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舆论的重要性
回到天府基地天都已经快黑了,简单的陪同朱由检吃了一顿饭,便要去睡觉了,他下午的时候又去靶场完了一下午,现在是浑身腰酸背痛,上眼皮粘下眼皮,恨不得立刻倒头就睡。
一看朱由检要去睡觉,秦天那真是举双手赞同。虽然说这个朱由检没有什么王爷的架子,但是有他在旁边,做事情总是有点不自在。
傍晚的时候,张合安带着包裹来了,秦天勉励了他几句,就让下人带着他去住的地方休息去了,建玻璃窑的这件事情是一件技术活,急不来的,秦天决定要一步到位,秦天有一种预感,玻璃生产出来之后必然会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与其日后因为产能的原因赚不到银子,那不如干脆就一步到位。
现在的秦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报纸。
秦天要发行大明王朝的第一份正式的报纸。
说起来,大明王朝也是有报纸的,邸报应该就算是一种早期简单的报纸。每天各种奏章被六科廊房公开出来,朝廷通政司的文吏们便带着纸笔去把重要的奏章抄录下来,然后组织人手,把这些奏章抄为邸报,然后快马加鞭的送往全国各地。
但是邸报需要层层抄写传递,显然不能每条奏章都及时抄传,而是要个把月才整理成一册流传出去。虽然到了明朝末年,通政司开始用活字印刷邸报,但邸报依旧是半个月印刷一次。而且印刷的数量有限,低级官员想看邸报,还是要等上级官僚看完了,运气才能排上自己。
这样的邸报,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而且邸报上只有各地奏章,并不收录各地新闻,也是一大缺陷。
秦天要发行一份每天发行,及时登录各地新闻,用白话文书写,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懂的。
周同方原先是天津城内的一个教书先生,原本靠着在私塾教学生,全家每个月过的紧紧巴巴,但是自从听闻天府基地大批招收文士的消息,一咬牙一跺脚,携家带口的来到了天府基地,因为谈吐不俗,给秦天留下的印象不错,因此被委派了一个工地统计员的差事,一个月十五两银子,奖金另算。这个收入是周同方在天津的三倍多,周同方干活卖力,文笔十分不错,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于是秦天调他来筹建,也算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
毕竟的前途摆在那里,能执掌这样一个部门,远胜过每天在工地上面统计用了多少材料,还需要多少材料,每个人的工钱之类的东西。
周同方看了看秦天,问道:“大人,这报纸的第一期,主要刊登什么内容呢?”
秦天说道:“报纸的前面一个月,是报纸的宣传期。我们每天发行一千份,发行地点包括天府基地还有天津城,免费提供给茶楼、酒馆,让这些消费场所的宾客在消费时候取阅。一个月后,等百姓们知道了报纸的好处,我们再增大发行量,多刊登一些广告。”
周同方毕恭毕敬地问道:“大人,何谓广告?”
“所谓广告,就是各个商家、商贩为了扩大知名度,在报纸上宣传自家生意的文字。以后报社要配备一些销售人员,到各个商家去兜售广告,争取能够通过广告收回一些报纸发行的成本。”
“原来如此!大人种种谋划,既想人所未想又十分可行,实在是高明!”
秦天笑了笑,算是接受了周同方的恭维,说道:“报纸上一开始主要刊登一些各地的大事。也便是我所说的新闻。这个新闻的资料来源有两条,一条是去京城六科廊房抄邸报,抄完了快马发到我们这里刊登。另外我会让锦衣卫的胡大明给你提供情报,把邸报上没有的一些各地新闻发给你。”
“其次辅以一些评论,招募一些作者写专栏文章,对大明内外的种种事情做分析,让百姓深入了解外面的世界。这种深入的剖析往往需要更多的外地信息,你去找胡大明要资料。锦衣卫各地都有线人,有各地的情报,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情报送过来,你从里面挑一些花边新闻放上去,吸引一下人们的眼球。”
周同方听了秦天说的话之后,点头说道:“大人,印刷工人已经就位,只要这几天我搜集好各地的新闻,五天后我就争取发行出第一份。”
秦天摇头说道:“这报纸要注意质量,第一次要一炮打响。你不要急,我给你三天的时间,再给你一篇独家内容的文章,这样吧,第一份发行一万份,扩大一些影响,我有一种预感,到时候这一万份都不一定够。”
“是,大人。”
接下来的三天,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有,但是根据从京城里面传来的消息,朝堂上面为恶劣这件事已经是吵得不可开交,打做一团了,围绕着是让信王先回京城再调查还是先调查再回京是吵做一团,据说天启皇帝有些受不了,已经有两天没有上朝了。
朝堂上面都没有主意,朱由检更不会主动回去了,这几天在秦天的陪同下,是玩的不亦乐乎,算是好好补偿了一下自己之前在王府里面困了那么多年。
这一天,秦天带着朱由检还有曹化淳来到天津城里面的一家茶楼,三人坐下之后,点了茶水瓜果,秦天突然神秘的一笑,小声说道:“殿下,待会会有一个好玩的事情。”
“好玩的事情?什么好玩的事情!”朱由检一听有好玩的事情,顿时来了精神
“说出来可就没有意思了,殿下何不自己看看呢?”秦天故作神秘的说道。
一个“报社”的“销售”给茶楼老板送来了一份免费的报纸。
“老板,秦天秦大人发行的,不收钱送给你的!收好了!”
这个茶楼的老板诧异地从销售员手上接过那份满是墨香的报纸,打开了看了看。他发现那折成长方形的报纸打开来是有好几张纸组成的,每张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印着许多文字。那些小字上面往往有一个大字标题,让人对内容一目了然。
老板是识字的,狐疑地看着报纸的第一页。他一边看一边读,把第一页上面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念了出来:“。”
听到老板的话,茶楼里闲着无事喝茶的茶客们打了个激灵,一个个来了精神。这“报纸”是什么东西,还有朝堂上的消息?莫非和那些官爷看的邸报一样,是从京城抄来的奏章?
“信王殿下?那不是皇上的亲弟弟吗?之前不是来了天津吗,怎么回事,居然有人敢袭击信王殿下?
这些茶客识字的不多,却忍不住心痒,想知道报纸上写了什么。一个穿着圆领的汉子走到茶楼老板面前,从老板手上抢过那报纸,看了看,却不认识几个字。他朝茶楼老板喊道:“老板,这是什么新玩意好新鲜,上面写着什么,你倒是给我们念念?”
其他的茶客纷纷起哄,大声说道:“老板,给念念,念得好我们给你打赏!”
“老板给念念!”
那茶楼老板看了看起哄的茶客们,点了点头。他清了清嗓子,念道:“《天府日报”
那些茶客们却听不清老板的话,又大声说道:“老板,到戏台上去念。你站在柜台里念我们听不清。”
“对,上戏台念。”
老板只有抖擞精神,站上了戏台,大声念道:“危机四伏,大批装备精良的士兵受到有心人的蛊惑,聚积并袭击天津巡抚衙门,妄图挟持信王殿下,多亏护卫拼死保护,才没有得逞……”
茶楼里的茶客们哪里听过这么劲爆的消息?一个个竖着耳朵听茶楼老板的念颂。直到把那一千字的头条新闻全部听完,茶客们才一片叫好声。
“原来前段时间那么热闹,原来还有这么一出,这个消息我倒是第一次知道。”
“真是不知道是什么有心人,居然想要对信王殿下下手,那天信王殿下入城的时候我还偷看了一眼呢,还是个孩子呢,真是不知道什么人这么狠心,居然要对一个孩子下手。”
“老板念得好!这报纸上的文章全用大白话,念出来我听得懂,邸报上抄录的那些奏章念出来我也听不懂!”
“老板念得好!再念念后面的?”
那老板清了清嗓子,又念起了后面的内容,那老板念完一篇河南的新闻,又惹得听热闹的茶客们一片叫好。那老板干脆一篇篇念下去,把整份报纸上的新闻全部读了出来。
“原兵部侍郎徐石就缢,吊死于值班房……”
“扬州大旱,米每石三两银子……”
“后金骚扰我边境,边境将士浴血死拼……”
那些茶客之前闲聊,说的都是身边的话题,哪里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如今听了这报纸,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这报纸第一期登的全是大新闻,茶客们一个个津津有味,没有一个人结账离席。茶楼里只进不出。过了一会,茶楼里新来的客人竟找不到位置坐。
不过这些新客人听到茶楼老板念的报纸,很快就被吸引,也一个个站在了戏台旁倾听、那些评论旁征博引,分析得井井有条,远胜于茶楼里闲客的日常议论。那些闲客知识有限,岂能像这些评论一样引经据典,把家国大事分析得门清的?老板读完了整份报纸,茶楼里半天没人说话。茶客们仿佛受到一场重大消息和精彩评论的轰炸,一个个意犹未尽。
朱由检在一旁也是听入迷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事情,他转过头,问道:“秦天,这就是你说的好玩的事情?”
“正是。”
“嘿嘿,果然好玩!”朱由检心情大好,笑着说道。
半晌,茶楼老板才听到茶客们心满意足的大喊:“老板,拿铜盆来接,有赏!”
“对!老板拿铜盆来接赏!”
那茶楼老板举起了戏班子用来接赏钱的铜盆,便看到茶客们一个个扔出了一文钱、两文钱。当走到朱由检身边的时候,朱由检说了一句“看赏”,一旁的曹化淳连忙从袖子里面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扔了进去,说道:“念的不错,我们家少爷赏你的。”
老板一看五两银子,再一看三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来历不凡,连忙毕恭毕敬的说道:“多谢几位老爷!”
“老板,明天什么时候念报?我专门等你念报的时候来喝茶!”
“老板定个时候,我们就等着听明天的天府日报了!”
茶楼老板念了一张报纸就拿了五两多的银子,但是除掉朱由检的五两,仍然有一百多文,老板暗道这倒是个好买卖。不过自己念起来太累人,还耽误做生意,改天找个嗓门大的识字小童来念,能给茶楼增加生意。
茶楼老板看了看门口站着找不到座位的客人,笑道:“明天我找个嗓门大的来念,从早上念到晚上!”
“好!”
“明天我一定来听报!”
天津巡抚孔安民看着手上的报纸,叹了一口气,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朝堂上面的争斗后遗症已经逐渐显示出来了,天津这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居然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旨意,现在秦天又弄出了这个什么报纸出来,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这就相当于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了下来。
孔安明只看了一眼,就知道秦天打的什么主意,这报纸就是秦天控制舆论的利器。
上面的第一篇文章就将信王扯了进来,而且还是在帮信王鸣不平,叫委屈的,可以想象,若是这样的一份报纸在各地分散开,将会引起怎么样的轰动?
若是能将这份报纸做大,那么以后秦天想要攻击谁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文官都是重视名誉的,谁还敢和秦天作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