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得逞
“哼。”张松冷哼一身,出列道:“陛下,如今孙权大军逼近,已占据半壁益州,若不派出援军,一旦张任将军兵马不足,当有大祸。”
刘璋听了张松的话后,脸色微变,只见张松继续道:“且葭萌关、白水关等天险,何须数万大军镇守,刘备先前四面对敌,兵马疲惫,又有曹操一旁虎视眈眈,其安敢窥视我益州之地。”
“刘备乃虎狼之辈,实乃蜀汉大敌,不可轻之。”李恢反对道:“葭萌关、阳平关等兵马绝不可轻动。”
“启禀陛下,曹操令大将夏侯摔大军十万入蜀救驾,大军已到巴郡,可令夏侯摔大军前往武阳,与张任将军合击孙权、孟获叛军。”许靖见刘璋有心动的意思,急忙出列。
“然也。”刘巴急忙赞同道:“曹操兵马此来,便是为陛下征战,此时当可重用。”
“非也。”张松立刻反对道:“曹操,孙权之辈耳,拥兵自重,自立一方,野心勃勃之辈,且可轻信,此次十万曹军入蜀,非蜀之福,当防之。”
张松的话,让众人一阵沉默,他们有何曾想不到,曹操派兵入蜀,不安好心,可他们没办法,孙权强势而来,灭国在即,现在只能依靠曹操,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大家心知肚明。
“陛下。”年纪轻轻已入朝堂的法正出列,开口道:“夏侯此来,欲夺益州之地,不可不防,当不让其近成都。”
“陛下可传诏夏侯,令其兵马攻孙权,驱虎吞狼,让其二人相争,待孙权、夏侯兵马拼杀致残之后,陛下再令大军齐出,驱赶二人兵马,以保益州安稳。”
“此策甚好。”李恢赞同道:“若夏侯应诏,则可消耗夏侯兵马,又可减除孙权之危,若夏侯部不应诏,则陛下可早做防备,调兵灭之。”
“来人,传诏夏侯,封其为镇南将军,统兵十万,攻逆臣孙权。”刘璋也不含糊,当即听了法正,李恢的计谋,下诏给夏侯。
“报。。。。。”
就在刘璋认为解决了张任求援之事,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时,一封急报传来,将刘璋的心再次提起来,他最近最怕的就是急报。
“可是张任将军急报?”刘璋急忙询问。
“启禀陛下,汶山八百里急报!”
“汶山?”汶山在江油之北,是益州西北之地的重镇,防备的不是别人,正是氐族,汶山之北,便是氐族地盘,不过氐族一直和大汉交好,对汉人没有敌意,和益州来往甚密,刘璋等人并没有过多关注氐族。
“启禀陛下,五日前,氐族起兵五万,逼近汶山,如今已将汶山团团围住。”
“陛下,汶山只有守军五千,此时危也,当速派兵救之。”汶山是益州防备氐族的门户,一旦汶山丢失,氐族大军将长驱直入,汶山到成都,只有江油、绵阳等重镇,可以说汶山一丢,氐族兵马直接威胁成都。
“何处可调兵马?”这个问题再次摆在众人面前,李恢、刘巴等人脸色铁青,还能在那里调兵,除了成都周围的十万兵马,只有从葭萌关、阳平关,剑阁等重地调兵。
可这两地的兵马,刚才已经说了,绝对不能动,一动,益州就危险了,如今益州所有兵马分在三处,一处则是张任所率的十万兵马,在武阳和孙权、孟获的几十万兵马对峙。
一处则是成都周边,还有十万精锐,可成都兵马更不能动,成都没有大军镇守,肯定会出乱子,而且成都大军还要防备夏侯的十万大军。
还有一处则是北方各个关卡的守军,加起来也有十多万,可那是用来防备刘备的,要是让刘备大军进入益州,威胁甚至比孙权、曹操还要大。
“陛下,形势危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张松急忙出列,痛心疾首的道:“若汶山有失,则成都危也。”
“可何处可调兵救援汶山?”张松说道刘璋心坎上了,刘璋一脸慌张,从成都调兵绝对不可能,他不会从成都掉一兵一卒出去,可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葭萌关等地兵马也不可轻动。
“陛下,东北之地有葭萌关、阳平关、白水关、剑阁等天险,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何须十数万大军镇守,若刘备攻之,只需守军坚守一二,陛下可从容调遣兵马回援。”
“而汶山危机,不可怠慢,当速速派兵救援,臣恳请陛下从葭萌关等地抽兵前往汶山。”
张松的话,让刘璋心动不已,对于葭萌关、白水关、剑阁等关卡,刘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抽调一些兵马,应该没什么问题。
“陛下。”此时法正出列道:“氐族兵马不过五万,且战力羸弱,非大患也,陛下可令忠勇之将,统率大军前往,一月内可退氐族之兵。届时,再将兵马调回各地防御,亦或调往南面共击孙权,皆可也。”
“不可,不可。”刘璋视之,乃大臣王累,只见王累劝解道:“孙权、曹操兵入益州,刘备焉会坐视,定会谋划益州,此时当不可调动各地关卡之兵,以防刘备兵马乘虚而入。”
“哼,汶山之地不救焉?汶山若破,氐族大军兵临成都,军心大乱,益州危也。”张松说得不错,要是氐族兵马兵临成都城下,张任手中的十万大军还有心思和孙权在武阳对阵吗,其他各地兵马还有心思坚战到底吗。
“陛下,成都之地还有十万大军。。。。。。。”王累还没说完,刘璋立马打断。
“汝等不必多言。”刘璋最怕的就是调动成都的兵马,怎么可能让王累说完,当即拍板道:“传诏,令严颜为帅,从葭萌关、阳平关、白水关、剑阁等地抽调兵马八万,前往汶山救援。”
“传诏严颜,一月内必须击败氐族兵马,而后前来成都听调。”
刘璋的果断,让众人措手不及,大军调动,竟然就这么定下来,王累、李恢、刘巴等人急忙上前劝解,可惜刘璋根本不理众人,诏书很快就传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