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

“安静等着就好。”崔翰虽然心脏狂跳不已,但精神上却十分平静,“自有吕县丞做主。”

就在这个空当,吕云帆宣布逮捕包括里正在内的三村村长。有近两百名府兵在,也没人敢反抗。

崔翰这些人冒充府兵的事也没人追究,倒是吕云帆遇到问题的时候仍然过来咨询崔翰。

见证了西香村民挑水浇地而东香村民没有阻拦之后,吕云帆带着崔翰离开了此处。

而安岳文,他则带着兵马一起去乡长所在的村子。让带头斗殴的村长等人游行示众是一件事,但主要还是从乡长手中榨取油水喂这一百多府兵。

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城门落锁之前进了城。

站在城门口,崔翰领着诸家丁准备告辞离开,吕云帆突然道:“崔先生可有留在蓝田的打算?”

这是要招揽他。

虽然有这样一个对谋主言听计从的主家挺顺心,但区区一个县丞,不是他想要的。

只可惜半途来了安岳文,否则他就能以陈使君幕僚的身份,让吕云帆写一封私信给陈使君介绍情况,带着信到了长安之后再以替吕云帆送信为名求见陈使君,展示能力请求入幕。

崔翰挤出笑容,叉手行礼道:“好叫县丞知晓,在下这次只不过是来蓝田访友,适逢其会遇到此事,如今诸事完结,过些时日就要回万年。”

“原来如此。”吕云帆有些惋惜,寒暄两句之后自顾自离开。

崔翰轻叹一声。

这个下午他不知道为这事叹息了多少次,然而每每想到,仍然感觉心里不痛快。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任谁都不会痛快。

收到参与此事的大户派人送来的消息,马河清披着一件单衣在油灯前站了许久,叹了口气,把写好的奏章拿出来,凑到等前点燃,扔到火盆里。

“这就是命吧。”他脸上带着庆幸,“幸好没让人送出去。”

青泥城里面就有一个青泥驿,他身为蓝田令,青泥驿也归他管,动用驿传系统送奏再方便不过。然而就因为写好奏章之后就接到了府衙的符文,所以他迟疑了,没急着把奏章送到驿站。

这时候听了吕云帆成功处理争水事宜,他最终决定不听高少尹的。

次日,陈佑收到了彭三详述事情处理过程的信。

吕云帆没什么亮点,他已经决定待这事平息之后就把吕云帆调到府衙来,免得留在县里面恐怕要闹出更大事来。

但信中提到的万年士子崔翰引起了他的兴趣,直接写了张条子让刘河去调查此人。

蓝田县,吕云帆刚刚坐进书厅没多久,县令马河清就踱着步子过来,一进门就呵呵笑道:“听说吕县丞解决了争水事端,可喜可贺啊!”

听到声音的吕云帆抬头看向马河清,脸色僵硬,没有笑容。

他已经从崔翰的分析中知道了马河清的小动作,此时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熟不知看到他这副神情,马河清心中满是轻蔑。

对一直向往喜怒不形于色名士风范的马河清来说,吕云帆这种没有城府的人实在是无能的紧。

不过没办法,现在是他想要借助吕云帆向陈府尹示好,哪怕面对的是一个冷屁股,他也得笑着把自己的热脸贴上去。

当下不理会吕云帆难看的表情,爽朗赞道:“这两村械斗可不是简单的事,吕县丞初来蓝田就能如此轻松的解决,着实当得起一句手段非凡!蓝田县能有吕县丞这般的有为之人担任县丞之职,是全县百姓之福啊!”

这一夸再夸,吕云帆终于绷不住了,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起身拱手道:“明府谬赞了。”

好!不怕你态度不好,就怕你没态度。

见吕云帆有反应了,马河清稍稍松了口气,紧接着各种好话连珠炮一般喷涌而出,直砸得吕云帆分不清东西南北。

待他离去,吕云帆还有些晕晕乎乎,好一阵才缓过神来。

难道当官就要不要脸?

吕云帆有些疑惑。

这疑惑刚刚升起,他就想起来自己在崔翰的建议之下诈称带领府兵捉人的事情,顿时感到脸上烧得慌。

想到崔翰,惋惜之情再度涌起。

若是有崔翰在身边参赞机谋,想来就不需要担心马县令这种人了吧。

无奈的摇摇头,他突然想到,这种人自己留不下来,也要尝试着推荐给山长才是。

当即吩咐执衣去寻崔翰过来,而他自己则研墨写信。

等他信写完好一会儿,崔翰才赶到县衙来:“不知吕县丞寻在下所为何事?”

“啊,是这样。”吕云帆拿起封好的信,“崔先生你不是要回万年么,正好我这里有封信要交给陈使君,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送信,所以只能辛苦先生跑一趟了。”

崔翰一震,有些难以相信地看向吕云帆。

先是骗他说自己是陈使君幕僚,之后又拒绝了他的招揽,竟然还能得到如此对待?

崔翰不明白吕云帆到底在想什么,他仔细地看着吕云帆的面容,想从吕云帆脸上看出玩笑或者不满。

然而什么都没有,他能看出来的只有真诚。

心里涌现一股愧疚之情。

崔翰心情复杂地上前接过信封,盯着信封看了又看,突然后退两步,长揖而起:“在下必不负县丞所托。”

洛阳宫城,赵元昌坐在下首,安静地听杜太后说话。

所说的还是那些老调,无非是换了一个新的方式重弹罢了。

自朝政稳定之后,三年多来,几乎每次来看望杜太后,赵元昌都会听她说一阵诸如“兄弟和睦”、“兄友弟恭”、“这世上自家兄弟最可靠”之类的话。

赵元昌明白,杜太后所为的就只是他那两个被贬为侯的兄弟罢了。

甚至主要是关心老二舒侯赵元盛,至于老三息侯赵元兴,只不过是偶尔提几句。

没办法,老人偏心,是改不过来的。

这边杜太后见赵元昌油盐不进,突然垂泪:“你说我也老了,三个儿子也就大哥你在宫中能日日相见,二哥、三哥虽在京中,却只能一年见一次。”

这话越说,她越觉得悲从中来:“到我这年纪,说不得啥时候就没了,这见一次就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