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一方等待 一方潜入
速把亥率众一直在等待。
然而,直至太阳落山,水墨恒仍然没有出现在他的面前。
可他非常坚定地认为,水墨恒一定会出现,所以即便面对他部下的质疑与劝谏,也决心等下去。
暮色也降临了,最后一缕光线也被暗黑吞噬掉。
速把亥不死心,下令原地扎营,继续等。那一刻,他就像是在挑战一把赌局,认为自己一定能赢。当然,不是简单的靠运气赢,而是靠对眼下时局的洞悉与准确判断。
跟在速把亥身边的翻译兼军师忍不住问:“酋长大人,为何如此肯定水少保一定会回来呢?”
“他不回来能去哪儿?”
“辽东容不得他,不是还有京城可去吗?”
“李成梁扣着他的老婆,他是个讲义气重感情的人,怎么可能独自回京?这是其一;其二,这次他吃了败仗,是因为李成梁将他推到火坑里去了。而他的性子我已打探清楚,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从不允许有人欺到他的头上去,所以他一定会找李成梁。”
翻译还是很不理解:“找李成梁便去找李成梁,可酋长大人为何断定水少保要找咱们呢?”
“你想想,他现在手头上有多少兵?总共就几百个人,而且伤的伤残的残,毫无战斗力可言,他怎么找李成梁,拿什么与李成梁对话?是不是?”
“酋长大人的意思是,他会回来找咱们求助?”
“他如此强悍,求助别人的事,不是他的性子,我不敢肯定他会去这么做,但合作倒是很有可能,不信等着瞧。”
翻译依然不理解,紧缩眉头,喃喃地问道:“若他真与咱合作对付李成梁,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等于叛变大明,最后他还能回去京城吗?”
“对付李成梁,只是讨回一个公道,不一定要将他杀了。水少保如何不能回京城?”
翻译道:“可按时间上看,他要是回来,早该回来了。”
速把亥摇了摇头:“李成梁封锁广宁城,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这就意味着,水少保去了广宁城,也不一定能见到他老婆。但他肯定要见,所以耽误一些功夫实属正常,咱就安心等待吧。”
“酋长大人,那为何不回营寨等,而要在这里扎营露宿等呢?”
“这样不显得重视、诚心诚意吗?”
“只不知水少保领不领情啊!酋长大人,请恕我冒昧地多说一句,本来我们是要抓水少保当人质的,可为什么现在却变得像是我们求他笼络他似的?”
“在他神奇般脱困的那一刻,我就改变主意了,想着争取把他变成朋友而不是敌人,至少是同盟关系,这样就可以对付李成梁了。李成梁那个老匹夫,三番四次偷袭我们的营寨,杀了我们不少头领,这笔账定要跟他好好算一算。”
速把亥每次提及李成梁的名字时,眼神里满是杀气,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将他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
而就在速把亥扎营等待水墨恒时,水墨恒正与水蛋张简修等人琢磨商议,该如何潜进广宁城。
这已是将三百多轻骑兵送出辽东境之后的事了。因为有水墨恒沿途暗中护送,与预想中的一样,伏击手终究没敢露面。
水墨恒一干人只当不知。
议论如何潜入广宁城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不过,水墨恒倒觉得,潜进城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有一手独到的技艺:易容。难点是进去后如何找到陈冰如,然后将她带出来,还有那五十名死士。
乔装成张学颜或李成梁这样的显眼人物肯定不大合适,很容易暴露身份;所以水墨恒选择了一名普通的值守士兵,乔装成他的模样混进广宁城。
水蛋和张简修等人都在城外候着。
夜深人静。
水墨恒一个人进城了。他觉得一个人行事方便,不会引起太大动静,也不会有人特别留意。
首先,悄悄溜进陈冰如之前住的营帐。
一看,没有人。陈冰如不见了,保护她的五十名死士也一个都没看见。
水墨恒心头一紧,果然有状况发生,不得不抓一士兵拷问。然而拷问半天,士兵一问三不知,关于陈冰如的消息一丝都没透露出来。
不是士兵不说,看得出来,是确实不知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没办法。既然暂时正面打听不到陈冰如的任何消息,那只好打听几天前锦州城的围剿战战况,从侧面进军。
“围剿战马到成功,大获全胜。”被抓的士兵说起锦州城围剿战,情绪立马儿高昂许多。
“抓了多少土蛮?又杀了多少?还有这次行动的首领呢?抓到送往京师没?”水墨恒连续三问。
“抓了一千多,杀了八百多。至于这次犯我辽东的土蛮首领,似乎没抓到。”
“戚大帅如今在何处?”
“围剿战一结束,戚大帅便与梁总督率军回去了。”
“那水少保留下的五千轻骑兵吗?”因为水墨恒乔装而来,士兵自然不认得他。
“还在城内。”
“李总兵回来了没?”水墨恒迅速跳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
“没,没有。”
“没有?”水墨恒听了一惊一愣。
“李总兵不是和水少保一同突袭泰宁部落营寨去了吗?”
“你不知道突袭战的作战计划只是大半天的时间吗?这都已经过去了几天,怎么可能还没回来?”
“李总兵就,就是没回来啊!”士兵见水墨恒脸色不大好,所以有点紧张,说话磕巴了。
“那封锁广宁城这个决定是谁下的?”
“辽东张巡抚下的啊!”
“为什么要封锁广宁城?”
“张巡抚说,正值与土蛮开战的时候,所以要时刻堤防土蛮乔装成难民混入城内,同时也防止城内有土蛮的奸细出城。”
这个理由倒是合情合理。
水墨恒感到意外的是,士兵居然说李成梁还没回来?
真是奇了怪……
出发时浩浩荡荡,回来时不可能偷偷摸摸啊。即便偷偷摸摸,那可是两万多名将士,而且一个个都骑着战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回来!总得有一些动静吧!
这到底怎么回事?
是士兵真不知情,还是李成梁的又一迷惑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