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里的距离
一路向东一千三百里,沿途的风景迅速的靠近、放大、缩小而后消失,在我还没来得及将它们在脑海里形成完整映像的时候,就一如肥皂泡般消散。脚下还是那条笔直的铁路,从东向西抑或从西向东反反复复也走了数次,每次都是带着无尽的疲惫,往返于两个不同城市的边缘,隔山,隔水,隔着一千三百里地域的差异。
曾经设计了几百种方式逃离洛阳这个城市,现在应该算是实现了,但是很奇怪心里并未有一丝想象中的快感,相反却很沉重。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息,我一直感觉洛阳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地方,不大不小的区域,随处可以见到遛鸟的、下棋的、打麻将的人的身影,街头巷尾的人们看起来都是平淡悠闲、自由自在,不羡慕别人的幸福,不放大自己的悲伤,而是在真正意思上的享受自己的生活,不争名,不逐利,风过叶落,云淡风轻。或许很多人不赞同这种生活方式,但是我喜欢,与其像生活节奏快的城市的人们那样每天疲于奔命,何不学会知足,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慢下脚步来看清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回来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听不懂连云港市区人们的谈话,慌慌张张的走在海州的幸福路上,说着和当地人毫不搭噶的话语,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海州古城的旁边围了一圈的山,苍翠的绿色和起伏的山势让我恍惚记起新安县的翠屏山,是不是叫这个名字我记不清楚了,当时也只是匆匆的走过,根本不可能想到在后来的一天还会这么强烈的感觉到它的存在。当然这只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因为我一方面容易沉迷于过去,一方面又容易遗忘,所以在我脑海里反反覆覆闹腾的往事虽然延伸了很远,但清晰记忆的往往只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更令人揪心。
昨天想到海州的山上去看看,但是在已经疲惫的走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发现通往山顶的路被一家工厂截断了,内心失落的同时不禁怀疑“路的尽头还是路”这句话的真实性和当初说出这话的人的叵测居心。于是又想起通往龙潭峡的那段环山山路,呼啸着冲下去,然后带着风声悠悠的爬上来,留给茫茫多的烟尘一个不羁的背影。这样的一条路确实让我记忆了很久,还有成就了这样一段山路的湖,虽然我觉得那应该是河,但是有人说那是湖,好吧,那就算是湖吧,现在想想那么清澈的河水真的是很难寻见的,当时没跳下去游个泳的确是一件值得后悔的事情,虽然当时正值冷天吧。
离开的那天和同学玩到很晚,迷迷糊糊感觉自己的情绪有一些失控,喊出来的声音都有一种涩涩的感觉,那是一种很难表达清楚的滋味,夹杂着失落,感伤,怀念与茫然,虽然没有悲伤逆流成河那么煽情吧,但也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了。“真是一对让人唏嘘不已的年轻人啊!”于是又莫名的想起了这么一句台词。。
回来之前和很多朋友道了别,一起吃的烧烤,一起唱的歌,一起喝的洛阳宫,一起回忆曾走过的点滴……
依然很怀念那个遍植牡丹的别人的城市,怀念西苑公园、牡丹公园,怀念上海市场、广州市场,怀念联盟路、青岛路、天津路,还有传说中的中央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