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回府第一天

雍乐十三年。

农历十月,已经是冬季了。

此时站在船板上,贾玝遥望着越来越清楚的神京南街码头。

热闹的画面映入眼帘同时,冷风时不时呼啸而来,地面乃至海面都多了几分寂寥。

相比于前些年,今年的冬季无疑更寒冷了两分。

不过话说回来,从贾玝到这个世界后,冬天确实一年比一年冷,甚至有种冬季在拉长的感觉。

可不管冬季是不是在拉长,做事的人都不会少,甚至更多。

没多久,在陈家商船停靠码头后。

贾玝并着黑熊、猴子和香菱一走下商船,就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五郎,许久不见,你还是那么风流倜傥啊!为兄真是甚为羡慕!”

撇了一眼贾玝身旁的娇俏人儿,陈河三人对着贾玝啧啧称奇道。

“怎么就你们三个?还有,准备在哪里给我接风洗尘啊?”贾玝舒了舒筋骨,对着三人爽利的问道。

“因为其他人不知道啊!”

洋洋得意的说了句,陈河赶紧又补充道“接风洗尘一事,我们三个已经安排好了,五郎你放心就是。

三日后,属于我们的东平食肆!到时候保准热闹,佳人美酒,应有尽有。”

“东平食肆?那不是东平王府的铺子么,你们买下了?”

见陈河三人得意的眉头都要飞起来似得,贾玝眉头一挑,出言问道。

贾玝之前收到过陈河三人的信,知道他们打算买下一座食肆,只是没想到他们三人居然买下了东平王府名下的东平食肆。

“是我们!我们买下来了!”张楚纠正道。

“你们算了,你们给我悠着点,别把世俗书肆的那点家业败光了,否则到时候我就拆了你们的骨头。”对于张楚三人的“肆意”,贾玝有点无奈道。

“放心就是。对了,五郎,时间不早了,要不咱们现在就乐呵乐呵,正好给兄弟们讲讲你的传奇故事。

你可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出名,整个神京乃至大周,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求你一副字画,又有多少佳人想要与你共度。”贼眼环顾了下,陈河压低声音,有些挤眉弄眼的感觉道。

“后天再说吧,今天我得回府一趟,明天得拜见老师。”贾玝道。

“唉那行,后天晚上云烟阁,我们等着你!不见不散!”

陈河三人虽颇为遗憾不能立刻畅聊,但也清楚不可能阻止贾玝回府和拜见老师。

因此只能接受贾玝安排,并给贾玝一个能懂的猥琐目光。

当贾玝坐着轿子,即将到荣国府的消息传开。

此时荣国府里,明显多了几分肃穆氛围,往日里的欢声笑语也是少了些。

虽然荣宁两府的权利人物已经决定了对外少些排场,且压一压贾玝的回府锐气。

可贾玝怎么也今非昔比了,不可能再向往日一般对待。

毕竟光是一个举人功名,已经可以称得上一声老爷了。

当荣国府的主子们在翘目以待,思虑见到贾玝后如何“做戏”的时候。

下人们也在翘目以待,他们也想要看看贾玝威风到什么程度了,那样以后行事才好有个分寸,免得哪天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半个时辰左右。

随着荣国公府的大门打开来。

见到管家林之孝毕恭毕敬的引贾玝进府了,下人们的话语开始了快速的传播开来“五爷回来了五爷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荣禧堂前,听到了下人的传话,被丫鬟鸳鸯和琥珀搀扶着的贾母双眼有些通红,显得激动和高兴道。

“老祖宗,你保重身子,玝哥儿马上就来了。”邢夫人和王夫人关心道。

一道门接着一道门穿过。

当贾玝一出现在荣禧堂,顿时一道道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目光快速掠过两侧的贾赦等人,对着正中间被簇拥着的贾母,贾玝恭敬道“五郎拜见老祖宗,愿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见贾玝态度恭敬,贾母脸上顿时笑起来,点着头,高兴的道:“好好好,五郎快起来!莫要多礼了。”

“谢老祖宗。”

贾玝起身,规矩着立着,目光温润,无丝毫倨傲之色。

见贾玝如此懂礼有矩,贾母等人心中暗生满意。

不论心里怎么想,至少贾玝表面是给足了她们面子的。

认真打量着许久未见,变得越发卓越有神的贾玝一会,贾母眼底复杂之色划过,面露感慨道:“五郎啊,这两府所有孩子里面,如今也就你和宝玉最称我心。

现在你年纪轻轻的中了举,也不枉你珠大哥的国子监名额和府里对你的栽培。”

听到贾母的话,李纨以及王夫人就是掩面垂泪起来,好似感动,又好似勾起了伤心事。

直接略过了最称心、府里的栽培这些虚话,贾玝正色道“老祖宗放心,五郎定会好好教导兰哥儿,助他早日成才、独当一面。”

听到贾玝只提起贾兰,贾母眉头微皱,可这一时也不好多说什么。

倒是李纨,眼眶真是通红起来,给贾玝投去了浓浓的感激目光。

而在李纨身旁,一身青色小棉衫的贾兰目光则是充满着敬畏和仰慕。

于年纪小基本上没有切身感受过祖父、父亲疼爱的贾兰而言,贾玝更多意义上充当的是父兄角色。

至于贾政和王夫人,则是一个越发觉得贾玝是个好苗子,贾府未来可期另一个觉得贾玝虽然有些惺惺作态,好在总归还记得一点恩的,只是这恩情却不该只落在贾兰身上。

目光扫过众人的反应,贾母接着看向自己最称心的丫鬟鸳鸯,吩咐道:“鸳鸯,把我给五郎准备的贺礼的礼单拿出来。”

“是。”鸳鸯应答后,从衣袖子里拿礼单。

趁着鸳鸯还没有念礼单的间隙,贾母对贾玝语重心长道:“五郎,咱家虽也是书香门第,可和别家不同,你们这些爷们的晨昏定省一向是可免则免的。

不过我这老太婆到底这么久没看过你,以后有空隙的时候,就常去西路院看看我这老太婆,且多和你那些妹妹们顽乐也是好的。”

“老祖宗放心,百善孝为先,五郎日后定当多走动西路院。”一脸正色,贾玝说着场面话。

“真是好孩子。”贾母欣慰道。

见贾母和贾玝说完了,鸳鸯才开始念礼单道:“老祖宗贺五爷中秀才、中举人。

予徽州上等的笔墨纸砚一套。

前朝官窑的青釉弦纹瓶一个。

前朝钧窑的月白釉出戟尊一个。

本朝青柏公贾清的字帖一副。

翡翠麒麟玉雕一套。

百鸟紫玉葫芦一个。”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