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炸弹落地

苏晏此行是奉命来述职,把杭州市舶司的情况给朝中的君臣说清楚。

他随后跟着去了朝中。

“……市舶司的收益今年会更高。”

商船队的收益被算在了治平三年,所以苏晏说的自信满满。

“市舶司不但不出铜钱,番商还会带着铜钱来交易。”

这是个大成就。

“大宋的铜钱不够用,多年来无数人为了寻找铜矿而奔波,可杯水车薪,朕亦无可奈何。”

赵曙谈及铜钱,看向沈安的目光中就多了些释然,“后来朝中发了纸钞,虽然不多,可每年积累起来,却纾解了缺钱的困境。”

这事儿沈安的功劳可不小。

想到这里,赵曙就原谅了沈安昨夜的冲动。

所谓冲动不过是掩饰罢了。

沈安想撂挑子的想法他多多少少猜到了些。

而用杀人来表态,这个也算是奇葩了。

君臣用不要脸来破局,相对而言更奇葩。

奇葩事儿奇葩解决,但赵曙却并非没有芥蒂。

本来他想在以后寻机收拾沈安,可商船队一到,让他想起了沈安的许多好处,于是这事儿就算是过了。

他看了沈安一眼,微微点头,“如今市舶司那边扎紧了口子,番商也无法换走铜钱……韩卿,三司那边今年可还闹钱荒?”

大宋闹钱荒是老问题了,韩绛也深受其害。

“陛下,大宋铜矿本就不多,而且冶炼困难,所以铜钱一直不够用。”韩绛看着有些纠结,“如今每年发的纸钞倒是帮助不小,可依旧不够用,甚至愈演愈烈……”

“这是为何?”

赵曙不解的道:“按理堵住了口子,加之发行了纸钞,钱荒该有缓解才是,为何会愈演愈烈?”

韩绛有些茫然,“臣不知。”

他有些羞愧,觉得作为三司使竟然不知道这个情况,真的是丢人啊!

而且今日在场的臣子不少,其中有几个一直在觊觎着三司使的位置,已经在暗地里捅了他几刀。

赵曙有些不满的道:“你不知,他不知,满朝臣子,谁知道?”

官家发火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满朝官员竟然没有一个知道这个的,他还能指望谁?

他想起了沈安。

发行纸钞是沈安一力坚持的事儿,而且他小心谨慎的规划,让纸钞发行至今未出问题。

这才是好臣子啊!

这一刻赵曙忘记了君臣被沈安逼迫的恼怒,正准备问话,吕诲出班说道:“陛下,这天下财富有定数……”

艹!

这不是司马光的论点吗?

司马光认为天下财富就那么多,你瞎折腾也就那么多。既然就那么多,我们还折腾个什么劲?大伙儿蹲着过日子吧。

可司马光上次被沈安一通理论给打蒙了,按理该放弃这一套莫名其妙的理论了吧?

沈安看了一眼司马光,那人依旧是君子般的木然。

“天下财富何来的定数?”

沈安出班质问道。

吕诲见他出来,就冷笑道:“天下财富就那么多,不在官就在民。官府多了,百姓就少了……”

“无知!”

正在得意的吕诲被这一声断喝给惊了一下,皱眉道:“你懂什么?老夫……”

“某懂什么?”沈安质问道:“某弄纸钞的时候你在哪?某弄出香露时你在哪?某成为大宋首富时你在哪?你懂什么?嗯?”

这个……

沈安玩钱能碾压你。

“荒谬!”吕诲的扣帽子大法又来了,“无知小儿,老夫当年经历的风雨比你多了无数,就你这样的无知小儿,只会蛊惑官家,最后遗臭万年!”

这是他的攻击招数,大家都熟悉了。

可沈安对此压根没在意,他说道:“大宋开国以来的岁入你可知道?”

吕诲扣帽子是高手,但实务却一筹莫展,只是冷笑。

“你不知道!”沈安轻蔑的道:“国朝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贯。天禧年间,岁入两千六百五十余万贯……嘉佑年间,岁入三千六百八十余万贯……如今更是不消说。这岁入在渐渐增加,定数何在?对了,你定然会说官府的多了,百姓的就少了。你可去民间看看,如今的百姓日子如何……比之国初时如何!”

吕诲没想到他竟然会记得这么清楚,一时间无语。

沈安却乘胜追击,喝问道:“市舶司岁入年年增加,定数何在?一堆土一文不值,可有人把它烧成了瓷器,瞬间身价百倍……定数何在?”

吕诲额头见汗。

“这汴梁城中的房价一年高过一年,定数何在?”

“懂吗?”沈安问道。

吕诲下意识的想点头,但却默然。

点头之后,沈安后续定然有一大堆问题抛过来,到时候他回答不上来,那便是不懂装懂。

这个面子不能丢啊!

他很是惆怅。

可沈安却鄙夷的道:“这不懂那不懂,敢问吕知杂,您懂什么?就懂给人发帽子吗?什么奸贼,什么佞臣……不懂,就闭嘴,可好?”

这是莫大的羞辱。

吕诲大怒,刚想喷,可沈安已经回身走了过去,拱手道:“陛下,大宋发展至今,钱荒乃是必然。”

“哦,你说说。”

吕诲脸色发红,浑身发抖,这是气急败坏了吧?

赵曙见了也不搭理,让他更是想发狂。

可大家此刻都准备听沈安分析大宋的钱荒原因,没人搭理他。

连司马光都在看着沈安。

“大宋岁入每年都在增长,而各行各业都在增长。增长了之后他们需要什么?钱!”

“生意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愈大……来往的钱需求很大。”

钱荒在后世曾经成为一个课题,沈安略有耳闻,只算是耳闻,但足以在今日碾压一干君臣。

“原先大宋铜钱外流,这是一个漏洞,如今被补住了。”

“大宋每年都在铸币,每年都在发行纸钞,可和大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进度比起来,远远不够!于是各行各业都会缺钱……缺钱很糟糕。”

沈安最后说道:“实际上大宋钱荒不是问题。”

赵曙正听得入神,见他突然不说了,就皱眉道:“你能解决?”

“能。”

沈安很是自信的说道:“在臣看来,大宋钱荒乃是几方面造成的,第一,大宋人有存钱的习惯,不管是豪商还是百姓,有钱就喜欢存在家里……臣敢说,若是把这些铜钱弄出来,钱荒的问题马上就能得到缓解。”

“怎么弄出来?”吕诲冷笑道:“那些人的钱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你难道要去抢吗?”

在他看来,那些钱财就是私人的,哪怕赵曙都不能去夺取,否则这个天下就乱了。

这是此刻大家的共识,所以人人点头。

你怎么弄?

赵曙期盼的看着沈安,他知道钱荒的危害,可却不知道解决之道。

今日若是别的臣子说出这话,他就姑且听之,然后慢慢的分析琢磨。

可沈安对金融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但建言弄纸钞,他自家就是大宋首富,可见他赚钱的手段。

这样人说自己对钱荒有办法,让他如何不重视!

沈安微笑道:“其一,臣建议弄个钱庄。”

“什么是钱庄?”韩琦不解。

“钱庄就是可以存钱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把钱存入钱庄里,随时都能取出来。”

“没人会存钱在里面,你这是痴心妄想!”吕诲轻蔑的道:“本以为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谁知道竟然是弄了个空中楼阁,陛下,这等蛊惑万万不可听信呐!”

吕诲眼睛发红,一脸慷慨激昂的模样。

若是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这个场景,一定会说沈安是奸贼,而他吕诲就是忠臣。

奸臣忠臣,其实在许多时候只是一支笔的事儿。

在浩瀚的历史中,无数人被几行墨字定下了一生的功过,但正确与否谁知道?

前人功过后人说,可前人的功过也得看情况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那些胜利者……比如说后来反对新政的那批人,他们就是胜利者。他们笔下的王安石、王雱等人,果真是那样的吗?

赵曙看着沈安,仔细回想这个年轻人的过往。

看似没谱,看似轻率。

但每每能成事!

这说明什么?

说明沈安不是福将就是有真本事。

这样的人和吕诲对比如何?

赵曙看了一眼吕诲,觉得这位名相之后有些面目可憎,于是沉声道:“你准备怎么弄?”

沈安说道:“臣想弄钱庄,不管是谁存钱进来都能有利息……”

卧槽!

吕诲身体摇晃了一下,“利息?为何要给利息?”

存钱?不存在的。

埋在自家最安全。

所以大家都当沈安是在梦呓。

可当他抛出了存钱给利息的好处后,就像是扔出了一枚炸弹,把朝堂炸翻了。

“给利息?”韩琦抚须道:“老夫为相多年,先帝和官家宽厚,老夫家中的钱财却不少。钱财放在家里虽然不少,可却也不多。若是能有进项,那老夫第一个把钱存进去。”

“可给了利息,钱庄靠什么挣钱?”曾公亮有些迷惑的道:“亏本买卖你沈安北自然是不会做的,可你想怎么挣钱?嘶……”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儿,不禁看着沈安惊呼道:“你想放贷?”

炸弹落地!

轰!

君臣被炸懵了。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