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说诸葛皆是忠臣

仲夏五月,暑气日盛,紧闭的英华殿门轰然洞开,不多时,陈佑执礼甚恭地陪着以健步老者走出殿门,他身后一干人等尽皆安静随行相送。

一直送到殿外停着的抬舆处才停下来,那老者转身发出中气十足的声音:“行了,你们也忙得很,送到这里就够了!”

“田公慢走。”陈佑带领众人叉手行礼,站在大太阳底下目送这老者离开。

这老者不是普通人,而是那种可以称为当世儒宗的人物——当然了,还有不少同他意见相左的人并不认可这种夸赞。

此人姓田名敏,曾判国子监,当过太常寺卿,而且他也受前几朝的诏命校对修改过各式典籍,当今很多士子年轻求学时候都是学他修订的经典。

只不过田敏颇有孔老夫子笔削春秋的风范,多有按照自己的理解增删修改的行为,很多儒学大家对此十分不满。

本来已经七十多的田敏都已经领着检校官在家中休养了,听说陈佑这边在编纂《英华录》,愣是从淄州老家赶了过来。他不是空手来的,还带来了不少难得一见的藏书,得了官家的嘉奖,据传可能会接掌礼部。

这样一个人物要来英华殿讲学,陈佑不得不摆出恭敬配合的姿态。

当然恭敬归恭敬,他这边修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被像田敏这样的人无故修改的文字改回来,也不知道方才满意离去的田敏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是什么想法。

回到偏殿,陈佑翻开一本装订粗糙的书册,这是英华殿的阶段性成果。

不过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只能说是目录,最多加上简介。

因为某些因素,陈佑最终没能把英华录的编纂组搬到书远去,不过书院不少教授讲师甚至一些学员都参与了这次编纂。

由于学科特性,最先整理好的是算科。毕竟有数的算学典籍不多,就算加上注释谬误,编纂新书,不到半年就完成了。

如果陈佑看完之后觉得可以,就能进行最后一次校对,然后刊印天下。

前面的古籍陈佑都没怎么在意,那些书的内容正确与否他也不清楚,所以只看最后新编的那本书的介绍。

虽然很多地方还比不上他所了解的数学知识,但就当下的实际应用来说,该书中记载的公式定理已经超出所需。

起身从摆在桌前的书堆中拿出这本书,随便翻了几个他还能推导的公式,确认无误后合上目录。

提笔在封面上写下“可进献”三个字,署名,用私印,然后唤人进来收拾这些书册。

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写一份《进算术书表》,然后交给僚属润色。

正写着,官家身边的近侍突然来通知他准备明天上午到仁寿殿讲史,内容是《三国志·诸葛亮传》。

陈佑对历史只能说是有自己的理解,绝对说不上精通。不是说他不够格去给皇帝讲史,只是有比他水平高的人,选他过去就有些奇怪了。

当天下午,宫内传出消息:今天上午太后把官家叫过去,让官家给舒侯安排一个有实权的位置。

当然了,太后不可能说得这么直白,大抵是一些诸如“兄弟亲善”、“诸孙年幼”、“自家江山”之类的话语。

根据传言,官家起初不同意,结果太后“泣求”,官家“对泣从之”。

这都是传言,当不得真,太后和官家之间的争论细节都有描述,在宫中多次清理的当下,怎么可能有这样详细的消息传出来?

不过就在这传言传到陈佑耳中没多久,诏令舒侯权知工部,紧接着息侯出任宗正卿。

于此同时,陈佑还得知明日和官家一起听讲的还有两府相公并八座高官。

坐在英华殿内考虑一阵,陈佑早退了,他直接出宫前往书院。

他准备表忠心,行动是出一本小说,就像《京本通俗小说》那样发给说书人作讲古的底本。

现如今没有《三国演义》,但是已经有通俗的三国故事流传,陈佑就是安排人来写三国。只是同正统的三国不一样,别人是尊刘贬曹,陈佑这个不是,他直接吩咐作者以诸葛亮为主角,从诸葛亮躬耕南阳开始写起,一直到病逝五丈原。

主要内容就是诸葛亮忠心耿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季汉尽忠,褒扬的是诸葛亮,同时贬低董卓袁绍甚至曹操司马懿。

就跟去年陈佑在书院讲《出师表》一样,这一本小说也是他用来表达对赵元昌忠心的工具。

一本小说不是仓促间就能写完的,不过群策群力之下,陈佑晚上离开书院的时候带走了一份明天讲史的提纲,而这份提纲也正是小说的大纲。

次日,陈佑从小朝会之后一直讲到日上中天才停。

不是他一个人在那里干讲,赵元昌并一干宰执不时会提问讨论。

看得出来,在场宰执八座都借着褒扬诸葛亮的幌子来表示忠心,而赵元昌对这次讲学也表现得十分满意,中午直接就留众人一起用餐。

用完午餐,其他人离去,陈佑被留下单独谈话。

坐在偏殿中,陈佑捧着一杯温热的茶水轻啜。

今天是他近半年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赵元昌,元宵节那天从卢云华那里得到提醒之后,陈佑一直在想法子打探赵元昌身体状况。

但太医署和宫中内侍经过数次清理,到现在已经越来越难以收买消息了。

无法获得直接消息,就只能趁着这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仔细观察。

可惜陈佑医学说一句只知皮毛都是夸奖,让他通过观察细微变化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实在是强人所难。

至少在他看来,赵元昌似乎很健康。

就在陈佑刚开始怀疑卢云华是不是因爱生恨在骗他的时候,赵元昌终于开口说话了:“将明最近编书,可有什么体会?”

陈佑收敛心思仔细应对:“只觉得学海无涯,所知甚少。”

赵元昌哈哈大笑,又问了几句英华录的事情,陈佑趁机说出即将进献算术书,可以提前刊行天下。

不过赵元昌对算术书不感兴趣,随口应下便转过话题。

谈了一阵,赵元昌好似无意地问道:“将明你觉得工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