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开业前
刘海滨已经和李老师达成了共识。以他现在的水平,他肯定可以考到六科五百以上,这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九九零的秋天,他会到一中的教学楼的一楼上课。可能排名会有高低,但是刘海滨其实并没有奢望过一定要考状元。
一中大门朝南,一进大门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个小花园。再向北走左右是两栋四层楼房。东边是办公楼,西边是高中部。初中部是在办公楼北边的三排平房里。
高中部往北走是食堂和校办工厂。初中部的北边是标准的操场。
教师宿舍区在操场的北边。
这是一座典型的八十年代的四线城市的学校。
对于刘海滨来讲,只不过是从平房到楼房而已。
直线距离不过是四五十米。而对于刘海滨来讲,这是他是他这辈子的一大步。
他的同学们只是知道他很努力,异乎寻常的努力,也有不少同学以他为目标在努力。
谁会甘于人后呢,比如前世班上的第一,现在的第二王张茹,比如马东,再比如闫茹,再比如江静,甚至于包括潘安赵强和李勇,大家既然能够进入一中,那就说明都不是庸手,也都不是会轻言放弃的人。
既然有人站在前面给大家立了一根标杆,那么大家就都有了奋斗的目标。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自己卧室的门上钉一个小纸人然后在上面写上刘海滨的名字并且开始练习扔飞镖。
其实怎么样做都没有关系,背后被骂也不会掉一根头发。不为人妒是庸才,有不被人骂的人吗?没有。
更何况,刘海滨也不是被骂,只不过是有多少少年要立志超过他。
刘海滨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不在乎。石城农村有句老话,“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庄稼了”。意思就是听那么多别人的话干吗?没必要的。
现在的刘海滨是能够分得清什么时间做什么的。白天在校期间当然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学习。
中午和晚上的时候他要去店里帮忙。现在每天的抓钱舞已经是在门口的小广场跳。
五个漂亮妞和两个小帅哥组成的小队每天跳得热火朝天,这十几分钟的舞蹈已经成了这小广场每天中午和傍晚的保留节目。
每天都会有人驻足观看,后来会有人专门闻讯赶来看,小广场上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
这个时候的人们实在是没什么娱乐活动。也会有一些长头发喇叭裤的墨镜青年扛着录音机在公园里跳霹雳舞和闪电舞。
但是那些人都是些小玩闹,好人哪敢上前。甚至于一些看不惯的人会觉得那些长头发的男人都是变态,娘娘腔。
而抓钱舞则完全不同,既赏心悦目又简单易学,既喜庆又时髦。老少咸宜,男女都行。
所以每当许青梅带着大家开始舞蹈的时候,有些胆子大的小孩子会站在后面跟着乱扭。这也成了石城一景。
刘海滨这个家伙实在是对于舞蹈没有感觉。他的身体太硬,不放松,这使得他在跳舞的时候很僵硬,就像是根木头。
但是许青梅他们几个人就喜欢带着刘海滨一起跳,她们很难得能够看到小老板这么吃瘪的场景。
她们乐此不疲,刘海滨也不怕丢人,跳就跳,最多从英雄好汉变成狗熊笨蛋。谁还没个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时候。
跳的好了有人鼓掌,跳的难看了还能赚大家哈哈一笑,也挺好的。
慢慢的,人们注意到了后面的店铺,虽然匾额还没有揭开,但是很明显这是一家饭馆。
从外面看是典型的偏中式装修。飞檐红瓦,金梁朱柱。门口两个小石狮子分在左右。对开的红漆大门,旁边的廊柱上贴了槛联,
上联:一锅山珍海味香气四溢;
下联:两桌老友新朋谈笑风生。
横批:宾主和融
而透过落地窗看进去,复古典雅的装修风格带给人独具美感的视觉体验。整个房间的地面铺贴着暗色的地板革。暗棕色的墙壁天花板连为一体。
房间两侧成排整齐的摆放着棕褐色的实木餐桌椅,宽大的窗户带给人清新明亮的视觉体验。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看的心里痒痒的。这样漂亮的地方,里面的吃食也肯定会味道很好。叫人怎么能不想进去大快朵颐。
这两天,很多人拿着宣传单过来看这家店,他们明知道宣传单上写的是一九九零年一月一号,但是他们还是要过来看一看是不会骗局。
现在,大家都在对这家鼎声火锅店好奇。好奇心就是将来的可流量和营业额。这些都将是潜在的可源。
刘海滨深谙其道。他可是后世点赞经济和砍价经济考验过的人。
只要你好奇或者贪便宜,就一切好办。
一九九零年,乙巳年,属相蛇,刘海滨十三周岁。一月一日,星期一,农历腊月初五,黄道吉日。
宜:造车器.祭祀.祈福.求嗣.斋醮.开市.交易.安机械.雕刻.开光.造屋.合脊.起基.定磉.安门.纳畜.安葬.开生坟.立碑.谢土.斋醮.
忌入宅.动土.开仓.出货财
(实在是找不到那天的黄历了,于是找了另一天的,大家勿怪,如果真的有大家的话。如果不是各位的推荐票,我总有一种夜间孤身行走的感觉)
刘海滨一家人一大早起得很早。今天是鼎盛火锅店开业的好日子。所有的材料昨天都已经备齐。
海滨爸妈还是很谨慎小心,十六张桌的小店一共最多同时可以容纳差不多九十人左右。
哪怕没有翻桌,这一天要准备的油,盐,酱,醋,菜,肉,蛋,鸡等各种材料都是个相当客观的数字。
备了菜,没有客流量,那就意味着这些菜全都是白白准备,很多菜都是新鲜的,但是不能长时间储存。
总不能让服务员不拿工资每天拿材料回家吧。
所以说,哪个行业都一样,都有风险,受益越高,风险越大。
你不能只看到贼吃肉,装看不到贼挨打。
刘海滨并没有像很多小说的主角那样,力主要全力备货,虽然之前他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和准备工作。中午的四个包间肯定已经有安排了。其他不接待散客。
李帅的父亲李副局长伙同工业局的领导班子在天字号房间。
潘胜,还有影剧院的其他领导,后勤王主任也在其中,他们是地字号房间。
父亲所在的机械厂的领导一桌在玄字号房间。
王副校长李老师夫妇和一中的几位老师则坐在黄字号。
中午这顿饭还是很丰盛,开始的四凉四热荤素搭配,然后是西红柿炖牛腩,清蒸鱼,黄焖鸡,最后端上来的是一个火锅,里面红汤翻滚,麻辣鲜香,大块的鸡肉嫩生生的,一看就有食欲。
这就是鼎盛的主打,火锅鸡。刘海滨并没有直接开火锅鸡店,他还是有些担心人们能不能很快接受单一菜式的火锅鸡店。
这样慢慢的让人们接受,也挺好的,这才是九十年代的第一天,他有很长的发展期。
这顿饭是吃的酣畅淋漓。宾主皆欢。对于用餐环境,对于服务员无微不至的服务,对于菜的味道大家都评价非常高。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火锅鸡。
数九寒天,凛冽寒风,屋内却是温暖如春,红油麻辣,热汗淋淋。这是何等享受。
临走的时候,刘海滨给每位都送了一张塑封的卡片。卡片上写了这张卡片的编号和主人姓名。并且告诉大家凭着这张卡片可以永久六六折。
所有人都惊喜不已。只有刘海滨妈妈心疼的要命,这一中午,将近三五百块钱。没赚先赔。这买卖不好做啊。
希望就在晚SH滨妈妈这样子想。店里的服务员也很担心。虽然工资已经领过一次,上班也不风吹日晒,老板也很不错,但是越是满意越是担心这买卖黄摊。
刘海滨也在担心,不过摸摸口袋里的存折。他就又不怕什么了。他担的住前期的亏损,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