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接手
你一言我一语,围观的人议论纷纷,有为古松惋惜的,也有说卖家还想卖一百万坑水鱼,不厚道。热闹过后,再问价的人几乎没有。
看着昔日自己当成宝的古松盆栽即将枯死,无人问津,卖家很是沮丧。
见识过它的辉煌,叹当时买不起。今日卖家低价割爱却是买回去也是白搭。成华耀一想到那古松即将命不久矣,没了买入的念头,忍不住一番感叹。
“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呀!要是能救活的话,这卖家怎么舍得卖?”
“可惜呀!”听着成华耀的感叹,张凡也觉得惋惜,有了另外一个念头。
一般来说,这几百年对松树根本不算什么。要知道,上千年的古松树就有不少。
当然,那是自然生长的条件下。大自然中,绝大部分的松树活不过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被砍掉。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要说,有句话叫: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那么,就说明松树是长寿的象征。
理解没有错,但所谓的不老松,并不是松树。这一点,或许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所谓的不老松,是龙血树,因其茎干肤色灰青,斑驳栉比状如龙鳞,而且又可分泌出鲜红的汁液,故而得其美名。
但张凡根据净瓶传递给他的信息,就能判断出,眼前的这株古松是老化的症状,各种机能快速退化。
这种情况,即便遇到植物专家,恐怕也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但是有净瓶空间灵水这个作弊器在手,就得另当别论了。要知道观音菩萨宝贝净瓶里的灵露可是好东西,连人参树都救得活,这古树还用说吗?
“八万,我买了。”想到自己的秘密武器,张凡直接跟卖家出价。
“什么?才八万就想买这个曾价值八百万的古松?咋不去抢?”
“刚刚人家二十万都不卖,还想八万?”
听到有人给出这么一个价,卖家想死的心都有了,暗道“当时卖了多好!可惜没有后悔药吃呀!”
“我看你这古松叶子都掉得七七八八了,老化得很严重,生命估计都快到了尽头吧?”张凡说道。
这一句话就说出不少植物专家的结论,让卖家惊诧万分,看着张凡,这小子的眼力够厉害的,一下子就看穿自己的猫腻。
“话是这么说,这好歹也是三年前身价八百万的古松盆栽!总不能折本贱卖吧?”卖家颇为心虚,但还是壮着胆子开口。
“这古松再多的植物专家大拿过来都救不了,顶多就几个月命。还说身价什么的就真的是黄婆卖瓜,没意思了。”
通过净瓶空间灵水的作用,张凡感应到眼前这个盆栽的古松好像有些气若游丝的生机,很微弱的气息。要不是自己的话,再晚点就真的回天无力了。
“不要冲动呀,要想清楚呀!这棵没得救的古松买回去干嘛?不如买别吧?”成华耀不解地看着张凡,实在不忍心他花钱做水鱼,开声劝道。
“没事,他愿意卖就买,养不养得活再说。”
听到劝阻,张凡不以为意,淡然的笑了笑。
“今天卖不出去的话,明天肯定买不了想这个价,会更亏!”
张凡的话让卖家越听越惊,简直和专家们说的如出一辙,看来别无他法了。
“那我还不如卖给刚刚那位先生?”卖家当然得摇头。
“毕竟是活不久的,我肯八万买都多了。刚才那位先生是不了解情况,你现在去问问他,二十万还要不要。”说着,张凡和成华耀准备离开了。
见他们要走,卖家有些不淡定了。现在被这个年轻人说开,把最大的秘密公开,他真的没有把握还有人会要。如今,也颇为懊悔,刚刚二十万处理掉好了。
要是这个年轻人跑掉,或许最后连八万都拿不回来。
“唉,八万就文不值!”那人也算是想通了。
人总是在摔了跟头之后,才会吸取教训。何况他摔了两次跟头,都是摔得头晕眼花那种。
不要说他自己,外人看到这种情况,八百万不卖,现在只能卖八万,都会替那家伙赶到心疼。
“那我微信转钱给你。”张凡拿出手机把八万打了过去了。
卖家把古松盆景包装好递给张凡,脸上苦笑着,内心如同滴血。也罢,要怪就怪自己三年前没出手卖了。当然,刚刚的机会也是,让他一次次错过机会。
“张凡,八万买这棵要死的古松,你亏大了呀!”成华耀不解。
“我卖一盆兰花都不止八万了,就买来玩玩。”买下古松的张凡心情不错。
对于张凡一脸自信的表情,成华耀狂汗,看不懂眼前这个小子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好吧,千金难买心头好,有意思。
“种兰花,你确实有两手。难道有法子让古松起死回生?”
走了一会,成华耀还是没忍住心中的疑惑,问起张凡。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养养看咯!这古松老化严重不假,也有可能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什么的,不好说。”
张凡跳过自己的秘密,拣猜测来说。
“走,我们到会场的其他地方看看。”成华耀没有继续问下去。
见有人八万块买了那盘曾经身价八百万的古松,旁边的人群热闹起来。
“八万块买棵快死的老树,那人真傻。”
“这么大的水鱼还是第一次见,哈哈!”
“有傻瓜接盘,卖家真是赚到了啊!”
“三年前那古松八百万都不肯卖多风光,现在却八万块,唉。”
“你们是不知道,刚刚还有人二十万要的,可那家伙还想瞒着古松的实际情况,跟人要一百万,贪心了吧?”
“他也够倒霉的,第一次八百万不卖,第二次二十万也不要,现在只能拿八万。”
“已经算是吸取了经验,要是这次还不卖,八万都没有。毕竟冤大头不是随时都有的。”
“换成是我,我早就卖了。说到底,还是卖家自己贪心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