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这个杀手不太冷》

几天下来,周小迅的入学手续便办好了,重新开始了校园生活。闲暇之余,许敬则跟着林建国练习起了驾驶汽车,习惯了现代生活的许敬很明白,驾驶是一项多么重要的技能,尤其许敬打算投身电影行业,驾驶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总会用得上的一天。

晚上时间,周小迅则是跟着林青青学习粤语,听过不少粤语歌的周小迅,学习粤语倒多少有点基础,相比大多数北方人来说,难易程度上至少要轻上一个量级。而许敬却是会粤语的,不论是前世四处流浪的时候还是今世跟随杨老三走南闯北的时候都没少在羊城驻足停留。

晚上的许敬同样没有空闲着,这个时代对他来说多少有些陌生。许敬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却苦于此时还没有进入网络时代,不得已,许敬只好采用最笨的方法,不断从香江公共图书馆借阅近几年来的各种娱乐时尚杂志和报纸。

为什么?自然是为了拍电影的事儿了。

他来香江自然是为了拍电影的,要拍电影首先就要解决剧本和资金的问题。他的脑海里储存着无数影视方面的信息,但是不代表他随时能够将需要的想起来,就好比一台电脑里面储存着无数资料,但是如果不找到然后运行的话,也不会呈现在显示器上。

而这些杂志、报纸就像是检索资料的关键字,能够帮许敬快速找到最需要的信息资料。

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许敬从来不是被动等待的人。自从听了林建国和赵小军等人关于香江电影行业的事儿,再结合原时空里网络上对八.九十年代香江娱乐圈的了解,他就没有升起过依靠香江圈内人实现自己拍电影的想法。

在这个时代的香江人眼中,内地人和乡巴佬、懒惰、愚昧、不守规矩是划等号的,这是香江社会整体层面的认知,并不是一部分香江人愿意平等看待内地人就能够反转的。他想拍电影,别说是在香江,就算是在赶赴内地拍合拍片电影的剧组,内地人也是倍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

早些年,在前往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剧组,作为女一号的刘小庆,以及其他内地工作成员与香江人便是被区别对待,片酬待遇上,香江人一部电影下来每人少的数万,多的数十万,而刘小庆与其他内地人每天的薪资仅仅一元。

香江人吃的是盒饭,要多少肉有多少肉,而内地人包括刘小庆在内却是半点肉沫都没有的大锅饭,为此刘小庆曾委屈到哭着喊出‘想吃肉’的话来,最终剧组为了不影响拍摄也只是让她一个人吃上了盒饭。

不仅如此,在休息时候,香江人每人都能享受到专属房间,而刘小庆却只能在一个饰演宫女的龙套香江人房间打地铺。没错,就是龙套睡床上,女一号在旁边打地铺。

与刘小庆有过类似待遇的还有已经凭借《少林寺》火遍亚洲和北美的武打巨星李联杰。这事儿暂且不表,往后细说。

对于目前这种状况,且不说许敬能不能得到机会出演电影,即便有香江电影人相中他,他也只会敬谢不敏。

当一个人掌握了常人无法企及的能量时,他看待事物的角度便会不一样,行事风格也不会一样,就好比一个超级大国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一个小国看待世界的角度是绝无可能一样的,超级大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小国只能在大国的意志下左右逢源。

毫无疑问,许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自负的人,这样的他又怎么可能忍受得了他人以一种俯视、鄙夷的姿态将他呼来唤去?

“小米,你今天怎么没去上学?”周小迅已经入学一个礼拜了,许敬却发现今日周小迅没有跟着林青青一起去学校,反而坐在沙发上听歌,不由得好奇问道。

“不去了,以后都不去学校了。”周小迅一脸的不开心。

“发生什么了?和我说说。”许敬问道。

周小迅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把玩着手上的随身听。

“是不是学校里谁欺负你了?要不要我教你练武,谁要是欺负你你就把他打得他家人都认不出来。”许敬开了个小玩笑。

“噗呲,才不要。班里面别人都议论我,叫我表姐、大陆妹、北姑,还有其他一些很难听的,我很讨厌他们,再不想去学校了。”周小迅先是被逗笑,然后又委屈道。

许敬明白,‘表姐’、‘大陆妹’、‘北姑’之类的词是香江人对内地过来女性的蔑称,对于男性则是诸如‘阿灿’、‘大陆仔’、‘北佬’之类的蔑称。

“小米,你觉得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会在意耳边嗡嗡叫的苍蝇吗?”对于周小迅的遭遇,许敬完全可以聘请家庭教师教授周小迅知识来回避这个问题,但是许敬并不想剥夺周小迅该有的校园经历,在沉思了片刻后坐到周小迅旁边问道。

周小迅摇了摇头。

“没有错,当有一天你足够优秀了的时候,别人看你都是光芒万丈的,到那时候,你会毫不在意那些曾经在你耳边嗡嗡叫的苍蝇了,因为他们不配。那么,现在你是想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呢还是逃避那些嗡嗡叫的苍蝇?”许敬道。

“那我怎么样才可以变得优秀?”周小迅问道。

“你现在就很优秀,但是还不够,所以你还需要努力做到更加优秀,明白吗?”许敬扶住周小迅的肩膀说道。

“好,我听你的,我一定要变得更加优秀!”周小迅受到鼓舞不再逃避,收拾好书包就要上学去。

“小米,还记得你说过的和我一起拍电影吗?”周小迅刚走到门口又被许敬叫住。

周小迅回过头看着许敬点了点头。

“你先在学校好好学习,体验体验学校的生活,过些时候我们一起拍电影。”

“好!”周小迅应了一声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转身离去。

看着周小迅离去的身影,许敬也露出了笑容,他已经想好拍什么电影了。

“第一幕:

——我们来谈正事吧。

这下流的死胖子一直想介入霍先生的地盘

你也知道,霍先生是个明理人

他只想和对方谈谈

但这个死胖子就是不买他的帐

我想他会听你的

他每周二都会来这儿,你星期二有空吗?

——是的,我星期二有空

。。。。。。”

许敬走回房间,从抽屉拿出一个笔记本,唰唰唰地在上面写道。

当许敬写完最后一段的时候,看了看墙上的钟,已是下午四点,翻回到第一页,在最上面空白处许敬写下七个字。

《这个杀手不太冷》!

原时空中,这部电影是由法兰西国名导吕克贝松1993年编剧及执导,是其进军好莱坞之作。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职业杀手与一个小女孩之间跨越年龄的爱情故事,谱写了一个杀手的童话,感动过无数人。这部电影在影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在评论界长期占据高分,不论是华国还是海外,电影的拍摄手法更是影响了无数后来作品。

许敬合起笔记本,放回抽屉锁好。剧本故事已经写完了,至于分镜头脚本和故事板可以往后推一推,接下来该考虑的就是资金的问题了。许敬没有马不停蹄得就去绞尽脑汁想这么多,而是泡了杯茶,靠在沙发上惬意的喝了起来。

对于拍摄资金,许敬并没有太担心,这里是香江,并非内地那个有点子也难以实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香江许敬有着很多方法可以筹集到资金,区别在于是否合法、耗时长短、手段的繁简而已,在此之前许敬考虑更多的是该拍什么电影最合适。现在剧本解决了,许敬不在乎花点时间放松放松。

喝着茶,许敬随手拿起旁边的一本杂志翻起来。

这是一本名叫《名利场》的美国杂志,1913年创办,后因经济大萧条停刊过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81年才复刊,复刊后常刊出当红明星的招牌写真,报道明星私生活,同时也刊登新闻、评论、随笔等有一定深度的内容。

这是1987年6月期的《名利场》,没等许敬翻开,许敬便看到封面上一个金发女郎挽着一个帅气的小伙子的封面照。封面上的小伙子不可谓不红,还红了几十年,红得发紫,是好莱坞未来的四大天王之一,他的名字叫汤姆克鲁斯。封面上是汤姆克鲁斯和他的妻子美美罗杰斯,1987年5月结婚的。

对于汤姆克鲁斯,许敬没道理不认识,这个人虽然在数次失败的婚姻和他的“科学教”信仰上颇受人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汤姆克鲁斯做到了即便负面丑闻缠身也依旧能保证票房的地步,不可谓不厉害。想想他此时应该正在拍摄那部同时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的《雨人》吧。

《雨人》!

许敬眼睛亮了起来,他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资金筹集方法。

到了五点多,正准备去复印材料,出了门就见周小迅正啃着一个冰激凌施施然的走来。

“大麦,你去哪里?”看见许敬,周小迅喊了一声小跑了过来跟了上去。

“买点东西。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青青呢?”许敬问道。

“每次放学都是我一个人回来的呀,青青每天放学都和朋友去玩,比较晚回来。”林青青比周小迅大两岁,但是周小迅却从不称她‘青青姐’,用她的话说就是“叫青青姐那不是显得我很小?”。由于他们俩关系不差,每晚林青青都辅导周小迅学习粤语以及课本知识,许敬倒也没有指责她的‘不礼貌行为’。

事实上周小迅即便是对赵小军等人也是随着许敬直呼名字的,而且与他们相处起来落落大方,就差称兄道弟了,赵小军等人也是毫不在意。

“哦。那你放学一个人要小心些。”许敬没有多想,随后又问道:“林叔又给你零花钱买零食了?”

“对啊,可好吃了,比以前吃的冰棍好吃一万倍!不信你尝尝。”周小迅说着便把手里的冰激凌想许敬嘴边递去。

“嗯,不错。剩下你吃吧。”许敬小小的咬了一口说道,顺手给周小迅擦了擦嘴角残留的奶油。

晚上吃饭的时候,许敬反常地不断给周小迅夹肉,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举动,让林建国、林青青等人都感到无比诧异,周小迅却是感到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