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战场结缘
当时的齐国和汉国,还没有跟武阳真正的交手,所以汉齐联盟底气十足,特别是在司马天穹挂帅以后,两国都认为,就算不能击败武阳,但至少可以和武阳分庭抗礼,保持个南北而治的局面。
杨湛却坚定的认为自己可以一统天下,单从这皇帝的气度上,汉齐联盟就输了一半了。
当时杨湛采取了殷景琪的策略,派人到武阳与汉齐接壤的城池中去,实施策反。这策略高明的地方在于,策反的对象,既不是知州知府,也不是守城将领。而是城中的富户和百姓,派出去的人也不是什么高级的使节,就是普通的斥候,化装成百姓的模样,一批批的潜入这些边境城池,在百姓间游说。
策反时,许下的好处并不是信口开河,是经过严密的计算的,对商贾,就许给他们五年税收减半;对百姓,就许给他们免费安排房舍,并且划归土地,五年收粮减半;对一些名家大儒,就许给他们,给他们建立学院,让他们学以致用,并帮他们著书立传。
第一批成功被策反的人,来到武阳的地界以后,武阳许给他们的好处,不折不扣的兑现,他们这些人甚至最后变成了游说大军中的一员,再返回老家的城池,游说亲友。
等汉齐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晚了,许多边境城池,都被掏空一半了。
汉齐联盟赶紧命令边境城池实施宵禁,此时在长江下游的两个城池五江城和平波城还有一大批被策反的百姓没能跑出城池,杨湛得到消息后,当下就做出决定,“这些百姓和我武阳的百姓无异,一定要平安把他们接出来,哪怕是攻城,也在所不惜!”
之后便派出两只军队去攻打这两座城池,蛟龙帮的老窝蛟龙寨,距离五江城很近。
五江城当时的守将汪统,狠何长春入骨,因为何长春宰了他为非作歹的儿子,还是凌迟处死的。汪统得知武阳派兵攻打五江城的消息时,想出了一条他认为绝妙的毒计。
当时武阳和汉齐联盟在中原地区拉开阵势对峙,所以能派出来的兵马没有多少,两个城池也仅仅是,各五千步卒和五百骑兵,派往五江城的将领就是祝凯之,他有信心攻城就是因为,那些潜入五江城游说的人传出消息,等到攻城之日,会想办法打开城门。
汪统得知这些人的打算以后,一时间也无办法,他总不能把半城的人都杀掉,真想把这些游说的人凌迟处死,想到凌迟处死,他就想到了他的儿子,从而想到了何长春。
毒计也由此而出,驱赶半城的百姓出城,他也没工夫筛选谁是被策反的,谁没被策反,反正就是驱赶半城百姓往江边,如果武阳的军队要救援这些百姓,他埋伏的骑兵就可以一冲而下,把武阳的军队一锅端。如果武阳的军队不救援,那武阳苦苦营造出来的仁义形象就毁于一旦。
无论哪种局面,他都可以顺势把蛟龙寨端掉,扣他们一个归顺武阳的帽子,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武阳的攻城,也解决了自己的仇人何长春。
汪统的这一计策,不讨论是否阴损的话,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五江城有守军一万五千人,其中一万四的步卒,一千的骑兵,而武阳只有五千的步卒和五百骑兵。不说用计,单说直接对决,武阳也没有胜算。
但汪统忘了何长春,何长春可不是随便他揉捏的羔羊,汪统是外来的将领,他的手下却有很多本地人,其中受过何长春恩惠的人多不胜数,得知汪统毒计以后,有人就火速的出去送信,可还是晚了一些。
当何长春率领蛟龙帮所有帮众驱船赶到战场的时候,惨剧正在发生,无数的百姓被齐国的士兵用长矛驱赶,逼着他们下水,不下水就要被戳死。水中已经有浮尸随波逐流,妇女和孩童的哭喊声,凄惨无比。
这群驱赶百姓的齐国长矛兵有五千人,两千人面向南驱赶百姓,三千人面向北正与赶到的武阳步卒厮杀。
再往北面祝凯之亲率五百金锏骑也在和汪统率领的一千骑兵对峙,汪统的率领的骑兵战后是五千的齐国步卒,汪统仅留下四千人守城。
何长春见到这人间炼狱,登时红了眼,这些百姓要是死一个,那都有他的一份罪孽在其中,怒吼道:“所有人先救百姓,救完百姓就给我上岸杀人,齐国兵丁,一个不留!谁能提了汪统的人头,我何长春跟他结为兄弟!”
何长春说罢,把一对分水峨嵋刺别再腰后,就跳下了他的座驾蛟龙号,蛟龙帮的大小统领和帮众,哪里还有迟疑,纷纷跟随何长春跳下,剩下的不擅战斗的帮众放下许多的小船,驶往岸边救人。大船不能开过去,因为大船会产生漩涡,开过去就等于在害人,而不是救人。
何长春无人能及的水性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一个猛子扎入江水以后,等他再冒出头,已经快到岸边了,上了岸从腰后拽出一对峨眉刺,就冲向岸边正在驱赶百姓的齐国兵丁,他身后的蛟龙帮众也紧跟其后,杀了过去。
峨眉刺这兵器本是女人所用,比手掌略长,两头有三角尖端,中间有圆环,套入中指,近身肉搏时刺人穴位和致命部位,达到杀敌目的。
何长春这对峨眉刺却不同,那是他的师父亲手为他打造的,外观想一枚被拉长的枣核,两头尖利,中间粗,足有两尺长,配合他高大的身躯,十分的诡异。之所以叫分水峨眉刺,是因为这对奇兵在水中几乎没有阻力,就是天榜高手在水中要是与何长春对上,也必死无疑。
何长春一马当先冲入人群,手中的一对峨眉刺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击,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专刺要害部位,太阳穴、心口、咽喉,何长春奔入人群如入无人之境,齐国步卒的长矛是远距离兵器,被何长春近身以后长矛基本失去了作用,无人能抵挡何长春分毫。
有了何长春打头阵,后面的蛟龙帮的帮众轻松许多,只需要把何长春撕出的口子扩大即可,齐国长矛兵此时不能再对岸边的百姓造成威胁,那些百姓们这会儿也不分什么贫富高低了,都互相挽起手站在岸边瑟瑟发抖。
蛟龙帮今天全帮出动,除了后面救人的底层帮众,能打能杀的至少五千人,这五千人纷纷上岸以后,五千的齐国长矛兵就等于腹背受敌,一方面要抵御武阳的步卒,一方面还要对抗五千的蛟龙帮。
当何长春冲杀出长矛兵阵,率领武阳步卒的祝凯之的副将明白这是帮他们的江湖豪杰,给何长春和蛟龙帮帮众让出去路,他们继续与已经溃不成军的齐国长矛兵厮杀。
奔出人群车长春,见到让他热血燃烧的一幕。
汪统亲率一千骑兵想要对去救援百姓的五千武阳步卒冲杀,祝凯之岂能让他如愿,率领五百金锏骑毫不畏惧的与之对抗。第一番冲杀,汪统就知道了祝凯之的厉害,那对金锏重若千钧,手中的大刀与之磕碰,整个手臂都会发麻,抵挡了一支,另一支就会跟上,若不是汪统身手灵活,第一个照面脑袋就要被一金锏拍碎。
可战争不是武将厮杀就能定胜负的,第一轮冲杀过后,五百金锏骑就去了一百五十骑。
祝凯之看出对方要冲杀后方步卒的意图,就没想过要穿插而出,“所有人听着!就是死光,也要给我缠住他们,金锏骑从不抛弃袍泽!”
人数优势往往不是训练有素就可以弥补的,如果平时单对单的厮杀,一个金锏骑可以轻松的干掉任何一个齐国骑兵,可一旦形成骑兵队列,一千对五百,人少的一方除非依靠极强的冲击力,穿插冲杀,才勉强可以抵挡。
不然,如现在这般胶着厮杀,根本就没有胜算。
何长春杀见到的正是仅剩下三十几骑金锏骑,悍不畏死与几百的齐国骑兵厮杀的场景,何长春不再迟疑,越众而出。
对武林高手来说,形成规模奔驰起来的骑兵阵,那是绝对无法抵挡的,可原地打转依靠马刀砍杀的骑兵对他们就没有什么威慑力了,何长春知道,此时十万火急,慢一点儿武阳的主将就要死在面前,拼了命的发足狂奔,进入纷乱的骑兵战场。
在水中练出的柔韧身法,此时派上用场,何长春在纷乱的骑兵中穿梭,没有人能摸到他的衣襟,无论是马刀还是马蹄,何长春总能从不可思议的角度躲过,他此刻没工夫拼杀,只想救人。
在何长春看来,对武阳的官兵来说,明知道对方的人数占优,对方又使出了毒计,完全可以避战。但这伙武阳的将兵却摆出一副拼死也要战的架势,若有冷血的名将在此一定对祝凯之的不智嗤之以鼻,但何长春不是名将,他也不冷血,他对这样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英雄豪杰,向来极为推崇,更何况,他知道对方死战为什么,只为那些百姓!
何长春杀入骑兵战阵之中,很快的接近了祝凯之,此时的祝凯之浑身浴血,马儿身上也挨了许多刀,眼看支撑不住了,何长春接近祝凯之的时候,正好马儿颓然倒地,何长春眼疾手快的扶住跌落的祝凯之,“这位将军,还能战否?”
祝凯之不知道何长春是何人,以为是城中百姓里的武林人士,“谢壮士!能战!我祝凯之,只要不死,就能战!”
“好!我们一起干掉汪统那杂碎!”何长春撒开手,瞅准汪统的位置,冲了过去。
此时的祝凯之还没有赢得“夺纛神将”的名头,但其悍勇也是武阳军中出了名的,被何长春的豪气一激,用左手金锏的锏柄磕飞自己的头盔,追上很长春。
无论刚刚冲杀长矛兵阵还是冲入骑兵战场,何长春都是急于向前救人,一直在用身法快速的移动,并没有使出真本事拼杀。
此刻已经救下武阳的主将,再无牵挂,何长春的凶戾才显现出来,他八尺的身高优势此刻提体现出来,他可以轻而易举的用峨眉刺,刺入骑兵的咽喉和心脏。一对为他量身定做的分水峨嵋刺,被何长春舞动成了两团乌光,高大的身影异常的灵活,几个闪动之间,周围的齐国骑兵不是马儿的脑袋被峨眉刺戳了个洞,就是在骑兵根本无从反应的时候刺入其咽喉或者心脏。
祝凯之完全成了打下手的,为何长春去除左右的威胁,一对金锏不知道磕飞多少奔向很长春后背的马刀,何长春好像游鱼一般,迅速的接近汪统。
本来骑兵战阵已经没有什么悬念,汪统判断,杀掉对方的主将只是时间问题,便把精力放在江边的战斗上,由于太远,他也仅仅的是看到远处己方的长矛兵阵有些纷乱,但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这边的五百敌方骑兵很快就可以解决掉,到时候冲杀出去,那些武阳步卒,就是土鸡瓦狗,一冲而散。
汪统正想着等下如何杀上蛟龙寨为儿子报仇的时候,站在骑兵战场的外围向战圈中看去,两个人影在散乱的骑兵之中直直的向他冲来,当换了好几个角度才看清,那打头的竟然是何长春时,大惊失色,吼道:“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然后拨转马头,就要策马狂奔回后方严阵以待的五千步卒之中。
何长春冲出骑兵群正看到汪统刚刚调转马头扬起马鞭狠狠的抽向马股,没有片刻迟疑,脚下用力,狂奔向前。
不拼命不行了,让汪统回归本阵,就没有办法了。
紧随在何长春后面奔出的祝凯之,有盔甲所累,根本无法追上马匹的速度,直接放弃了追赶,但不等于他放弃了追杀。瞅准汪统的位置,拼尽全力扔出右手上的金锏,重四十三斤的金锏,伴着呜呜的声音打着旋儿飞了出去,祝家金锏的绝技之一,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