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大军一路前行,因为都是铁骑,连所携物资也都是以四套的马车牵引,所以兵行快速,很快离开京城百里之外。

行了两个多时辰,到了中午,军队行至一座小山前面,在山坡下停下歇息,埋锅造饭,这里是向阳坡,周围群山环抱,又阳光充足,因此十分暖和。杨乐派了侦察兵分别驻扎在山坡外,以防不测,他和崇祯登上山坡歇息。

崇祯这可是第一次出宫,第一次看到山川景色,什么花儿、草儿,在他眼中都是稀奇的。就连老树上的喜鹊都好奇地抬头看了半晌。

杨乐见崇祯不认识,解释道:“这种鸟叫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看来皇上这次远行必能成功。”

崇祯哈哈一笑,他站在山坡上向北方遥遥望去,过了许久才缓缓道:“我在想,鞑靼的林丹汗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后金的皇太极被誉为辽东的野马。他们率领着千军万马横扫草原、驰骋沙场该是怎样的惬意和威风,朕弱于他们吗?不!

朕这次去边关,去锦州,去皮岛,是为历练,总有一天,大明强大了,朕强大了,朕要亲自带兵去和他们较量一番。”

他信心十足地继续道:“你看着吧,朕总有一天要亲自告诉他们,朕是遨游于九宵之上的神龙,比他们那些雄鹰、野马要强上一百倍、一万倍!”

杨乐心中暗暗喜悦,讲一百条大道理不如让皇帝亲眼见见自已的江山和人民能感悟出的道理多。

饭后,大军重新拔营起程。因为中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官道上被马蹄践踏的泥泞不堪,队伍行速因此迟慢了不少。

不多时遇上一群难民队伍,他们正艰难跋涉着迎面而来。

探马向杨乐回报,这是从山海关逃难而来的难民。

看到甲胄齐全、行装严整的大军经过,难民队伍自觉地移向路边,杨乐的大军也在他的命令下变为一字长蛇队形,从一旁缓缓经过。

崇祯皇帝骑在马背上,目光从那群难民的身上缓缓扫过。难民们衣衫褴褛,有的赤着脚,有的穿着单褂,甚至有的竟然光着膀子,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

他们当中有老有少,相互搀扶着,还有不少嗷嗷待哺的婴儿,那饥饿的哇哇哭声令人心疼不已。

看着这些受苦受难的穷苦百姓,崇祯脸上轻松的笑容不见了,身在皇宫,只是道听途说有难民,何曾真正见过?今日所见,让他感触颇深。

他心底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一定要让大明富强起来,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忍受流离失所之苦。

军队和难民擦肩而过,加快步伐继续向前行进,崇祯一直不断的回头望向那条缓慢北行的难民队伍,久久难以忘怀……

是夜,大军进入蓟州的一个小县城。说是县城,充其量算是个镇子,所以街道上的驿馆并不大,只有几间房子和一个大院。

大军便依托在县城的小小驿馆内驻扎了下来,驿馆内的差役、厨子全部被杨乐赶了出去,换上了他身边的人。

县城的知县当然不知道当今皇帝就在军中,只听说驸马爷驾到,着急忙慌地赶了过来。不过,前些日子闹了饥荒,没什么可以招待,就赶紧差衙役弄了几头牛羊送了过来。

杨乐谢了,夸他会办事儿,喜得他眉开眼笑,见驸马爷还有重要的事情处理,就自己识趣地离开了。

杨乐在临时设下的中军大帐内安排妥了夜晚的宿值守卫和明曰的行动路线,马虎薛云二人坐在下方的椅子上,而杨乐这次还带来另外一个人出来,这个人便是智囊军师诸葛师。

将诸葛师介绍给马虎薛云两位,三个人互相寒暄片刻,便回到正题。

诸葛师倒是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偷偷溜出宫,跟着他们一起北上。因此,他这一天坐在马车里在原先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一个计划。准备让薛云先行一步,到前方扫清障碍,探的虚实,同时与地方官员取得联系,让他们提供一些暗地里的帮助和支持。

杨乐在帐中徐徐踱步,沉吟道:“薛云,你先下去用饭,饭后带一小队人马先去前方打探,这一路上一定要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今非昔比,若是皇上少了一根汗毛,你我都有掉脑袋的危险。知道了吗?”

薛云肃然起身道:“大人尽管放心,卑职一定小心行事,先告辞了!”

杨乐点了点头,薛云转身出去,过后,一名亲兵进来禀报道:“将军,皇上的膳食已经准备好了。”

杨乐点头道:“嗯,我去皇上那边看看。”

杨乐来到中央一所房屋,这里便是崇祯的住处,留守在此处布防的大内侍卫全认得他,一位侍卫武官急忙迎上来道:“杨大人,找皇上有事儿。”

杨乐微微颔首,道:“皇上的膳食已经好了。他头一次出京,路上颠簸,身子肯定乏了,是不是已经歇下了?”

那武官也是一副普通军中小校尉打扮,闻言笑道:“大人可猜错了,皇上兴致高的很,不肯歇息,带着王公公出去了。”

杨乐唬了一跳,脸上微微变色道:“此刻天色已黑,皇上去了哪里?”

那武官急忙解释道:“大人不必担心,皇上只是去营中看望将士们,并未远行。”

杨乐这才心安,“我去瞧一瞧,没什么事儿你先歇着吧。”

那武官行了一礼,杨乐挥挥手,急忙转身往外面走去。

这座小城的驿馆设在城西头,外院儿原来是往返粮草车队停留驻扎的地方,周围砌了高高的围墙,因此院内很宽敞,可以驻扎近千名的官兵,而其余的只能驻扎在院外了。

此时院内院外篝火处处燃起,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牛肉羊肉的香味。

杨乐四下张望,瞧见院落中央几处篝火往来行走的士兵甚多,周围还散落着一些身穿校尉服饰的大内高手,便匆匆走了过去,士卒们围坐在火堆周围,火上架着一口大饭锅,屠宰完毕的牛羊早已经下了锅,呼呼的往外冒着热气,大块的牛肉在汤锅中翻滚着,士卒们正大口嚼着肉块、啃着骨头,吃的不亦乐乎。

杨乐一身将军装束,那些士卒见了声音顿时一轻,纷纷起立行礼,杨乐刚刚绕过几堆篝火,斜刺里猛地闪出一条人影,一把拉住了他,轻声道:“杨大人,哪里去?”

杨乐一看,正是王承恩王公公,如今他脱了太监服,穿上一件校尉的铠甲服饰,火苗子照耀得他身上银光闪闪,倒也有几分威武霸气。

见到王承恩,知道崇祯必在附近,杨乐急忙问道:“人呢?”

虽说近处没有外人,全都是他的士兵,可是所谓隔墙有耳,小心为上,所以杨乐不敢直接说出皇上二字。

王承恩朝着他使了一个眼色,向着前方篝火某处一努嘴,悄声道:“喏,在那儿呢,他不许咱家跟着,咱家瞧他玩的开心,也只能在周围候着,不敢靠上前去了。”

杨乐向那处望去,只见火光熊熊,映着一张年轻英朗的面孔,崇祯皇帝穿着一身校尉衣衫正和那些大兵们席地而坐,肩并肩的挨着身子,手里提着一根大羊腿时不时咬上一口,和士兵们聊的正开心呢。

只见崇祯身边的一位老兵细细打量了他一番,觉得瞧着面前这小子的面相好像在那里见过,冥思苦想,终于想起了此人和今天早上点兵的皇帝长得很像,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因为他站在第一排,所以看得十分清楚。可是转念又一想,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一个是小小的校尉,两者一个天一个地,模样相仿,或许只是个巧合罢了。在坐的与他这般想的不在少数。

这老兵摇了摇头,抛开杂念,从锅里捞出一块肥牛肉,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打开来,里面是一丁点儿盐巴。他轻轻捏了少许,洒在了牛肉上。

见崇祯瞪着发亮的眼睛看着他,老兵立刻把手里的盐巴布袋塞到崇祯手里,呵呵笑道:“小子,牛肥肉上洒点儿盐巴,这样最好吃,有滋有味,不信你尝尝。”说着话儿,老兵津津有味地吃起肥牛肉。

崇祯不知道盐巴的珍贵,毫不客气地拿起布袋,把盐巴全部倒在了他手里那根大羊腿上,甚至有些不小心洒到了地上。

老兵看到后一阵捶胸顿足,埋怨道:“你这小子,咋这么浪费?知不知道这些盐巴可是用军功换来的,普通士兵哪里有这种待遇?”老兵一把把布袋夺了回去,然后把地上的盐巴捏了一些未沾上土的装回了布袋。

崇祯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大哥,我保证以后一定要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盐巴。”

身旁的一位百夫长听见崇祯说大话,以为他在吹牛皮,哈哈大笑道:“我还说,要是皇上能让我当将军,我一定把鞑靼、建虏统统全灭了!以后这八荒四海都是咱们大明王朝的!”

“对,杀死林丹汗,杀死皇太极,然后统一天下!”几个人附和着他们的百夫长一起哈哈大笑。

崇祯没有发笑,而是瞄了那身材魁梧的百夫长一眼,问道:“大哥,你叫啥名啊?”

那百夫长哈哈大笑道:“本人坐不改名、站不改姓,卢象升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