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便携无线电

广播里面传来清晰的播报声音,当然了,还有广播之中所带有的特定的电流的声音,这是目前无线电广播所无法避免的,长波电台,本就容易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甚至是天气的影响,不过却让整个包头的市民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的。

李强等人听着广播,专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在技工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们的讲述都要认真的多,播音员用稍稍平稳的语气,播送着新闻,前一部分的十几条新闻,都是包头本地的事情,包括了一些的市政建设和对于包头市民的福利,市政建设,会让城市变得更加的优美,出行也相对比较的方便,至于市民的福利,基本上是跟市民们密切相关的。

这其中,为了这个广播电台的播放,包头政府特别的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于城市之中,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还有年龄在7岁以下的孩童,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助,数额在5元左右,虽然不多,却是实打实的补助,对于这些城市低收入人群,或者弱势人群非常的有帮助。

民心,就在这么一点一滴的事情之中,逐步的凝聚,广播无疑是让人们有了一个交流的过程,一些在这个福利之中收益的,直接说出对包头溢美的词汇,毕竟多少年了,普通的屁民,都是被压迫的对象,任何的福利,都不会落到他们的身上,而一旦发生了动荡,狂征暴敛的对象正是他们。

其他人,没有收益的。也是感同身受,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子女,到他们老的时候。一样可以享受到这一切,前提是包头存在,广播和各种宣传,就这样的,把新生的包头,整合成一个整体,这是始作俑者杨元钊所没有想到的。

新闻还在继续,前面的大概占据了15分钟的时间,后面。则是国内外发生的各大事情,包括清廷,甚至国外发生的事情,跟其他的报馆不一样,包头拥有庞大的海外关系,德美公司,在众多的国家设有办事处,有些时候,直接用外国的一些重要的报纸。通过电报传输到了包头,然后摘选其中的一些东西,就通过广播报了出来。

“真是厉害,家中知道天下事!”一个穿着褂子的老人。摇头晃脑的说道,他应该是个文人,看年纪。应该是家人在包头工作,这才把他给接来了。在小区之中,这样的人真的不少。毕竟,目前的包头,最赚钱的,应该就是那些懂得西学,有一定基础的人,做工人可以做到五级以上的高级工,即便是做研究,收入也相当的不菲。

有了丰厚的收入,包头的生活条件和各项福利不错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包头定居,这个时代的国民,真正故土难离的只是少数,几百年的压迫之下,普通的民众们过的太苦了,而相对之下,包头的生活,又太过富庶,两者相较之下,包头的人口也在迅速的早呢更加。

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即便是一些的老农民,一字不识的也一样的,北方官话,对于大部分的北方民众而言,听懂并不困难,播音员的语速又不快,是较慢速度的播音,保证大部分人都听得懂,包头的影响力大部分都在北方,南方也招募了一部分的工人,可是数量极少,在北方的环境之中,勉勉强强也能够听得懂。

广播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个乐子,整整1个小时的播报,包括后面的读报时间,成为了包头的节日,大部分民众,都是站在广场上面听着这些广播,有不少的家庭主妇,因为听广播,耽误了做菜,糊了不少的饭菜,不好家庭今天晚上吃到深夜,也算是包头的创举吧。

两个半小时之后,第一次的广播,结束了,比预定的时间要早,此时已经是深夜了,星光满天,杨元钊对着三个已经紧张的不能行的播音员,两个半小时的连续播音,让他们耗费了大部分的体力,虽然保持了身形,可是如果不是坐在椅子上面,根本就支撑不下去,他点点头,赞许的说道:“你们的表现很好,继续努力!”

三个播音员都满怀着激动,得到杨元钊的赞扬,这是多少人都求不到的东西,他们心中在暗暗的鼓劲,接下来,一定要做的更好,三个播音员没有想到,这作为世界播音第一次的尝试,是正规的广播电台,未来世界的广播史和无线电史,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夜色已晚,虽然广播塔上,被灯光照的是灯火通明的,下山的道路并不好走,勉强开凿的一条山路,已经装上了灯光,对于播音员而言,他们需要在山上,目前包头,只有他们一组播音员,未来要第二组出现了之后,才会出现轮班,他们必须要在这里坚持,一直到另外一组培训出来。

花费了快40分钟的时间,这才下到了山下,这一侧相对比较的平缓,专门为上山开凿的盘山公路也在继续的进行之中,未来机动车和马车,可以直接的抵达广播他的位置之上。

“特拉斯先生!”杨元钊看了特拉斯一下,然后说道:“广播的事情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关于无线电的传输,各方面的实验,也已经完成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无线电收发器进行小型化的努力了!”

特拉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郑重,无线电收发器,完成这个理论和试验品,不算太难,甚至还没有无线电广播困难,只是一个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合并,曾经马可尼制作出来的第一台实验性无线电发射机,他的体积也不大,因为其中只是一个电信号的发射和接受,不考虑广播这样,模拟语音和电信号的转换问题,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并且做出了超过20个实验产品。

通过这些试验产品,反复的进行无线电的各方面试验,以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在这些实验产品之中,电子管使用量在不断的增加,也因此,减少了不小的体积和重量,可是现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减少已经处于了瓶颈的状态,小规模的调整是可以的,特拉斯知道,他如果继续努力的话,重量和体积会进一步的减小,重量可能会达到30公斤,至于体积,可以缩小为现在的三分之二,可是这种情况之下,根本达不到杨元钊所说的要求,更何况,除了体积和重量之外,杨元钊还特别提到了可靠使用的范围,2公里,已经是相当可观了,毕竟要缩小体积,发射功率不可能太大,否则的话,电池就承受不了的。

电池,这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对于电池,杨元钊没有多大的研究,却也知道,电池对于无线电等便携装置的重要作用,拿后世来说,关于电力论述,几乎可以堆满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关于无线电的论述,也最少可以堆满几间房子,可是对于电池,恐怕只有几页纸,甚至连一本书都写不满,电池作为一个对工业,对很多东西有着巨大影响的东西,他的发展并不快,一种电池会应用很长的时间,虽然本身在发展,可是跟其他类别发展,绝对差别巨大。

杨元钊不能,也不可能拿出后世的电池出来,跟随他穿越而来的有摩托用蓄电池,也有手机的锂电电池,这些东西,相对于这个时代太高了,或许未来,无线电方面的实力提升了,包头本身的力量也上升了之后,杨元钊会小批量的投入进来,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就要用现有的方法,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在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杨元钊也详细的了解了有关广播电台的一切,可以说,对无线电手法装置有些了解,考虑了一下之后,说道:“有些问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

特拉斯看向杨元钊,眼神透着垂询,在特拉斯看来,杨元钊是跟他一样,都是对科学有着极深见解的人,在某些方面,杨元钊看问题的准确性和透彻性,还在他之上,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杨元钊是一个全才,整个研究院,超过50个不同的项目,都是在杨元钊的指导和直接干涉之下,才逐步的发展,杨元钊对于科学和发展的眼光,让他深深佩服。

杨元钊也是看到了广播塔,才眼前一亮的,无线电收发器,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功率之上的,要保证足够的功率,不但需要更大的电池,也需要更大的发射机,至于接收机,比较小的,拥有了真空三极管之后,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的容易。看到广播塔,不知道怎么,杨元钊突然想到了后世的手机,手机本身的功率其实很小,手机之所以能够在各地自由的活动,就是因为移动公司设立了不少的基站,基站的笼罩面积越大,能够覆盖的面积越大,信号就越好,这个似乎也可以用在无线电上,借助着无线电来解决这个问题,又不是模拟和数字讯号,只是一个特定的无线电发射波段,应该能够解决的。(未完待续……)r1292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