完善,许多时候,那些地方知县都还是在凭着自己的喜好和良心做事,而且现在大明的地方府衙的官员,一般都身兼数职,职责不明确,这对于法治也是极大的阻碍。
要知道明代的知县和今天的县长不同,大明时期的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土建局长等,地方上出了什么事情都是知县做主,这对知县的个人道德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时的检举制度也还不完善,都察院的官员还都在忙着四处乱咬人,干实事的也没有多少,更为可恨的是,大部分知县的情操和道德素养是不合格的,朱厚照对此自然明白,而且不仅朱厚照明白,就是内阁辅臣也都明白这些情况,但是他们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人之常情。
依靠东厂和锦衣卫当然能够查到许多问题,但是朱厚照真要是这样做的话,那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可是有些太大了,这又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