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岳丈的目光

见贾玝的态度平和,没什么恶意的模样。

又听闻过了贾玝的‘传说’,对于贾玝这样的少年风流人物印象也是颇好,汪姨娘颔首道:“见过五郎,早听闻贾五郎才高八斗、俊郎不凡,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姨娘谬赞了,天下才俊何其多,才高八斗是愧不敢当。至于俊郎不凡,五郎虽比不上潘安宋玉,可对自己这幅皮囊倒还是颇为自信的。”

莞尔一笑,贾玝半谦虚半开玩笑道。

怔住一下,继而汪姨娘掩嘴轻笑,似乎觉得贾玝颇为有趣似得。

林如海也是莞尔一笑道:“五郎确实不俗。”

顿了下,林如海接着露出一缕缅怀道:“俊郎风流,颇有我当年之风啊!”

林如海突如其来的“自夸”,让贾玝眼皮陡然一跳。

将贾玝表情收于眼底,林如海呵呵一笑。

念及贾玝今朝风采,林如海温声又道:“五郎,难得来扬州一次,不如在姑父这住上一段时间,正好你我二人可以探讨些文章经义和诗词歌赋。此外,也让姑父好好见识一下,让众人皆称赞的贾放体是如何的精彩绝伦。”

想了一下,贾玝露出遗憾之色道:“五郎倒是早有再请姑父赐教之心,只是听闻姑父如今事务繁忙。而五郎许久未归荣国府,现在也是急着赶回神京。所以还请姑父恕罪,待五郎下次来扬州时,任凭姑父吩咐。”

对于贾玝的明了拒绝,林如海虽然有点意外,可也不恼。

他现在确实事务比较繁忙,且身体也有些欠佳。

于是林如海叹道:“既然如此,那他日五郎下扬州的时候,定要先饮三大白才是。”

“听姑父的。”贾玝道。

顿了下,看着林如海有些发白的面色,贾玝皱眉一下,关心道:“姑父,我进来就见你气色不甚好,可是太过操劳的缘故?”

闻言,林如海第一次露出愁绪道:“唉,或许是吧。可主要还是天生有点不足,这次想来是又引出来了,多吃些丸子,想来也就慢慢好了。”

听到林如海的解释,贾玝认真打量了会林如海。

见林如海面色虚白中透着隐隐的铁青,眼眶四周泛着暗色,很快就有了判断,心底否定了林如海的解释。

贾玝以前就有过天生不足之症,另外贾玝也见过一些天生不足之症的人。

比如林黛玉、薛宝钗等,都算是有些天生不足之症。

于贾玝眼中,林如海如今的身体有恙,显然不仅仅是天生身体差的因素导致的。

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清婉动人的汪姨娘,按耐下要告知的心思,贾玝转而对着林如海“苦口婆心”道:“姑父,衙门事务固然重要,可也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养好了身体,才能事半功倍啊。”

“五郎说的是。”对于贾玝的‘善意’,林如海点了点,也没多说什么。

保重身体,林如海自然知道很重要。

只是天恩如海,天怒如狱!

对于林如海而言,不辜负皇恩,一心做好巡盐御史更重要。

见林如海对自己的劝诫没怎么放在心上,贾玝心中倒是越发敢肯定林如海是属于皇党一派。

在短短两三年里,新法就成燎原之势!

明面上是新党出了大力,可没有天子的支持,新党绝无可能有作为。

雍乐天子是如何支持新党的?

如何支持新法的?

就贾玝结合红楼原著以及当下时局分析,无非三点。

第一,大力提拔新党官员。

第二,打压旧党的同时,暗地里稳住一些旧党势力,让旧党没办法拧成一团,好让新党能逐一击破。

第三,不吝啬在新法上使用银子。

可雍乐皇帝哪里来的银子?

大周四任皇帝,前三任皇帝都是好战分子,别说给国库留银子了,甚至还欠了外面不少银子。

而大周每年收的税,经过一层层贪墨,基本上也就维持“稳定”,给朝廷一个看得过去的数字。

这种情况下,雍乐皇帝要想有大作为,不弄一些“灰色收入”,贾玝打死也不信。

自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明朝万历皇帝和崇祯皇帝,一个三十年不上朝;一个勤勤勉勉十几年、六下罪己诏。

结果呢?

万历皇帝有三大征等功绩;崇祯则是成了亡国皇帝。

其中的缘由之一就是万历皇帝能做到有钱任性。

而崇祯呢?

一方面本身帝皇心术玩的不够六,弄不到银子;另外一方面接手的是“烂摊子”,且当时明朝当真是天灾不断。

比如大旱灾、蝗灾、瘟疫、小冰河时期等。

有些皇帝,可以说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样,结果崇祯全遇到了。

没钱没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当兵的都吃不饱,哪有打仗的力气;没有兵饷,哪里有拼命的动力。

恶性循环下,明朝气数也就尽了……

后宅大厅。

在吃吃喝喝半个时辰后。

酒意有些上来,面色带着点潮红的林如海见贾玝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故作半开玩笑道:“五郎,汝之三绝,吾早有耳闻,今日可要留下一副书帖才是,否则姑父我断然不能放你走的。”

眼睛微微一眯,贾玝道:“既然姑父有意,不妨到书房去,五郎现就为姑父留下书帖。”

见贾玝答应的干脆,林如海也没有客气,亲自引路道:“五郎,随我来。”

“老爷!”

看着潮红脸色的林如海要和贾玝去书房,汪姨娘有些担忧的叫唤了句。

“无妨。”林如海摆了摆手,示意汪姨娘不必跟着。

男主外女主内!

男子的书房,在没有琴瑟和鸣的情况下,女子向来是踏足比较少的。

没一会儿,二人到了书房里。

见林如海亲自铺纸递笔,一副诚心求字的架势,贾玝也就先继续按耐着心中一吐为快的冲动。

待贾玝凝神平息,书写完自己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后。

不等贾玝说话,早就心动的林如海抄起书贴,目露精光,口中不住赞叹。

“……难得的诗词,惊艳的丹青,当真是好啊……”

夸赞久久后。

林如海转过头,定定的看着贾玝,目光中带着毫不遮掩的柔和、赞许和称奇。

在林如海看来,他这是对后辈的极为欣赏、认可和看重的目光。

可在贾玝眼里,没来由的联想到前辈子一个女朋友的父亲看向自己的目光,给他有种感觉这是未来岳丈对自己已经认可了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