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节 金银流淌的声音
其实漳州府扣押这批货,并不是要和谁过不去,而是如今的风声太紧了,人人自危。
放任这么一大批货从自己的下去堂而皇之的走私,漳州府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才扣下了这些货。
结果看到长麟的师爷,带着长麟的密信到访,漳州府马上就放行了。
原来参与这门买卖的,是总督长麟啊,拦长麟的货,那不是找死吗,嫌魁伦的刀没加到自己脖子上?
魏连理也很会做人,跟着师爷一起从漳州府将货物领出来后,他马上舔着脸向这些父母官孝敬了一把,这时候当官的终于敢收钱了。
之后的几个月,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魏连理已经很少需要长麟亲自出马了,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网,假如船被扣在了长泰,他不需要长麟的出面,直接通过漳州府的关系就解决了。
于是他的商道越来越畅通,偶有汛塘官兵不满“过关费”数量,就有当地官府出面,魏连理编织出了一张牢固的保护伞,当然这跟他自身的能力有关,但也跟他手里的资本有关,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他人情练达的优势就只能在青楼糊口,如果有了充足的资本,他就能编织出一张权力保护伞来。
随着贸易道路的通畅,魏连理从广州将连利行的骨干调了过来,在沿江各个市镇建立货栈,接受上游的货物,包装也是按照广州出口的统一规格,最后统一在厦门进行销售。
运输是通畅了,可货物却不足了,毕竟福建产茶区主要在北方,通过闽江流域更容易抵达,从九龙江或者晋江上溯的话,路途过于遥远,运费不是阻碍,沿途打通关节的费用,却让这笔买卖没有了赚头。
魏连理一咬牙,干脆开拓闽江航道,现在买卖是自己的,总是亏钱也不是个事儿。
于是魏连理在反复确认周琅跟长麟秘密协议有效之后,启程前往福州,从闽江入建溪,最后直达茶叶产区的崇安、光泽、建阳、建瓯等县,一路险滩极多,交通十分困难,但因为有长麟的暗中支持,他得以顺利通过官方的封锁,成功建立一条新的商路。
长麟如此配合,是因为台湾的战局焦灼无比,短期内分不出胜负。
此时的清军严重缺乏大将,海上有李长庚这样的悍将,但陆地统帅严重缺乏,福康安已经病的起不了床,清军中真正打过仗的高级将领,凤毛麟角。反倒是天地会的组织越来越完善,軍队战斗力越来越强,已经真正成了心腹大患。
长麟已经调动了能调动的所有兵力,不但由福建提督乌兰保、海坛镇总兵特克什布率领福建兵员四万,还从浙江抽调了三万浙兵,总计七万大军,经澎湖登陆了台湾北部鹿港,一度拿下了彰化县,但随即就在陈周全的反击下丢失,现在八万水路军兵,都被围困在鹿港附近的狭小地域。
长麟有心从海上直扑安平港,可对方防守严密,多次强攻未果,加上援兵迟迟不到,长麟兵力捉襟见肘。
周琅所处的位置显得十分重要,不但清军需要笼络住他,就连天地会都在争取周琅。
陈周全的老家在同安,正巧是金门锁住的海湾,从金门出发,可以直达同安。陈周全很想打回老家,以他在家乡的号召力,以及留在当地的天地会人马,他有信心那些同安,从而登陆大陆,跟清军逐鹿中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被动的等待清军进攻。
长麟也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他一面在同安部署重兵,一面防备天地会势力渗透,一面其实也是防范周琅从海上突袭,尽管目前看似笼络住了周琅,但这种海寇谁能放心。
对自己目前的局面周琅很满意,尤其是茶叶商路的开通,让周琅明白他取得不仅是财富,而且是建功立业的根基。
周琅已经复制了东港的关税体系,而且有所发展,他终于开通了交易税,因为茶叶是按照标准箱来交易的,主要针对外贸,因此较为正规,偷税漏税的空子不大,所以周琅定下每箱抽一个银元,这比广州值百抽五的税率还高,但却没有了各种陋规,其实大大的减轻了商人的赋税。
结果吸引来了大量商人。
只不过可惜的是,还没到产茶季节,福建腹地流入厦门的茶叶,不过是各地的存量茶,到目前为止,魏连理运来的茶叶也不过一万担,抛掉打通官府的花销,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
但这条商道已经打通,只要熬到明年春茶,不用怀疑,大量茶叶会滚滚涌入厦门。周琅预计,到时候光是抽税,就能有一百万银元。
对金夏情况关心的,除了周琅,就数亨利皮特了,他坐镇东港,却始终留意厦门的情况,要求周琅每周都要写一份报告给委员会汇报。
得知周琅已经成功开拓茶道之后,亨利皮特已经坐不住了,亲自赶往厦门,尽管茶叶贸易还没有完全打开,可是他已经夸张的描述,说他在入海的各条溪流中听到的,不是哗哗的水声,而是金银流淌的声音。
亨利皮特来厦门,当然不止是来闻金银流淌的声音的,他还带来了东印度公司的大班布朗。
周琅通过亨利皮特向东印度公司发出的联盟建议,已经得到了印度总督的回复,至于什么时候回复的,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周琅不得而知。
但他太了解这种商业操作了,印度总督肯定给了一个有空间的操作,当时印度总督只是知道周琅会去开拓中国沿海基地,并不能保证能否打开商路,那么他肯定会留一个活口,换做周琅则会告知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代表布朗,如果确认对方打开了商路,那么就可以跟对方进行结盟谈判,如果对方没有打开也没有能力打开商路的话,就不做理会。
所以现在商路打开了,布朗跟亨利皮特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