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张居正

1超越时代的人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是超越时代的,不能以常人的目光和思维去衡量。

我想用我自己曾经写过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总结性文章的开场白,然后借用一首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这首诗与这部小说的主角之一张居正无关。

但也有一点关系。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知道,尤其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堪称千古绝唱。

起点卧虎藏龙,相信很多朋友读过。

个人觉得,不逊色于《过零丁洋》。

这是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因为直谏被推上断头台,面对刀斧手时写下的,叫作《就义诗》。

诗的意思是: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现在即将死去,浩气当还于太虚,但我的丹心永存,照耀千古。生平报国之愿未能实现,只能留下忠魂继续报国以作补偿。

这是何等的气概!

为什么写张居正想到这首诗?

因为杨继盛是张居正的同学,也就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科进士。

但主要也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这首诗里的几个词,以及它所赋予的气节:浩气、丹心、报国、忠魂。

而且诗的前两句,非常适合张居正,他有浩然正气,他的丹心足以照耀千古;后两句却不适合,所谓同学不同命,张居正比杨继盛幸运得多,他的报国之愿得以施展。

写这篇文章,算是我的一个小总结,因为一路摸爬滚打,《越古回今》这部小说也快接近尾声了(其实按照提纲,还有一百多万字的内容,但必须结束),时不时地生出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写得并不讨好,第一次连载过百万的小说,的确有些摇晃。

但还是凭着毅力,坚持写完了,没有太监。

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学习总结,不断摸索网文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和写作套路。

无论怎么说,自以为还算用心,毕竟两百多万字,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只是笔力有限,兼之方向(或叫套路)上有所偏差,所以还需磨炼。

曾经一位好友对我说,你读的小说还是少。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如果我都算少的话,那……后来在写作中发现并明白,原来他说的与我想的不在一个频道上,他所指的是网络小说,而我接触更多的是传统小说,两者有很大而明显的分野。

张居正是这部小说的第二条线。因为是穿越的类型,自然要改人物,改历史,以弥补遗憾。

然而遗憾的是,张居正的命,从一开始就想改,但直到最后也没改成。越写到后来,随着对张居正这个人物理解的越通透,越发现他的命不好改,太刚。

对于小说而言,必须承认,这是我的问题。就应该改嘛!因为是小说,还遵循什么历史?能爽为什么不爽?

争取下部吧。

2改命成功

但也改了好多人的命,或叫命运。

陈皇后的命,我改了。

因为她真是一个善良的女子。我觉着这是女人最珍贵的品质。她膝下无子,本就受到冷落,穆宗皇帝又英年早逝,可想而知她在后宫有多么孤寂。

好在李贵妃(李彩凤)视她如亲姐,以致两个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都视她为亲娘。

冯保的命,我改了。

他是个狠角儿,该笑的时候,笑得比谁都开心;该哭的时候,哭得比谁都难看,该狠的时候,吃了你都不吐骨头。都说太监无心,若是有心,当不好太监。

这一点,在冯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不可否认,他有才华,有远见的卓识,是太监中的极品,坚决拥护张居正的改革,紧紧抱住李彩凤的大腿不放(这么说,好像有点亵渎那个红颜非祸水、掌权不弄权的女神。不过没关系,反正冯保胯下没有那个不可描述之物)。

邵方的命,我改了。

那是一个草莽英雄,所以成全了他一个“江湖大佬”的侠名,让他自杀,而非他杀。

任何一个时代,做大侠,做英雄,都不容易,需要巨大的勇气,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邹元标的命,我改了。

夺情五君子,我唯独没有让他挨廷杖之苦。明朝中后期的廷杖没有人性,要脱了裤子在大庭广众下打屁股……大人啊,可不是小孩儿。虽然清流士子不以为羞,反引以为荣,但实在不雅,廷杖后简直不堪入目。

反对张居正夺情最坚决的是邹元标,廷杖后他两腿几乎残废;而后勇敢地站出来为张居正鸣冤的依然是他。要知道那时候墙倒众人推,没几个人敢为张居正呐喊。

大明,天子守国门,硬气得很,皇帝被掳走,老子不要,另立一个,想要挟我,哼,没门儿!虽然皇帝没两个像样的,好像做皇帝对他们来说是副业,但无疑这是中国最有骨气的朝代,从始至终不缺耿直正气、铮铮铁骨的臣民。

可即便如此,像邹元标这种人,还是很少见。

我由衷地佩服。

3改命失败

但改命,一到张居正这里……就黄了。

许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张居正性子太刚,尤其是万历新政取得一定成效后,刚得像一把锋利无俦的宝剑,随时随地铮铮而鸣,别人碰不得,一碰,不是你伤,你死,就是他裂,他断……

但最要命的也不是刚,大明一朝,比张居正刚的人多了去了,比如杨继盛、海瑞、邹元标、张同敞、杨涟……数不胜数。张居正素以稳重沉敛著称,其实最要命的是他手握大权,所以这柄剑可以肆意挥洒,砍向他认为需要砍的地方。

绝不留情!

每次读到张居正的事迹时,我脑海中总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人:敬爱的***总理。在性格和做事风格上,他俩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正因为张居正的刚,和他手中的权,以及他的满腔热血,所以要改他的命……不容易。

但还是那句话,作为小说,是我个人的偏执。很多时候,偏执是病,得治。

4英雄都是时代的孤独者

许多事,张居正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倒不是因为他过于膨胀自以为是,而是始终抱着一颗“向好”之心。

什么是英雄?

什么是理想?

每个人都有英雄梦,每个人都有理想。

但更多的人,一旦遇到冰冷残酷的现实后,理想,理想,最后也只是沦落为心理随便想想而已。

你可曾记得儿时的梦?

你可曾记得你许下的诺言?

理想的背后,是勇敢,是勤奋,是汗水,是泪水,是寂寞,是一颗始终不渝的初心。

张居正做到了。

所以他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成为时代的英雄。

但所有的英雄都是寂寞的,甚至越优秀越不能容于世,因为他们超越时代的勇气和智慧,通常不被人理解。

反过来说,若没有面对寂寞与孤独的勇气,又怎能成为时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无一不是时代的孤独者。

因为要做大事,必须守得住寂寞,站得高望得远,无畏虚名,唯有这样,方可举重若轻,一头扎进自己喜欢的事业中。

5一人挑江山

有不少人评论说,明朝276年的历史,后76年历史,是张居正一个人撑起来的。

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他能开创出万历中兴的盛世,离不开李彩凤和万历皇帝的支持,离不开冯保里应外合的默契,离不开徐阶的越级提拔,离不开高拱打下的基础,离不开戚继光、李成梁、俞大猷、殷正茂、谭伦、王崇古、方逢时这些守卫疆土的战将带来的和平环境,离不开王国光、朱衡、潘季驯这些治世能臣的鼎力相助……

但我经常在想,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尽管有些人认为,没有你地球照转,你能做好,别人同样能做好。

可能绝大部分适用吧,但真不能一竿子打死。

万历初期,没有张居正,还真不行。

我这么下结论,不是刻意夸大一个人的力量,好像违背了历史唯物论和认识论,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个事实。就好比,没有老毕的《星光大道》,谁来主持都歇菜,不承认都不行。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人有时候也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张居正是无可替代的。

在当时,没有大臣的勇气能与他比肩。

即便有,也没有他的魄力。即便有,也没有他独特的眼光。即便有,也没有他誓死不渝的决心……

勇气!

魄力!

眼光!

决心!

对,这些品质不是靠学习和实践就能轻易获得的,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

正如张居正自己所言:“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使吾为刽子手,吾亦不离法场,而证菩提”。

6英雄泪

心中只有“国”,而没有“家”,更没有“身”,十九年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一次,不是说张居正不孝顺。

当然,也不能说他一点都不贪恋权位,全是为了国家的改革。

他一样看重功名。

但功名功名,有两层意思,一是功,一是名。

无疑,张居正更看重功,而不是名。也许,他高就高在,知道只有功,才有名,若无功,名不过是虚名。

正因为这份报国之心,所以他在改革途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诸葛亮的八字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决心,所以我说他的性子很刚,刚得像一柄锋利无俦的宝剑。

让他不上奏要命的《起居注》?那还是张居正吗?

让他不写《罪己诏》,不批评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那张居正会答应吗?

就连古人最在意的“丁忧”守制,他为了改革不被中断,冒着被天下士人吐口水的巨大压力,他都坚持了下来。

夺情风波让张居正遭受了无与伦比的心理压力,他在忠与孝之间的两难抉择,别说“以孝治天下”的大明王朝,就是拿到今天,又有多少人能过这一关?

当我读到他抽出一把剑,送到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的手中,然后噗通一声跪下,涕泪纵横地对王锡爵说“你杀了我吧”,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孤独的英雄让人心碎的呐喊……

那可是一个权倾天下的大首辅!

而且是万历皇帝不亲政时,也就是说,他是摄政王,与皇帝无异,要谁生谁生,要谁死谁死。

但那一刻,他哭了。

哭得泪流满面,五十多岁的人啊!

所以吓得王锡爵失魂落魄,见了鬼似的掉头就跑。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及伤心处。我为张居正的夺情找了好多理由,最后连孝的定义都改了:孝敬死去的人不如善待活着的人,祭祀先人可以有,但意义不大,死了就是死了,只有丹心永存,精神永存。孝敬在心,而不在形式。

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孝敬,死了跪在墓碑前哭得捶胸顿足,放再多的烟花炮竹有个屁用?

所以我说,清明节假期若有必要,都可以取消,换一种更为有效的形式(我知道这段话说出来,会招人唾骂,但就是我说的,一个叫十光的不知名作者)……

但张居正的命,我没改。

改了,好像就不是张居正了。

7政治天才

海瑞曾评价张居正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这个评价,虽然有失偏颇,但无疑就是张居正:一心为国,至于自己,不考虑。

承前启后的一代巨擘梁启超评价张居正说:“他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

注意,两个形容词:“唯一”、“大”。

这个评价奇高,但很中肯,相信无人不服。梁启超本身就是个天才,很少这样服过人。

张居正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写过他,所以自然查过与他相关的一些资料。

你看别人从政,都在地方锻炼过,然后才进中央领导班子,但张居正不是,从一开始就在中央,而且从未在地方执政过。

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然后任翰林院编修,然后任国子监司业兼侍读学士,然后掌翰林院,后被徐阶越级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又被越级提拔为内阁大学士,时年四十二岁,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宰相,然后一干就是十六年,其中十年担任首辅,直至死去。

从政期间一天都没在地方呆过,但举目大明王朝167位宰相(阁臣),没有一个做得有他好。

这就是政治家的天赋。

没有经历,为什么能干好?就像经常有人会问,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怎能写出好的文章和小说?

其实,道理是相通的,不必非得事事经历,有天赋的人,能学习,能代入,能模拟,能设身处地,关键还能超越。

这就是我说,为什么换作别人,都不会开创出万历中兴的盛世。

8死得其所却换来无尽唏嘘

劳猝而死。

是的,张居正是累死的。

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富国强兵,为了他一直最器重最看好的学生万历皇帝……死时床头床边全是奏疏。

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但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为大明呕心沥血至死,最后换来他得意学生万历皇帝的反攻清算:

抄家,削尽官秩,并剥夺生前所赐玺书,以罪状示天下,险遭开棺鞭尸……

他的家属或自杀,或饿死,或流放……

他在世时所用的一批官员或削职或弃市,包括扛起大明半壁江山的戚继光(抑郁而终),和治理黄河理念至今都令中外刮目相看的潘季驯(落职为民)……

让人无尽唏嘘!

许多人说,大明王朝的“亡”,正是从万历皇帝这步作死的棋才开始的。

其实,也不尽然。

晚明这个国家机器,已经到了无法正常运转的地步,土地日益兼并集中,导致越来越多的流民,社会底层不堪重负。

而张居正的改革,只是将封建社会推到一个极致,并没有动摇其根本,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是通过挖肉补疮的方式,或者说压制的极端方式,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就像拉弓,已经拉满了。再拉,就折。

就像弹簧,已经压到了极限。再压,势必反弹,一旦反弹,力量最大。

而且,这“肉”大部分还是从大官大僚身上割下的,压制的是他们,剥夺的是他们的既得利益。张居正在世时,那些大咖还不敢,也不能怎么滴,可待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一倒戈,立马儿群起而攻之。

张居正一下子从“神”变成了“鬼”。

9最大的悲剧

我依稀记得,郦波老师曾说的那句话:什么是悲剧?人世间最大的悲剧是,因为善良却造就了不可预料的灾难。

对张居正而言,万历皇帝的反攻清算,无疑是个天大的悲剧,但那也只是张居正一家人的悲剧。

若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看,却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悲剧。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若万历皇帝不贪财不倒行逆施,不推翻不清算张居正,而是继续推行他生前的改革,那样的话国力强盛,边备固若金汤,左有戚继光(蓟州一线),右有李成梁(辽东一线),哪有努尔哈赤什么事儿啊?

天下之大,不难于立法、立志,而难于法之必行,志之必取,坚持不懈地去做,才是真谛。

做,干也!

这是张居正执政奉行的第一原则,无论是“考成法”还是“一条鞭法”,都是逼着人去干实事。

张居正干得很好!

所以“浩气”、“丹心”、“报国”、“忠魂”,都在他身上闪耀出令人夺目的光辉!

最后,我还是想用那句话作为结尾: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是超越时代的,不能以常人的目光和思维去衡量,但他们一心只想把事干好的执着精神永世长存!

就像十光写小说故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