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一十二章目的地

李忠信和马晓坐到了封半山的车里以后,开始聊起来分别以后的各自经历和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

虽然有一些事情他们通过电话的方式大概都知道一些,但是,很多事情却是不太清楚。

通过和马晓在车中的聊天,李忠信得知了马晓在京城这边的情况,也知晓了他们初中时候一个班级里面在京城这边同学的情况。

马晓在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学的医,现在是属于大三阶段,正常情况,马晓是不在医院的,但是,他的导师很看重马晓,认为马晓是一个做手术的好苗子,让马晓在这个阶段就跟着他一起学着做做手术什么的。

在李忠信的印象当中,马晓是应该从政的,毕竟家里面的父亲和几个长辈都是官场上的人,在哈市那边的区里面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在的位置可能会更高,走官场的话,马晓应该会一帆风顺。

但是,马晓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他不喜欢那种迎来送往的吃喝,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为中国的老百姓减轻一些病痛的折磨,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马晓在母亲病死以后就觉得,他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忙忙碌碌,就应该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不想看到身边人再承受病痛的折磨。

因为马晓是班长的原因,一直以来,他和同学们之间都有着一些联系,像王珊珊和李萌萌以及几个另外在京城的中学同学,他们每年都要聚一次,对于同学都相对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在京城上学都还不错,都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那份青涩,已经走向了成熟。

像李萌萌和另外的几个同学,在这个时候都已经触了对象,王珊珊没有处对象,要立志考研究生,考博士,要走学习方面的路线等等。

两个人虽然多年不见,但是,一见面以后,就好像是老朋友一般,有着说不完的话。

经过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李忠信和封半山马晓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卢沟桥。

卢沟桥,在很早以前也叫做芦沟桥,这个桥的位置在京城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的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这座桥的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虽然在京城这边算不上是什么特别有名的名胜古迹,却也是相当不错了。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

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李忠信看到卢沟桥,听着马晓给他的讲解,李忠信对于卢沟桥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玄烨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李忠信还记得课本上曾经描述过卢沟桥的狮子,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都数不清。

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这些狮子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

一直以来,李忠信对于卢沟桥的认知是在课本上看到的文章,现在看到了实物,心中也是感慨颇深。

中国的文明在世界上一直是最强大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只不过经历了明朝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以后,逐渐走向了衰弱。

“忠信啊!你看到没有,这个就是日军侵华战争时候留下来的弹痕,你看,这一片都是。”马晓和李忠信数着数着狮子,突然间看到了卢沟桥上的弹痕,便十分自然地招呼李忠信看了起来。

李忠信到卢沟桥这边的时候就想起来了七七事变,只不过李忠信在这个时候没有和马晓提而已。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重大事件,直接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进程,甚至促成历史轨迹的转折。正因如此,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时间和空间坐标,往往成为引发人们纪念与反思、回顾与展望的重要标识,李忠信觉得,这个卢沟桥就是其中之一。

卢沟晓月,作为著名的古燕京八景之一,曾在无数文人墨客的书画诗梦中萦绕。但同时,卢沟桥上的累累弹痕,宛平城守军与平民的鲜血,也在中华民族国破家亡的屈辱史上留下灰暗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