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小钱钱

导演扶植计划,原先只是徐楠在脑中的一个设想,并没有要想这么快就实施,在原本的计划当中应该是放到很后面的事情。至少也要等到稍微更加有话语权的时候再去做,到时候才能更显所谓威望。

然而跟电影学院的崔老师谈完之后,徐楠才忽然发现,他的所思所想,实在套路得很。

原因自然来自上辈子的所见,好比有些奇怪的协会,总是负责扯大旗,然后拉着一帮子可能在该行业里有名气的人一起来钓鱼。干着空手套白狼的勾当,对行业发展也仅限于作为他们宣传的素材。

徐楠以前就碰到过好几起类似的事情,开着一个没什么人去听的座谈会,叫上一帮不知道打哪里来的记者,第二天你就能看到各种相关的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其目的就一条,拼命抬高自己。

对了,这种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在某个通讯工具上面专门从事交易行为的行业。

以前徐楠是没什么意见的,更对这个没有想法,反正都是赚钱,怎么着都不算丢人,但是这一次他是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耻。

因为在他原本的想法里面,也只是想要把这个当作一个噱头来使用的。

到底还是要做实实在在地去做出来,然后才能再说其他。

现在才是扶植计划的第一批次,在计划里面只打算投拍六七部电影,其中两部的成本预算会给到二百万以上,徐楠写的《时空恋旅人》也是其中之一。

其余几部预算都不会超过50万,不多也不少,以这年头的物价来看,不玩什么大花样,也不需要花那么多。若是按照一般的学院毕业作品来估算的话,大约十来二十万都够浪好久了。不过到底是面向所有人开展的,还是大方一些。

说实话,除了徐楠给的那个剧本,其他的一点都没准备赚钱。当然,如果真有人整出了个能赚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近几日,已经有很多的新晋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南盟影视申请拍摄资金了。但这还不够,没有新片剧本的一率拒绝。

这个行业对于纯新人来说并不太友好,想要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光有想法是不够的。首先一个大问题,得有钱。家境好的那自不用说,自己都拿得出来,没钱又想拍的怎么办?

基本上,也就跟自己写好PPT去拉项目投资一样了。关键这玩意儿还跟别的不太一样,要做个产品一个概念什么的,怎么着都还能看到一点东西,就算是概念那么虚的东西,大体还能看到一点点前景呢。但电影,在成品出来之前,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包括那个口口声声说要拍片的人。所以,一张利索的嘴,很重要。要是掌握了高深的忽悠技能,那就更棒了。

可要是你连个剧本都没有,还想拉到投资,那也太过份了吧。

能拿到投资的人都在少数,更多的人还是得一步步从低做起,各种助理才是一般人呆的位置。

徐楠看的片子是崔老师介绍给递过来的,全部都是学生作品。因为钱的限制,专业演员基本见不着,除非碰到一个闲着没事干的表演戏学生,否则演技这东西就不用想了。胶片有也限,每一格都不能浪费,做的肯定也不如成品电影精致。

如果有电影院敢放这个,估计观众都不会想要退钱了,把电影院给烧了都有可能。

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徐楠也不是普通观众,虽然艺术水平不够,但好歹还拍过两部电影,镜头与调度还是懂得的。他最主要看的还是这个。

只是这个过程也真是不好受。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小学老师,看着学生们奇奇怪怪,格子都包不住的字体,批改作业。能认出来的,徐楠就算他过了自己第一关。

至于那些鬼画符,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头晕的,那就只好让他再等一等了。

几天下来,把徐楠看了个头昏脑涨。这工作,真是一点都不好玩。

到二月下旬,电影《欧维》正式下画,累计票房3000万。每周跌幅都不小,但如终保持着一条水平线,在临下画前的几天,还反弹了几下。因为这次的投资没有其他方面参与,由岸歌文化与珠影方面抽去发行费用之后,得到的收益只比《那些年》少了500万而已。无论怎么看,都是让别人眼红得不行的大爆款。

只是第一部电影的票房都过快过亿了,结果第二部就狂跌七千万,是不是表示徐楠在退步?

呵呵,喷你一口盐汽水。是谁规定一定要上涨的。

唔……有钱倒不是坏事,徐楠还是得想想怎么搞创收。账面上的钱并不会超过一定范围,花钱还贼快,但徐楠现在已经不缺钱花了,想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波现金过去,全部来自起点。上线一年多,到现在每个月至少给他带来超过2000万的流水,只要网站继续保持着这个发展的势头,他就一点都不怕自己会没钱的那一天。

随着用户量加大,这个数字将进一步提升。徐楠非常期待月进一亿的时候。随着《红袖添香》的完结,网站上面的人气王已经交接到了第四棒,工作室的新作《遮天》正式上线。

得益于前段时间工作室一直在忙着赶上古神话的文本,现在由徐楠起了个头,写起来可算是得心应手,一个月时间就堆了近百万字。

又到了收割小钱钱的时候。

《红袖添香》在连载期间总收入就有上千万,实体书上线之后虽然在总销售量上还超过《诛仙》,但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霸榜,目前的销售量已接近800万。

现在的情况跟一开始寻求合作的时候不同了,各大出版社都求着出版网站上的热门书籍。原来卖出一本书工作室只赚八毛,现在一本书能赚一块二。就算这样,还是有出版社继续加码。因为一本书的毛利润是两块。

可以说,能出版,那就是赚的。但经过工作室一起研究之后,还是选择从一开始就合作的京城出版社。规模是一方面,渠道是一方面,还因为京城出版社出的书实在。纸质好,彩页多,插画美。刨去一定要给工作室的固定的一块二,还有各种费用,他们也就剩下三毛一本。

自己做当然也是一个选项,但这个东西不是光看钱就一定要去自己行动的。真要做?可能会先吃一嘴泥。

个中问题,想想就能明白,一个有力的合作方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对方让利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去纠结那一百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