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飞天的办法

元善还没有回府,街道上就一群人在跟着议论。

随后竟然还有一队金吾卫的人直接将元善给请去了皇宫。

李承乾直接扑了隔空,再一问,元善进宫了,悲催的太子殿下又想折返回去,不过想想没那么做,而是继续在蓝国公府上等着。

皇宫,御书房,李世民正襟危坐,绷着个脸不知道在想写什么,元善四处看看对着唐俭笑了笑。

唐俭此时还未从惊奇中反应过来的,瞅着元善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元善被他盯的是一阵额喊,心说民部尚书唐俭不会是那个吧,就算是这表现的也太明显了,无法想象。

“元善,找你来原本打算是问问东海州人口的事情,没想到你竟然还‘上天’了,先说说这个事儿,长安城内的百姓都在议论,都说你飞升成仙了。”李世民语气冷色的说道。

实际上他比谁都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会儿事。

“‘飞天’的事情并不复杂,实际上就是臣研究的一种飞行设备,大体就跟蒸汽板车,火车头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神神忽忽的事情存在,只不过想要驾驶滑翔机飞天并不容易,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与强人的胆魄,事故率很高的。”元善解释道。

李世民早就猜测到是一种机器,听到元善亲自证实,他的脸色好看了很多。

“滑翔机,这个名字不错,你既然能飞上天岂不是说,大唐的人都能上天。”李世民问道。

元善思索一番,觉得这话没啥毛病,立即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飞天成本太高,设备的维护费,燃料费,驾驶员的劳务费,风险保证费,无责任协议书等等算下来,飞一次至少万贯左右。”

李世民知道他在胡诌八扯,万贯是多少钱,一台设备有那么贵吗。

“你确实是个精明人,滑翔机对大唐意义重大,若是兵部掌握了此项技术,在战斗上岂不是能够有奇效,所以朕想要这个设备,你开个价。”李世民说道。

元善没有犹豫,开什么玩笑,单单一个内燃机你们都造不出来,给你们岂不是成了摆设,思索一番,道:“陛下,滑翔机还有很多弊端,尚处于研发阶段,技术并不成熟,朝廷若是强行研究恐怕真的是劳民伤财。”

“你是在质疑军器监的实力吗。”李世民道。

“自然不敢,只是滑翔机事故率真的很高,可以说大唐除了臣,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掌握这个飞行的技术,而且滑翔机只有一台,若是真的报废了,臣也无法制造出第二台来,工艺复杂程度比不是火车等祖略机械可以比拟的。”元善说了大实话,确实如此。

再说他们懂得什么是气流等现象吗,空中遇到乱流是很危险的。

李世民没有让步,脸色立即冷了下来,好好的高端娱乐项目看来就要被扼杀了,元家的人还都没有坐过呢。

“陛下,这不是钱的事儿,在空中操作机器可是非常危险的,若是陛下真的想要让人飞天其实还有很多种办法,但是凡事都有弊端。”元善继续说道。

李世民一听还有办法能够让人飞上天,眼睛立刻就亮了,他看出元善是真的不打算让出滑翔机,拿他没辙,总不能因为一台机械给为难他吧,传出去他这个皇帝丢不起这个人。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李世民道。

“臣知道有一种办法,是古代就要的概念,将孔明灯扩大数倍,以皮质缝纫气球,以炭火助燃的方式将热气球充气,从而使得人可以乘坐这种热气球飞天,弊端就是飞上去容易可是对于方向的掌控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高度来改变方向,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很大,降落危险系数很高,若是登高望远以绳索牵引倒是一种方法。”元善道。

“皮质气球,用炭火加热,升空?你说的这个倒是神乎其神,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可行。”李世民说道。

“当然可行,不过凡事都有风险的,总之就是上去容易下来比较难。”元善道。

李世民略作沉思道:“还有什么办法?”

元善暗叫贪心,继续笑脸迎面的说道:“在有就是一种降落伞,可以让人从山坡之上顺利滑落下来,若是操控得当可以使用降落伞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

李世民心里琢磨,从山上往下跳能够飞着落到地上,听上去怎么如此诡异,脑中立即想想一群人从山顶掉下的场面,怎么想都想不出人怎么能够飞下来。

“口说无凭不如你将东西制作出来,拿来给朕看看。”李世民道。

元善一阵哑然,不相信就算了,我又不想跳山崖。

元善表现很为难的样子说道:“这些东西造价昂贵,需要技术极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制作出来的。”

“可以让军器监帮忙,材料工匠随你调派。”李世民爽快说道。

元善暗骂真是老奸巨猾,省钱不是这么样的,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臣知道了。”

“好了,现在说说东海州人口的事儿,听说你刚回来就被百姓给堵住了。”李世民道。

“是的,陛下,百姓对东海州不了解,担心,顾虑都实属正常,臣以为可以将东海州的情况传播到大唐的各个角落,毕竟现在东海州是新设立的州府,还是需要大唐百姓的认同感的。”元善道。

“你说的这个想法很好,东海州是大唐的领土,宣传当地的情况让百姓了解,或许有人愿意过去也不一定呢,但是东海州需要的人口数量太大,不是让百姓主动申请就能够解决的,你有什么好的主意不妨说来听听。”李世民道。

“这个臣还真是没有特别的,倒是可以开展一次扶贫计划,就是将生活条件不好的,比较穷的人全都转移到东海州去,他们过去有活干,能够解决温饱,还能增加东海州人口,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甚至还可以为大唐统计出百姓的生活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调整,管理。”元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