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平台点将

五十万两饷银,分摊在两万多名兵士身上,每个人至少也能拿到二十两银子,其实相对来说,这已经不少了。

事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朝廷明显偏心,宣镇和大同哪一个不是一百万两,为什么唯独唐通所部只有五十万两?

况且,最近朝廷大张旗鼓的行抄家灭族之举,所得银两早在千万两以上,这次实在是太过吝啬了。

可对于如今的唐通来说,这五十万两饷银真真是雪中送炭的举动,虽然还不能将多年积欠的饷银还清,但二十两银子放在一个人手上,数目其实已经算不得小了。

有了这笔银子,唐通就可以稳住军心,游说将士们为朝廷死战,想到这里,他看向太监端上来的宝剑和蟒袍,心中满是激动。

“陛下待末将以恩泽,末将定为大明死战,捍卫京师!”

从前只能远远看着的地方,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荣耀,如今全都在自己身上实现,天子平台召见,赐给只有心腹才能穿戴的蟒袍,甚至还有亮闪闪的宝剑,这是何等的殊荣?

唐通不禁去想,自己唐家世代将门,但确确实实唯有自己这代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唯有自己,能获得如此荣勋。

所谓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就看今朝!

看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唐通,崇祯皇帝也是满意的笑了起来。

“爱卿快请起来,如今的大明,可少不了你这样的忠勇之士,到了黄村之后,不要不听指挥,再出螺山那种事。”

“如今时局唯艰,需要朕与各位爱卿共努力,才能保我大明三百年天下,朕与爱卿同在!”

崇祯皇帝满脸笑眯眯的,但那警告的意味仍然非常明显,唐通当即浑身一个激灵,又是跪下说道:

“陛下放心,末将岂敢僭越!”

“任贼百万来,末将亦不会后退一步!”

其实说实话,本来历史上的唐通声明极臭,一生中污点甚多,但真正见到本人的时候,崇祯皇帝却根本提不起什么仇视的心思。

唐通身上穿戴的盔甲十分老旧,上面有许多刀枪的划痕,而且整个人对自己非常尊敬,甚至在平台上还是唯唯诺诺,和左良玉那种军阀完全就是两个性质。

就现在看来,这唐通显然就是个接到勤王诏令风风火火率部赶来勤王的将领,并且他是第一个赶到京师的外地镇守军将,意义重大。

崇祯皇帝给唐通督抚大臣出京才有的礼遇,给唐家世代荣勋,就是希望唐通能做出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抉择,为大明死战到底。

白广恩都已经和周遇吉捍卫宁武关,唐通转变心意也不是没有可能。

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忽然问道:

“既然都已经来了,那定西伯就来说说看,京畿之地,如何能抵挡得住刘芳亮的大军?”

唐通闻言沉吟半晌,但却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问道:

“陛下请恕末将冒昧,如今宁武关的战事如何?”

“这也不是什么机密大事,朕便告诉定西伯也无妨!”崇祯皇帝笑了笑,无所谓似的道:

“这是前几日刚传来的塘报,定西伯且拿去仔细看一看。”

崇祯皇帝随口说‘仔细’看一看,但唐通可不会就真的仔细去看,伴君如伴虎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所以只是粗瞟几眼,唐通便将塘报双手奉上,说道:

“末将看完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唐通心思如何,立即问道:

“可有破敌之策?”

唐通说道:“依塘报所言,贼兵围攻近一月仅是攻破了瓮城,此皆与宁武军死战有关。看来贼兵战力不甚强悍,末将估算,宁武关至少还能守上半月,所以这刘芳亮带来的流贼,是一支孤军!”

说到这里,唐通笑了起来,促狭的道:

“陛下,自古以来,孤军深入几乎都没什么好结果,况且刘芳亮不是李自成,他还没那个能力约束全部的流贼,只要稍有小挫,流贼便可能全面溃败。”

“到了那时,便是我大明乘胜追击,宣扬国威的时候!”

刘芳亮这支孤军在历史上是配合李自成围攻京师,但他没想到崇祯皇帝做了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将崇祯十七年的进程打乱。

李自成先在代州鏖战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攻下代州,却又在宁武关损兵折将,更是怎么都打不过去。

南路的刘芳亮却一路顺风顺水,按照原定计划直接打到京畿来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本来应该声势浩大的大顺北伐,在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份,其实真正打到北京城的就只是刘芳亮这十几万流贼孤军。

关外的鞑子就更别说了,眼下应该还在厉兵秣马,准备强攻山海关呢。

历史上多尔衮是听了北京陷落才会急切的想要入关,如今京师未曾陷落,山海关上仍然飘扬着大明的玄鸟旗,他能做出什么选择也是说不定。

刘芳亮有十几万流贼,但京畿这边的官军却也不少。

神武军五千多名精锐,京营也有一万多名新兵,团营之中的幼军营暂且不论,算上甲子营中最近不断增添的罪犯,崇祯皇帝手中新军就有两万余人。

新建伯王先通将通州三卫一万八千余兵马尽数撤到黄村一带,再加上如今勤王的定西伯唐通所部,保守估计也要有近七万的兵马。

官军除了神武军以外,其余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这点崇祯皇帝心里明白,但流贼呢,想必他们那边儿情况比起自己这边也不会好上多少。

崇祯皇帝和唐通唠家常似的又说了几句,唐通这才是一步三跪的出了皇极殿。

唐通出殿之后,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朝身旁问道:

“承恩哪,你且说说,这个唐通,为人如何?”

王承恩算得上是崇祯皇帝心里的蛔虫,听他这么问,自然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当即恭恭敬敬的说道:

“回陛下,老奴自从掌了东厂,也曾听到不少常人听不见的奇闻。”

“本朝十四年的时候,这唐通是八位总兵之中,唯一一位和曹变蛟出城大战的;十五年的时候,唐通奉诏援救辽东,死战保住了宁远。老奴还要说句掉脑袋的话,这唐通比起什么左良玉、贺人龙,还是可以用上一用的。”

崇祯皇帝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则是赶紧将头埋低。

良久,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说道:

“承恩说的是,朕也想起来了,这些年以来朕的诏令和旨意,这唐通像是从未有过什么违背,姑且信他一次,用上一用。”

王承恩大喜,叩头道:

“皇上圣明,大明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