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当局者迷

“行情就那样,我有什么办法,给你两块八,就要倒搭了。”李言没好气的说道。

“那我还是再等等吧,现在价格不划算。”徐三讪笑起来,接着在院子里打量了一下:“怎么没看见你那辆车?”

“做生意赔了,车抵出去了。”李言随口编话。

“啥,赔了?”徐三一脸惊讶,“公社那边收辣椒的不是你开的吗,我看到那边没少收啊,咋能陪了呢!”

“行情不好,白帮人倒腾了,自己没赚到。”李言继续忽悠,“我不打算帮人收了,跟你说了没老客来,这下你想卖也没地儿卖去。”

“不会吧。”徐三张大了嘴巴,想要再跟李言打听,李言却不肯再说什么,最后心事重重的走了。

“真不收了?”王惠问道。

“不超过两块二还是收的,只是不好收了。”李言自然不会骗老妈。

“两块二是有点低,去年开市就这个价格,还没这么干。”王惠一边摘辣椒一边说道,“要不你到旁边的集业乡、四通乡去看看,不只咱们清河种辣椒,他们那边这两年也种。”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言猛的一拍巴掌,真是当局者迷了。清河的辣椒行情不好,那整个丽山县都不会好,因为种辣椒最多的就是这里,客商过来也是首选清河。清河都没有,别的地方能有吗。

“干嘛一惊一乍的。”王惠吓了一跳。

“妈,你太睿智了。”李言跳了起来,“辣椒摘完抓紧拉乡里去,肯定能给你卖上价格,跟别人你就说两块钱卖的,完事你帮我去乡里收辣椒吧,我那边要有自己人盯着。”

“我去帮你收辣椒,谁帮你爸做饭啊,还有一群鸡鸭猪狗,家里没人也不行。”

王惠前些时候自己说过要帮李言,真提起来她反倒开始为难,惦记家里的零零碎碎。

前世李言在南方混,让他们出来玩总也不愿意,很大程度是因为这群鸡鸭猪狗的拖累。

“要不别养了,多麻烦。”李言说道。

“那可不行,不养鸡鸭鹅哪来的蛋吃,买蛋得花多少钱!还有猪,一头能卖不少钱呢。”王惠连忙反对。

李言十分怀疑,就算他们住到城里,估计也想养几只鸡鸭,说不定还想种几垄菜。

一时间说不通,李言暂时只能打住,跟老妈打了个招呼,又去了办事处,把王海喊了过来。

“是前进村那帮人。”

王海一进屋,先说了这样一句。

“什么?”李言没反应过来。

“前几天他们来找我,想要插一手,我没同意,他们眼看着今年没机会了,就往外放话,说辣椒会涨价。他们也是损,只报价不收购,把老百姓的胃口吊起来了,最后受影响的是我们。”王海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

“王叔,你别急,既然老百姓不肯卖,那我们干脆就不收了。”

“不收了?”王海瞪圆了眼睛。

李言摆摆手,让他稍安勿躁,继续道:“咱们去集业乡和四通乡收。”

王海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我怎么没想到。”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开始各自行动。

李言去给杨启明布置任务,王海则是联系富裕村的几个贩子分头去临乡收辣椒。

毕竟不同于本乡,到外乡上门去收不出钱不行了,李言干脆调集了两百万的资金。有张永祥那边的一百万,再加上先前收到的货款,还有黄海那四百吨的预付款九十万,公司账上的现金超过了两百万。

等那四百吨交货,余款打过来,公司还会多一笔资金。

集业乡和四通乡种辣椒的农户不如清河这边多,但是也不少,风卷残云的收了五百吨,价格也才达到清河先期收购的平均价。

联系运输公司把辣椒运往黄海,然后通知朴东旭带墨西国的客商过去验货。江婳在那边没回来,一直在等这批货,货到了正好联系报关行跑手续。

几个大单先后出货,李言才算松了口气。公司那边在江婳出差后陆陆续续的又接到一些小单,这已经是小意思了,不用废多大力气就可以搞定。

在这段时间里,黄海那四百吨的尾款打过来了,扣掉税款的部分连之前的定金一共进账三百万,利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棒国的三百吨货款已经转入县外贸公司在中行的账户,按照合同,很快会打给惠文公司。日国那一百吨也已经交单,墨西国那批货还没装船,时间要久一些,但是在船到目的港前应该也会结账。

这样一算,即便李言现在什么都不做了,最终的利润加一起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相比于那些利润大头是退税的外贸商,李言赚的太多了,这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估计也只能做这么一年,明年就算再做,利润率也可能远远达不到今年这样。

通过李言的手走出去的辣椒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吨,隔壁两个乡加在一起收到了四百多吨,在清河乡收到了一千吨出头。

按照李言从张永祥那里拿到了种植数据,清河乡起码还有一千吨干辣椒在农户手里。

不过李言这边除了公司在零散接的一些小单之外,暂时没有大单了,发帖打广告带来的效果碰到了天花板,毕竟不是大众化的商品,有需求的人不一定正好在网上看到。

辣椒的收购量一下降低下来,即便不是一点不收,那也差不多了。

再有农户过来询价,连代理销售都不做了,只是给做个登记,这下清河的辣椒行情骤然凉了。

李言把王海应得的部分结给他了,还有先前借的那五万。王海也算小赚了一笔,除了他,富裕村的村长王江也小有收获,王海一个人完成不了李言需要的量,带着几个富裕村的贩子一起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赚了一些,今年总算没白搭。

前进村的几个贩子就惨了,之前来过几个客商到他们那边,把他们乐的够呛,结果人家只收了几万斤,还是自用的,最后也没赚多少。

反倒是周边几个地区需要辣椒的公司占了便宜,借着收购价低,从清河扫走了一部分,比去年少花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