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节 美国往事(2)
早在内战之前,许多奴隶制种植园主就已经债台高筑,高昂的奴隶走私成本,变幻无常的棉花价格,让许多大种植园主其实负债累累,最大的放债人之前就是纽约的银行家。
一场内战,更是让他们比邻破产,最大的打击是,内战让上百万黑人成为了第一批自由劳动者,自由劳动市场一旦建立起来,会持续的冲击奴隶制。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奴隶劳动是最保险的,但一旦有了选择,自由劳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棉花并不是一个全日制工作,种植、采收时期密集使用劳动力,但大多数时间,维护并不需要太多劳动力,这意味着奴隶制对劳动力的使用,是低效率的。
而自由劳动市场,则是对劳动力最优化的调配,中国资本接过了破产的奴隶庄园之后,大量使用自由劳动力,只在采收季节雇佣短工,平时只招募少量的长工维护,并不一直养活奴隶,反而降低了成本。
那些本就经营不好的种植园,在新的经营方式冲击下,要么转型,要么破产,要么选择退出,结果奴隶制就持续受到冲击,许多种植园主发现,用奴隶劳动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卖都卖不出去。而自由黑人出现之后,他们也开始想办法为他们的亲人赎身。奴隶制解放,最后不是在政治的压力下,而是在经济的冲击下,自我瓦解的。
由于中国资本的大量投资,尽管遭到了一批种族主义者的排斥,但大势所趋,加上联盟本身就依赖这些投资,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让其他国家都不乐意投资他们,只有近在咫尺的中国资本有投资的动力和能力。
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联盟国跟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密,为了方便贸易,双方的关税渐渐降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但联盟国依然欠下中国巨额债务,中国却希望得到面向大西洋的港口,最终在联盟国财政破产的压力下,中国以2000万贯,相当于战前3000万美国左右的价格,将迈阿密以及周边的沼泽地带买了下来,作为中国最靠近北大西洋的基地。
度过最初的五年之后,联盟国的经济才彻底好转起来,在中国资本的带动下,联盟国本国资本也开始快速的转型。
他们本就有一个相对健全的政治制度,尽管从美国联邦分离出来,可他们的政治制度,甚至连宪法都是照抄当年的联邦宪法,议会制、法制这些已经形成的制度其实并没有动摇。而且南方种植园主一项支持自由贸易,战后联盟国迅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尽管关税作为联盟政府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无法废除,可在其他方面,却极力营造良好的贸易氛围,保护贸易安全,这些对经济都是极为有利的。
之前濒临崩溃是由于脆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承受内战的打击,以及奴隶制崩溃中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煎熬了五年之后,已经大大缓解,涌入的中国资本,加上联盟国重塑了本国美元体系,尽管还叫“dollar”,为了跟北方美刀区分开来,被称之为联盟刀。
联盟刀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北方联邦战后一直努力恢复美元的含金量,用了八年时间精简财务,将美元含金量恢复到了1.5克黄金左右,跟他们在在1792年,颁布的铸币法案规定的一美元折合24.75格令纯金的含金量已经接近。而联盟刀是从崩溃中重新建立起来的,联盟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恢复货币价值,在疯狂贬值之后,最后将联盟刀稳定在了0.01克黄金左右,连战前的百分之一都没有。
贬值、重塑、奴隶制改革,数百万自由劳工出现,痛苦归痛苦,生活水平下降归下降,可却迎来一个工业化的春天。
劳动力成本大量下降,跟河对岸的中国相比,联盟国的劳动力还不到三分之一,跟北方的联邦相比,也不到一半,这让他们成为北美地区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区,尽管没有什么重要的矿产资源,但土地资源丰富,事宜棉花、烟草等经济作为生长。战前他们的工业水平虽然低下,可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农业国家,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
后世估计,战前美国北方北方工业年产值大概15亿美元,有130万工人,22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产出,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只有1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只有9000英里。
相比美国北方当然很差,可北方在战前就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几的工业大国,因此不是南方本来就差,而是对标的对手太强。1500万美元的工业产值,11万产业工人,9000英里铁路,这个水平其实并不差。至少在美洲地区,比他做的好的国家不多,一万多公里的铁路里程,放在全世界也颇具规模。而且南方拥有大量的大学,教育水平上,也紧跟世界一流水平。
这些条件,是满足工业革命的基础的,于是五年之后他们的经济不但恢复过来,还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榨糖、烟草、棉纺织工业、铁路工业、航运业,全面发展。由于起点低,这种突然爆发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伴随着奴隶制破产的,是快速迈进现代国家。
也有一些拖后腿的,加勒比海几个州,古巴、波多黎各和牙买加,由于孤悬海外,加上西班牙统治时期的基础贫弱,依然保持着顽固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相对之后,工业化的强劲东风一时还很难吹到这里。
联盟国工业化的资本,应该说主要是内生的,绝大多数资本是调整后的本国资本,中国资本涌入虽然很多,可最高时候也没有超过三分之一。而且集中于种植园、棉纺织业投资,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很低。
但即便是美国本国资本,此时也离不开中国资本的支持,因为中国金融资本进入了这里。战前,南方资本家和种植园主,主要是向纽约和英国的银行家借贷,他们的棉花交易很多都在纽约,出口国则主要是英国。但战后,英国人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替代产地,同时距离的关系,英国资本更乐意投资北方。这导致南方棉花出口,逐渐转向中国,准确来讲主要是中国北美领地,中国本土更多是进口印度棉花。
经济上跟北方和英国的联系开始疏远,而且政治上,联盟国极度排斥北方,纽约银行业的资本别说再次进入南方,甚至联盟国政府支持本国的大量种植园主去赖掉纽约银行家的债务。导致许多纽约银行破产,同时打不完的国际官司和政治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本国农业和纺织业资本进入联盟国的东风,中国的金融资本也进入了这里,联盟国十大银行中,九家都是中国银行。他们不但向中国投资者提供存贷款服务,还面向联盟国资本家开展业务。黄金霸权下的中国银行,资本实力冠绝世界,因此他们的进入,也间接的帮助联盟国稳定了货币。
政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完善,自由贸易政策,金融重新稳定,劳动力价格低廉,农业经济化程度高,这些都让南方开始恢复。
北方虽然工业实力更强,总体经济规模庞大,甚至有能力重新恢复了美元含金量,但这些年北方的经济发展并不好。
首先是巨额的内外债务,林肯发行的债券,比历史上规模更大,高达50亿美元,沉重的债务利息,联邦政府都很难偿还。由于战争的失利,林肯的辞职,让联邦权力不是加强,勉强维持了原状,依然以出售公共土地和关税为主要财政收入,战争期间林肯推动的个人所得税等新税种,都在各州的反对下纷纷废除。
一方面为了应付财政困难,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工业,本就一直试图推动提高关税的北方联邦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关税,平均税率已经高达40%,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关税水平。还采取了出售公共资产的方式来弥补财政,比如卖掉了大量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造船工厂,卖掉了大量的公共土地,甚至连一支庞大的舰队都卖的所剩无几,如果不是还要面对一个敌对的南方政权,北方联邦甚至可能彻底解散海陆军。
南北战争后,在高关税保护下,北方工业并没有获得发展的良机,反而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其实北方工业本身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不是因为国外工业品的冲击,而是美国自身的问题,由于相对土地庞大人口稀少,大量涌入的移民是冲着可以廉价获得土地,而不是打算来美国做工人,因此美国工人数量一致不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工厂普遍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原因,都是人力稀缺倒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