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副主笔和拼音注解等工作
顿时本就因为社会矛盾加剧而压抑了许久的失业百姓们也跟着响应起来,跟着喊着口号,一个个是血脉沸腾、似乎真的有满腔怒火亟需发泄一般,赤红着眼,紧握着拳头。
江南文人之地,陈夏生等文人士子本就掌控着这里的话语权,因而也极易挑唆起百姓对官府的仇恨来。
而百姓们也不明白这里面的具体的利害,他们直观的经验告诉他们就是官府的横征暴敛导致他们现在流离失所,再加上听了这些文人士子们有逻辑的蛊惑后便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于是,杨廷和和刘瑾等就这样被百姓们当做了仇恨者,而陈夏生等却似乎也因此有了无上的成就感,他们觉得自己真正代表着民心、代表着真理。
这样一来,再加上从众心理的作用,整个人群就疯狂起来,变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群0众0运动;整个南0京城的主要干道上开始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也不知道是谁教的,开始有人用白底黑字的布条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董公奇耻大冤,不杀杨廷和不足以平民愤”等语。
一些原本没打算参加的市井士民见此也跟着加入,随着人流的滚动,加上历年来阶级矛盾的积累,士民们开始认为不加入进来就是奸臣阉党。
并且渐渐的,有自以为自己就是真理的百姓开始逼迫其他人加进来,若不加进来就谩骂或殴打。
甚至,开始有人趁此混乱之时偷盗起来,或是直接冲进店铺抢劫,只说这些都是贪官污吏家开的。
有店铺商人吓到要立即关店打烊,但还是被愤怒的人群冲了进来,或抢或砸,一片混乱!
这一幕不仅仅在金陵城上演。
王思任素来在绍兴府名望甚重,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绍兴府县学的生员乃至举人们也开始齐聚在府衙或各县衙们前喊冤,甚至渐渐的也有百姓加入进来,逐渐就也演变成一场不可遏制的运动。
松江知府此时已经没法控制松江府的局势,他似乎也感觉到有人在利用此事兴风作浪,但他不能止步,因为他要为大明、为自己的好友董公鸣不平。
甚至连带浙0江、江西等地也开始有零星的生员罢课、百姓们罢工涌上街头,围堵衙门闹事的发生。
也因此,之前在各地本就时常发生的偷盗、抢劫、殴打、杀人等恶性0事件开始成为常态。
一场名为喊冤的运动也因此演变成一场动乱,各地衙门被围堵的水泄不通,一些无辜的小商人或只想安安稳稳生活的百姓们被欺凌。
似乎,就在这一夜之间,整个平静的江南就变了样。
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还是真的因为朝纲混乱,百姓们积怨已久所导致的结果,但的的确确,大明最富庶的江南,乱了!
而这个时候,东厂、各地衙门也开始将消息传递进了紫禁城,等待着皇帝朱厚照的裁决。
的驻地位于金陵城鸡鸣山下鸡鸣寺和国子监旁。
不比应天府贡院小的徽派建筑院落,里面空间并不大,因各类房屋多反而显得有些狭窄,之所以房屋多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文人达百人之多,甚至东厂和锦衣卫也在此处驻有联络处,方便随时将可以公之于众的情报新闻告知报社登载。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杂役和自己的一套消息收集系统和运送系统所需要的人员,也就因此使得显得有些拥挤。
连带主笔唐寅的书房也仅仅不过见方十丈,狭小的而此时坐在这狭小空间里的却正是大明皇帝朱厚照,唐寅只得站在一旁挨着一堆堆满各类书籍和最新消息便条册的书柜旁,同时局促在门口的还有被东厂带到这里来的陈敏芸。
陈敏芸虽在门沿边,却与朱厚照是不过相隔一尺距离,陈敏芸想弯腰下拜都不能,朱厚照见此倒先说了一句道:“不必行礼,知道朕为什么让你来这里吗?”
“民女不知,请陛下明示”,陈敏芸的确不知道陛下为何会安排自己来这里,她原以为自己会是在紫禁城中面见陛下,或者是在某处别院,最惨不过是在某个没人的地方,被当今陛下治罪而已;但她没想到,却是来到了这个早已在全国闻名遐迩且改变了许许多多大明人生活习惯的的驻扎地。
坦白讲,陈敏芸一来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墨香味和那满庭院的书卷气,而且在这里的文人墨客不再是只知道吟风弄月却不做任何实事的无用之辈,而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勤恳劳作之人,他们再用自己的文字和创意为大明为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朕所知,你虽是女儿身,却自小聪颖无比,无论是诗词曲赋文章都有较深的造诣,以你之才留在篱水阁弹琴唱曲实在是浪费,不放来朕这做一个编纂者,朕让你做的副主笔,协助主笔唐寅负责拼音的注解和形体笔画的理论构建,以及尽快编纂出一套只用于提高识字率的教科书。”
朱厚照说着就起身走到陈敏芸面前来,两人几乎脸都贴在了一起,陈敏芸不由得芳心一颤,忙退后了几步。
朱厚照则毫不顾忌地拉起了她的手,往外走来:“我们到院子里走走,朕给你说说什么是拼音与笔画形体,以及教科书字典和识字率等概念,朕在来南巡之前就有意要提高我大明百姓的识字率,改变我大明当今的教育体系,将当年曾兴盛一时的社学重新组织起来,且纳入官员政绩的考核,根据受教育程度分出等级,重新恢复或建立寒贵两门学子都能读书的教育程序,现在国子监、各地府县学、社学、私塾等职能不明确,再加上教育部的设立,更是使得我大明的教育制度显得有些混乱,这些暂且不表,而现在最关键的是蒙童或不识文牍者的基础认字普及,所以需要一套极简又好用的教科书,朕将此取名语文,即做到正语言,以利交流;又做到普知识,以明教化。”
陈敏芸被朱厚照这么紧紧地拽着手,有些面红耳赤,但也不好挣脱开,只得认真听着朱厚照的讲解和叙述,渐渐的她也明白了眼前这位陛下的意思,且意识的这将是一件足以划时代的浩大工程,若是真能如此,则一向被上层士大夫们垄断的文化将会打破士庶之间的藩篱,使得圣人之学礼教之道普及到贩夫走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