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威胁家人

笨港的码头,停泊着庞大的胜利号战列舰,周围还有十几艘战船和运输船。除了复辽军自己的船只,还有从海贼那里掳获来的船只,不然都无法装满这些个海贼俘虏。另外几艘战船在外围巡逻,防止有其他船只想要偷袭。

运输船上面,大量的海贼被押送下来。

“乖乖站好,不要惹事,很快你们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亲人了。”海军士兵手持火枪维持秩序。

这些海贼先被集中在岸边,等待着垦荒区的百姓来领认,再安排田地和住处给他们。

“纳尔逊,你们海军部这次做的不错,不过损失也不小。”楚云见到了纳尔逊等人。

“即使是以我们现在的船只,我们也能够击败广东海域的海贼。”纳尔逊说道。

“不必着急,现在我们掌握着主动权,等我们修理完受创的战船,在厦门湾、金门附近站稳脚跟再进行下一步的征伐。我们拥有建造风帆战船的船坞,补给损失的速度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而且这次征伐郑芝龙,应该是有不少缴获,足够弥补我们的军费了。”楚云说道。

“军主说的没有错,郑芝龙的基业基本在金门、厦门湾附近,光是我们缴获的银两就有数十万两,还有一些金银珠宝、货物,用这些战利品,可以再为我们海军部添加几个编队。”

“你们海军部就别想着全部独吞这次获得的是所有战利品了,为了支援海军部这次南征,后方没少调动大量的物资。说不定这点战利品还无法完全覆盖损失。”楚云说道,“再加上这次舰队主力基本上都到了南方,北海那边缺乏战船,可能还要重新打造一支控制北海的船队。”

“呵……”纳尔逊尴尬一笑,海军还真是烧钱的大头,一场海战下来消耗的火药以百吨计算。要是战船被击沉,相当于几万两、几十万两打了水漂。

在几个海军士兵的押送下,郑芝龙、郑芝豹兄弟被送到了楚云他们面前。

“郑芝龙,几个月前石垣岛一别,我们再次见面了。”楚云看到憔悴了的郑芝龙。

“没想到我郑芝龙会被叛徒出卖落入你的手中,你要杀要剐随意,我郑芝龙十条好汉。”郑芝龙不甘心地说道。

“杀你?我为何要杀你?”楚云说道,“你也知道我们复辽军兴于辽南、辽东那块地方,论起水性可能没有东南沿海的百姓好,我们正缺一批英勇而擅长水战的壮士为我们在这片海域开疆扩土,建立当初三宝太监的功业。如果能够整编你们手下的海贼,将他们变成正规的海贼,我想就能很快补充我们复辽军的损失了。”

“你这主意打得未免太好,我是不可能加入你们复辽军的,打死也不可能。”郑芝龙硬气道。

“别把话语说的太绝,你先看看这份东西再考虑。”楚云从怀中取出一份书信,交给郑芝龙,“来人给他松绑。”

郑芝龙挣开绳索以后,犹豫地接楚云给他的书信。

只见书信中有着清秀的小楷字迹,在书信的末尾,还有一个小小的巴掌印。

“你……实在是太过卑劣了!”郑芝龙接住书信的手微微颤抖,一行清泪留下。

“大哥,他给你的是什么?!”郑芝豹见到郑芝龙神情不对劲,赶紧问道。

“是你大嫂还有你小侄子的来信。”郑芝龙咬牙切齿地对楚云问道,“他们还好吗?”

“咳咳,我们的人打听到,你郑芝龙的妻子乃是东瀛九州岛平户藩的田川氏,并育有一个儿子,叫做郑成功,我说的没错吧?你在东南沿海打拼,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基业之前,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你怕牵连到他们,所以将他们留在平户藩,打算等到以后生活平定下来,再将他们接过来。”

“不过很可惜,平户藩以前隶属于肥前国。而肥前藩就是被我们复辽军消灭的,后来交给了与我们复辽军交好的岛津家。如果为我们想要从平户藩抓两个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楚云说道。

“楚云你这个卑鄙的家伙,祸不及家人,你这样的做法不是丈夫之所为!”郑芝豹恨不得冲过来掐死楚云。

“三弟不要冲动。”郑芝龙制止了郑芝豹,“他们现在在哪里?我要见到他们,确认他们已经安然无恙。”

“他们就在辽南大连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你就放心吧。不过我并不保证他们能一直安全,一切都取决于你了。”楚云说道。

“你到底想要如何?”郑芝龙打碎牙齿往下咽。

“我现在还不着急让你加入我们复辽军,因为你还不值得我信任。这样,你先帮我做一件事情,如果我满意的话,我就带你返回辽南,让你们一家子团聚。”楚云说道。

“什么事情?”

“你要替我安抚被俘虏的海贼的情绪,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安排。另外还要安抚垦荒区的汉民,服从我们复辽军的管理。最后是让还躲在山林里的郑芝虎他们出来投降,各自遣散。你也应该清楚,我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他们好,如果他们继续顽抗下去,受伤的最终还是他们自己。”楚云说道。

“二弟还在抵抗么……罢了,我们郑家势力从此一蹶不振,继续抵抗下去也无济于事,我答应你。”郑芝龙说道。

“大哥……”郑芝豹十分痛心,还想要说什么。

“你不必多说,我心已决,继续和复辽军作对下去,只会让我们郑家消亡。即使复辽军统治了东南沿海,还是我们华夏的地盘,也对得起祖宗了。”郑芝龙垂头丧气。

在楚云的安排下,平原区的垦荒流民被聚集在一起,将由郑芝龙带着一众海贼俘虏主动向他们澄清十八芝已经失败的事实,让他们放弃抵抗。垦荒区的汉民和当地土著加在一起足足有两三万人。

许多人听说郑芝龙被抓住以后,都放下锄头,前来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