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孙可望反水

首先前来送信的,是留在南宁监督放粮的一营一连长派来的侦察兵。

自从林啸带主力出走后,他们便只管埋头放粮,朝中大事不是他们能够过问的。

李元胤的两千骑兵归建以后,按林啸的建议派出了一千余人前往百色驻守,张同敞奉命募兵,招到了三万余人正在加紧操练,只不过暂时使用的仍是老式兵器。

永历采纳瞿式耜的建议,暗中派人与云南李定国联系,一方面请他能否出兵南宁护驾,借以制衡孙可望与林啸任何一方的威胁;另一方面相商共同采矿事宜,也算是对林啸有个交代,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军队能够早日用上新式火器。

这一天,突然接到前线来报,清军重兵在降将吴三桂的统领下,突然从川南掩杀过来,很快就击溃了大西军刘文秀部,兵锋直指贵州。

永历君臣上下一片惊慌,正欲派人再探,忽闻孙可望降清,数万大军不仅没有北上抗敌,反而引兵东进,其前锋已经逼近百色。

……

邕江,绕南宁城而过,它的下游便是一路东去的郁江,它的上游在南宁西北方向,有两条支流,一条是左江,弯弯曲曲往西南而去,途中流经中越边陲重镇崇左。

另一条,则是右江,在茫茫群山之中一路上溯,便可直达四百里之外的黔桂边境咽喉——百色。

途中距南宁西北两百里处,有一个叫果化镇的地方,地形狭小险要,是除了百色之外,南宁西北方向第二重要的咽喉之地。

秦王孙可望立马于一处土丘之上,看着下方大军缓缓而行,这只是他的前锋部队,大队主力尚在数十里之外。

……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均为老秦王张献忠之义子,手中均有自己的精锐亲军部队,时称四大金刚。

张献忠战死之后,四人一同把余部带入滇黔一带再作计议,虽说四人以兄弟相称,但其中孙可望最为年长,且手握五万之众势力最大,占据了整个贵州,艾能奇早亡,刘文秀率本部万余人在黔北川南一带活动,李定国则率三万余人退据云南,募军备战,明面上全军都以孙可望为尊。

自从孙可望受封为张献忠的老封号秦王后,俨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规定一切衙署的称谓前都要加“秦“字,不仅屡屡压制李定国等人,对永历帝也极尽侮辱之能事,永历帝实在难以忍受下去了,便采纳瞿式耜之计,派人持密诏与孙可望有矛盾的李定国,望他前来护驾稳定大局。

当初大西军奉行联名抗清策略,孙可望便与李定国抱有不同的心思。

李定国认为,当前清军大举进攻,闯王血溅九宫山,老万岁中箭身亡,我们与清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敌当前,如果再与明军厮杀,只会使清军渔翁得利,当务之急在于联明抗清,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但孙可望对联明抗清,恢复中原已失去信心,只想保住所得土地,称藩于滇、黔一带,故对李定国的建议颇不以为然,然而李定国的建议得到了多数将领的赞成,孙可望见人心归向李定国,不得不同意其进兵云南,联明抗清,但对李定国产生了猜疑。

在幕僚的建议下,孙可望不仅消极抗清,还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以图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这与李定国联明以恢复中原的目的有着根本区别。

年前,郑国等人被朝廷赶回贵州,孙可望大为恼怒,那郑国又添油加醋地说朝廷新招一支人数不多却拥有先进火器的队伍,并且欲抢夺滇黔两省的铜铁矿,以便打造更多火器进一步扩军。

孙可望闻言大怒,在郑国等人的煽动下,欲立即发兵南宁劫持永历,并把林啸那支神秘队伍扼杀在弱小期。

随后又得知李定国私底下接受密诏,有可能绕过他出兵广西,立即派人召李定国到贵阳议事,准备借机杀害他,把他的部队据为己有。

李定国接到命令后,正左右为难,突然接到留在贵州的部下密报,刘文秀之子也秘密派人前来劝阻,李定国遂决定不予理睬,继续筹划与朝廷合兵事宜。

正在这时,清军吴三桂部突然发动凌厉攻势,刘文秀的川南所部抵挡不住,很快溃向遵义一带,孙可望惊慌失措,正欲领兵北上,却有一个故旧突然来访。

来人名叫高乐厚,是一名江湖剑客,之前与可望曾有私交,其实此人即是洪承畴身边那位神秘的丁先生手下,此行是奉命特来说降孙可望的。

孙可望从他口中得知清军有数十万之多,且以重兵突然袭击,已呈不可阻挡之势,盲目出兵就是自寻死路,高乐厚又取出洪承畴密信,信中承诺只要他答应投诚,竖起反明大旗,清军便驻足遵义,许他保留滇黔地盘。

若是他能够反戈一击,主动出兵广西活捉永历,那更是大功一件,定向清廷保举赐封他为“义王”,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孙可望便起了降清之心。

大丈夫戎马一生,所求无非就是荣华富贵、封妻荫子,既然南明小朝廷如此势弱尚不把他当回事,竟然抛开他私下欲以李定国为尊,那他何尝不能翻脸,这也算不得他孙可望无情无义了吧?

在高乐厚的怂恿下,孙可望狠下心来,命令主力迅速东出,靠大炮轰城,只几天就击溃李元胤的驻军夺下了百色,一路连夜追击再无阻挡,次日午时便已兵临果化镇。

……

他正想着,便见郑国策马前来,离得老远便抱拳道:“王爷,前方十五里处便是果化了,探得明军李元胤部于城外两里结阵,约有三千余人。”

孙可望闻言笑了笑,轻蔑道:“这个李元胤倒还懂点用兵之道,不似其他明军,只知一味守城。”

郑国闻言也笑着附和道:“自从有了红衣大炮,明军以前的守城战术便已失灵,他们难道不知道一旦城墙被轰毁,便成瓮中之鳖了吗?还不如列阵城外与我野战。”

“野战?就凭他们胯下的滇马,便能挡住我精锐骑兵的冲击?”

孙可望闻言笑了笑,“给你两个时辰,你能击溃他们吗?”

郑国闻言愣了愣,随即抱拳叫道:“标下愿率儿郎们取下果化,献与王爷!”

孙可望马鞭直指前方:“去吧,注意伤亡,还要留着力气打南宁那。”

“是!”郑国应了一声,催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