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西域之事
果然,来人正是贵霜帝国的大和尚波文,来意也和拜火教的艾利奥特一样,想在大汉传教。
“请大汉皇帝在各地建立寺庙,赐予寺庙些许田地。。。。。。。”
和艾利奥特相比,这个佛陀更让人无语,要求一个比一个过分,不过想想也对,佛教在贵霜帝国可是国教,辐射周边数个国家,在贵霜帝国的地位非常之高,有的地方甚至比皇室的影响都大。
他们拥有无数财富,不受朝廷管辖,真正的“世外之高人”,在波文看来,这些要求在正常不过,甚至这些东西该刘备主动奉上才对。
对于波文的无理要求,刘备和陈子明怎么可能答应,不过也不能一口回绝,毕竟佛教在贵霜帝国有很大的影响力,若是波文回去之后提出反大汉的言论,必定会对大汉开商路带来阻扰。
陈子明安抚波文,先答应让他们在大汉传教,至于建立寺庙,赐予田地什么的,就不用想了,大汉可没这么多闲钱。
打发走波文后,刘备和陈子明招来军机阁成员,商议传教之事,其实是陈子明想借机提醒众人,不可放任外教在大汉肆虐。
而且这些教会是他国的开路先锋,除了文化入侵外,还负责为自己的国家收集情报,有好东西,就往国内送,一旦大汉衰败,便会引兵来犯。
听了陈子明对外教的评价和讲解之后,刘备皱眉道:“但驱逐他们,恐会使大汉与各国交恶。”
刘备也知道各个教会在他们国家的影响力,这事不得不防。
“无妨。”陈子明微笑道:“只要他们规规矩矩的传教,不迷惑人心,不用特殊手段,我相信大汉百姓不会被其迷惑。”
陈子明之所以如此自信,便是因为大汉的言论掌握在朝廷手中,只要朝廷不逼迫百姓造反,百姓更信任朝廷,只要刘备发表一篇文章什么的,轻轻松松便可将个教打得落花流水。
“而且。”陈子明冷笑道:“各个教会可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只不过是各国帝王掌控国家的工具罢了,他们还没有能力影响道一国皇帝的决策。”
开商路何等重大的事情,可不是教会三言两语能够阻止的,他们在各自国家的地位都是帝王给的,帝王随时都可以收回。
贵霜帝国的波调,萨珊王朝的阿尔达希尔皆是当世雄主,且会真的被教会所牵制,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教会不过是他们的工具罢了。
要是教会真的能够影响一国决策,那么这个国家可以排除威胁了,因为他们已经没资格和大汉一较高下。
“让他们在大汉传教,不过规模必须受到控制,而且他们必须在朝廷的监控之下,不可放任他们肆意妄为。。。。。。”
“大汉可借此机会令人混入其中,跟随他们回国去“认真学习”他们的教义。。。。。。”
陈子明此话一出,众人眼睛一亮,如此一来,大汉便可正大光明的派人去各国探查情报,而且受到当地教会的保护,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
“那便将西域之地划给他们传教,所有教会只能在西域之地传教,当他们的信徒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方可前往大汉其他地方传教。”
贾诩不愧是毒士,此计一出,不但将各国的教会给困在西域之地,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攻击,而且还可以让大汉的细作混入其中,方便行事。
“商路即将开启,西域乃必经之地,太过混乱,有损大汉威严。”徐庶一出口,众人皆知其意,这是提议彻底掌控西域。
刘备和陈子明对望一眼,微微点头后,刘备道:“西域乃大汉之地,当受朝廷管辖。”
陈子明接口道:“军部尽快拿出可行办法,萧清西域匪寇,西域乃商路必经之地,当保证商路安全。”
所谓匪寇,便是西域各国掌握的军队,他们不受朝廷管辖,便是匪寇,大汉军队的目标就是这些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顺便为大汉朝廷接管西域做准备。
“陛下。”诸葛亮皱眉道:“大汉刚经历战乱,百姓还未安生,兵马疲惫,且大汉即将出兵交州、南越、扶南等地,若此时再出兵西域,恐会影响士气,粮草亦不足。”
诸葛亮的大局观非常重,也看得远,按照刘备和陈子明的意思,其实是想用两三年来休养生息,然后再开始对外扩张。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交州和南越肯定是要拿下的,两个地方毕竟属于江东,还在江东旧部的掌控之中,至于扶南,将就大军远征,顺便拿下也是必然。
现在大汉要开商路,西域就不可能继续放任其独立下去,必须掌控在手中才行,毕竟这牵扯到大汉的国防,也牵扯的大汉的商税收入。
“无碍。”陈子明又且会不知道这些,当即道:“如今大汉一统,将士解甲归田,本该休养生息,但边防不可废,派兵进去西域,非征伐,而是保护西域的大汉百姓,百姓会支持朝廷的。”
法正开口道:“粮草之事亦也。江东水稻一年两熟,南越水稻一年三熟,且有不少存粮,可先征用,待两地水稻熟后,再补上便可。”
“甚好。”刘备听后大喜,便各部开始准备兵入西域之事,开启商道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要知道使团之人只不过是初步拿出统一意见,他们还要带回国去,上报他们的皇帝之后,才能下定论,这一来一去,一年半载之后的事情了。
“取消西域长史府,与大汉各地一样,划分州、郡、县,直属大汉朝廷管辖,设立军区,保证商道安全。。。。。。”
既然要彻底掌控西域,那么西域之名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了,长史府也不能继续存在,让西域地区和大汉各州一样,没有特殊之处。
“启禀陛下,大宛国使者、康居国使者求见。”
众人商议西域之事时,大宛和康居国使者联名而来,打断了众人的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