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回,太祖祭天
天子驾临泰山祭天,泰安城放佛烧热的一大锅油锅泼进一勺冷水,家家户户洒清水除灰尘,打扫庭院,张灯结彩屋前房后。
泰安城官员四月前着手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做好拍马屁的前提。
一连半个月,泰安城大小官员喜气洋洋穿梭行宫中,着手布置一切皇帝喜欢的万物装饰:花草、鸟兽、美食、歌姬、古籍史书。
九月初八清晨,泰安城中老百姓五更天起床焚香沐浴,拥簇到主街道,挨挨挤挤站满每一寸地方,准备一睹皇帝九五之尊风采。
泰安大小官员穿戴簇新,领着当地豪门望族长者,西出城门十里外官道迎接皇帝,他们面上一律带着升官发财的热切盼望。
巳时末,远处官道烟尘滚滚,一面杏黄旗迎风招展,一骑红尘百官笑。
泰安官员焚香接旨前笑得合不拢嘴,展看圣旨一看,顿时大眼瞪小眼,满头大汗面如土色。他们盼来的不是光宗耀祖,而是全员回府,等候革职查办。
瑟瑟西风寒冷,泰安众官员的心更冷,他们泪珠涟涟,步履踉跄往回走;权贵们闹过灰头土脸,悻悻各回各家。
赵匡胤原本计划进入泰安城休息,叫石守信派出密探去城中打听官员作风,得到他们大张旗鼓弄出一个豪华行宫,心中很生气,天灾刚过,百姓们赏处于穷困的阶段,当官的不为民作想,专门做讨好上级的钻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大笔一挥,批下谕旨,着实吏部严加处理。
大军绕过泰安城,直奔泰山去了。
九月初九吉时,泰山玉皇顶九鼎台,龙旗迎风飞扬;礼部官吏摆好香案,备好美酒三牲,赵匡胤率领文武百官撅起屁股向西,头朝东,行三跪九拜大礼。
未到礼毕,东边雷声滚滚,紫色雾气漫天飞扬;霎时间,泰山群山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五彩旗帜猎猎作响。
高处不胜寒,九鼎台位于泰山最高的山顶上,风吹得最大,香案上面的供品被吹落,滚向跪在最前面的宋太祖。
赵匡胤经久沙场的老铁骨,危险场面见得多,学会数种躲避危险的方法,他眼见果脯香烛一股脑迎面飞来,好汉不吃闷头亏,果断双手抱住头,伏在地上,钻进供桌下。
稀里哗啦乱响,汤汤水水淋漓赵匡胤后半身,一颗厚重猪头砸中他屁股,又滚向他后面的文物百官。
石守信眼疾手快,抽出腰刀,将猪头钉在地上,冲上前推开供桌,背面东,弯腰挡在赵匡胤跟前。
两边的守卫全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反应快,一齐奔向赵匡胤身边,围成一个人肉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