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多项政策接连实施
京师这边临时工的工钱,不超过三十文都没人愿意去了。要知道,皇家工业公司的临时工,每天就有三十文的工钱。如果是在城内工作,皇家工业公司只包午饭。如果是在城外施工,皇家工业公司则是要包一日三餐的,对于这些临时工而言,伙食还挺不错,毕竟他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难以成为正式工,就这般在皇家工业公司打打零工,也令他们甚感自豪了。
民资商人为了招到工人,现在也开始学习皇家工业公司的福利待遇,向工人提供伙食了,只是他们的伙食标准显然不如皇家工业公司那么大方除此之外,据东厂番子带回来的消息,民资商人在向工人结算工钱之时,可不是似皇家公司那般爽快。还有在碰上工人出现工伤的时候,皇家工业公司是非常负责的,民资企业那可就未必了,毕竟对于一家新企业,有人负伤的话,花销可是极为不菲。
所以民资商人招募的临时工,工钱不比皇家企业高的话,在这劳动市场里基本上是无人问津。
则在某一期封面版面中,详细论述了招工与企业责任的问题,还援引了皇帝陛下的关于工人与商人之间的关系的一段话,意在用道德标准约束商人的行为。
除了上书原因之外,最重要是,到皇家工业公司的工地上去当临时工的工人百姓,在行事上不用非要看东家脸色了,做活只要肯出力就行,皇家工业公司的招工量大,需要忙活的事情也多,工作人员自然也多,所以如果你有一技之长,即便是做临时工,得到的工资也不会少了。而且时间安排也十分自由,到工地上只干半天的活就可以结算,当然了,工钱也是按照你做活的时长和质量给的。不过相较于给那些民资老板做工,给皇家干活无疑要舒服很多。
京师的商家哄抢工人的新闻,很快就登上了。
随着朝廷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京师建设的持续展开,导致不仅是京师出现了用工荒,连北直隶周边各地,也都陆续出现了用工荒。
朱厚照看着新到的上所描述的内容,联想到京师当地的用工之象,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这王琼还是挺有能耐的,刚到任不久,就将京师这边的市场给活跃了起来,今后各部门联动,将各项制度法令完善之后,大明的经济就很有可能再次腾飞了。
当然了,由朱厚照下旨,王琼负责的户籍改革制度也进行的很顺利。
新的户籍体系规定,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或者是妇女,一律都要登记造册。
为了使得户籍体系统计造册进展顺利,朱厚照设立了平价粮制度。
黑户是因为怕交税和被判处徭役,所以才隐匿户籍,而且他们多是底层无产阶级农民奴仆和工人。有资产的商人,达官贵人等,都要办理官方契约,他们还想要入朝做官,读书入仕,自然不可能是黑户。
所以户部与民政局在统一意见,并向朱厚照请示之后,就一起联合发布法令公告,宣称今后黑户只有办理了户籍,才能买到平价粮,为了便于政策的实施,王琼还详细规定了平价粮购买原则:凡没有房屋、城市土地以及在农村拥有土地不超过十五亩的工人,都可到民政局申请平价粮配额。有房屋的百姓,收入不超过每月一两银子的,也可申请平价粮配额,但要先开收入证明。配额按照人头计算,青壮男子每月五十斤,老人、孩子每月二十斤,妇女每月三十斤。
这样一来,许多黑户看到陛下的政策对于流民与没有户籍的黑户宽容了许多,而且还能够有利可图,一个个全都不再藏着掖着不敢出来了,主动去往民政局办理户籍手续去了。
这也说明了皇帝陛下的这个平价粮政策,相较而言其实还算是比较靠谱的,高收入群体必然会具备一些资产,在大明社会,起码一栋房子还是有的。而无产阶级必然收入不高,他们或者是连饭都吃不上,或是在攒钱购买房产地产,这些群体享受平价粮政策都没问题。
一些进城做长工的农民工,或者是准备跟随各企业做工的工人,尽管他们在农村还拥有一部分土地,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已经将其抛荒了。朝廷规定的低于十五亩也可以享受平价粮配额,主要是照顾这些农民工群体。
再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是本地居民,他们有祖辈传下来的房子。这部分群体,享受平价粮则需要向朝廷申请开收入证明,在程序上则会稍微麻烦一些。
这样的平价粮政策,将有民政局与户部联合复核,每年复核一次。家庭收入已经脱贫的群体,将不再享有平价粮配额。因为户籍的改革,让平价粮的发放比较准确,这样也有助于朝廷掌握大明百姓的真实情况。
除了平价粮的政策之外,王琼还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向皇帝陛下申请保护鳏寡孤独者的政策,朱厚照自然是照允,现在大明虽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但是也比明朝后期崇祯之时要好很多,既然如此,朱厚照自然要趁机使得封闭的大明转向开放,并且使其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一个档次。
因此,低保政策,也率先开始在北直隶施行。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孤儿等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朱厚照也都吩咐户部左侍郎王琼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政策。
实际上大明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就是为了先保障饿不死人,不会有人因为吃饭问题而走上绝路或者是走上杀人放火的错误道路。
但是要说想要借此发家致富,那显然还差得远。朱厚照也不可能让低保政策的实施致使工人、农民等各行各业人士参与工作和参与大明建设的积极性降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于大明而言岂不是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