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辅导班

其实辅导班很好办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源。短期辅导也用不着去办理什么营业执照啥的。

只要是有生源,剩下的就是教室教师和课程设置了。

刘海滨认真的规划了一下。在石城这样的小城市,走新东方的路子,面对出国留学培训有些不切实际。

英语狂飙,奥数满天飞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那要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帝都,黄埔,羊城等大城市才开始方兴未艾。石城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家长们才开始疯了一样送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班。

所以刘海滨觉得步子还是要走的稳一点。比如就是先简单的办个同步辅导班就好。等到自己中考结束后再考虑开办中高考冲刺班和美术,钢琴,小提琴等兴趣班。

当然,剑桥少儿英语培训还是不能放过的。这可是个金饭碗。看似并非暴利,也不是多么高科技格调高的行当,但是架不住细水长流,这个要比开饭馆还要挣钱的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消费研究院报告(SSIC)201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内有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有5万所英语培训机构,中国的英语培训市场高达5000亿元的规模。就以SH为例,每年就有超过30万人进行英语培训。

根据亿欧智库对全行业的测算,2017年中国少儿在线英语教育产品用户付费总额约为245.9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中国少儿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期,2018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9.6%,2022年付费总额将接近800亿,五年增长3.3倍左右。

这几个数据准确与否先不必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即使只有十分之一,这依然是多么大的一块蛋糕。

刘海滨不想做拓荒者,开拓市场这样的难事还是交给别人去做,他跟风狠狠地啃一口就可以。

至于奥数还是等到自己的辅导班变成辅导学校然后杀进大城市之后再做打算吧。

反正自己还小,即使九三年考上大学,那个时候做什么也都不晚。大把的机会等着自己。

钱是挣不完的。人挣钱太难,钱挣钱,权挣钱都容易的很。刘海滨并不是很想走仕途。虽然他很清楚在这个国家纯粹的商人是吃不开的。

沈万三就是前车之鉴。权力总是会等到商人做大之后再掠夺。就像是农民养的年猪。平时总要给吃饱喝足,偶尔还可以吃顿好的,但是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过年时多一指的肥膘。

而且,刘海滨并不太敢于太大的动作。

现在的政治形势并不是非常明朗。政治和经济两条路线的争执还是存在的。甚至于在某些时候斗争还是相当的尖锐。这一切都要等到老人家南边溜达那一趟以后才能彻底统一思想。

再加上那个时候国外的封锁非常严重,国家经济相当脆弱,先后两次发生财政部长向地方政府借钱然后宣布不还的事。当时据说财政部长国库里就没有什么钱,已经发展到不借钱都没办法发工资的地步。

所以后来94年初提出了分税制。

在这个时候玩了命的发展经济,恐怕也是玩火。

蛇口模式也是冒了天下的大不违。

蛇口也好,深圳也罢,当时的领导也都是把头提着在手里,冒险前进。

这么大的干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随时有可能淹死在水里。更何况刘海滨只是条小泥鳅。

所以刘海滨计划在原始积累阶段必须要韬光隐晦,闷声发财才是求生之道。

而且一切都只能是铺铺摊子,尽量不要太过于扩大规模,政策的事,谁也不好讲,即使只是阵痛或者微调,也不是他老刘家一家五口所能抵挡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没有了,烧不烧的还有啥意义。柴都是别人的了,这也就是为啥刘海滨不做拓荒者的原因。既然能安安稳稳挣钱过日子,又为啥非要冒险。

而这一切,都要落实在他这一次的期末考试和过了年之后的中考。

刘海滨的爸妈现在一心都在火锅店,姐弟三人的衣食住行都已经管不到了。幸好三个人平时也是自理能力很强。

现在一家五口在运河边买了个小院,面积不大,四间南房,四间北房,东西厢房外加一个小院。只花了一万多一点就连土地证和宅基证,房产证都办了下来。

这也是实在没用办法,家里人多,三个孩子都上学,又在三个不同的学校,两口子每天又都累的臭死,总不能还在老家住,然后一家五口人每天二十几里路的跑。

刘海滨提了好几项建议,比如他建议父亲停薪留职。他爸动心了,

他妈却坚决不同意。她总觉得做生意不会太长久,现在的红火日子就像是肥皂泡儿,早晚有一天会自己崩裂。所以铁饭碗不能丢,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她宁可自己再辛苦点,也不同意海滨爸爸丢工作。

但是买房子这条建议却被采纳了,其实也不奇怪,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有了钱置房产置地,这是必须的。

至于开分店,海滨妈坚决镇压了。她是个小富即安的人。在她看来,只要这样能够干一年,剩个十几二十几万,她就已经相当知足了。分店,万一赔了咋办。

所以刘海滨要求张爱民调查分店地址这事完全是私底下行事。他决定还是自己来。办成了之后,再转交给家里。

至于他自己,还是以游戏厅和辅导班为主。毕竟这两个行当不需要他每天亲力亲为,只是查账就好。

刘海滨今天要开始期末考试了。石城的冬天比较长,从十月份一直冷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

所以都是暑假五十天左右,寒假二十五六天左右。

而期末考试的时候一般都是腊月十七八号。

今年情况特殊一点,初一先考,所以今天,腊月十五的下午,就要开始考试了。

刘海滨所有的书和笔记都已经搬到了化肥厂宿舍楼,他只是在军挎里放了一个铅笔盒和一本英英词典。他做题快,做完题没事就背背单词,要不然多无聊。

他的铅笔盒里有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小刀,还有三支笔。这三支笔可是大有来头。

一支黑色钢笔,万宝龙的,还有两只水性笔,

水笔啊,这可是这年头的稀罕物。高科技产品。

有人说这是在1988年RBPENTEL株式会社研制成功的。也有人说是RB樱花公司在1984年发明的。

但是刘海滨这两只的牌子是HYBRID,真正的牌子货。

这可是刘海滨在九河市跑了好几趟才淘换到的。

这辈子他坚决不会用钢笔或者油笔。因为这两种笔写的字太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