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战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鏖战

种诂站在河谷大路旁的山上,目光似乎要穿透大雾,一直看到数百里外那两座凝聚着自己毕生之耻的城堡。

啰兀城,抚宁堡。

那是鄜延路最关键的地方,占领了那里,鄜延路就彻底对夏人关上了大门,其重要性,一如宁夏城之于泾原路。

十数年前,他就已经将目光放在了那里,还一度成功招降了嵬名山,夺得了啰兀城,又修筑了抚宁堡。

但是之后的军事走向,却和涪国公经营宁夏城截然相反,涪国公取得了绝对的成功了,而自己,彻底失败了。

丧师,失城,落得一州编管。

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甚至没有一个人同情自己,只在朝中得到了一句评价——“种五不死,边患不止。”

那一段日子是种谔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成日里喝得酩酊烂醉,认为自己满腔的雄心和抱负,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了。

哪怕大哥亲自来痛骂,要求自己振作,自己都如同一条死鱼。

直到收到涪国公的的那封信。

得知自己失败后,涪国公特意给自己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没有什么安慰的言语,而是直接指出,啰兀城是鄜延路的关键,是转变宋夏鄜延路攻守态势的局眼。

这一点毋庸置疑,五郎你的大战略观,绝对是西军将领中的佼佼者!

之后又详细剖析了那场战事,除了军事上啰兀城距离大本营过远,鄜延路可用的军力过于空虚,将领被文臣制约过甚以外,还有许多因素。

政治的,经济的,人力的,物力的,朝堂的,地方的……

还有将领和士兵之间,将领和将领之间,文臣与文臣之间,文臣和百姓之间,文官和武官之间,中枢和地方之间,汉人和蕃人之间……

国公将这些关系,统称为“矛盾”,并且将鄜延路的各种矛盾一一列举出来,还列明了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

然后告诉自己,整个鄜延路,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综合体,在很多矛盾没有被解决之前就出兵经略啰兀城,是企图建造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信中描述的逻辑世界,让自己如同拨开了眼前的迷雾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颓废,却不知道自己颓废的理由,所以解不开这个扣之前,谁劝都没用。

失败不可怕,不知道为什么失败,才是真正的可怕。

涪国公的来信,直指鄜延一路的诸多问题,让种谔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失败。

徐禧来了,这人气度不凡,慷慨有节,对鄜延路的熟悉程度也不差,但是他的眼光气局,连十年前的涪国公都比不上。

不过自己也已经不再是当年年轻气盛的种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搞好与文臣的关系,自己不惜附和徐禧和沈括,和他们一起上奏了“新版鄜延攻略”。

他知道肯定会被涪国公驳回,不过这点面子上的损失,与改善与地方转运司经略司的关系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国公说过,先解决主要矛盾嘛……

果然,涪国公完全没有客气,啪啪啪几耳光就抽了回来,搞得徐僖狼狈不堪,让种锷暗爽不已。

徐禧现在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要在无定河边修建永乐城。

而永乐城的地址,与啰兀几乎重叠,相隔仅一个山头。

而与啰兀城唯一的区别,就是那里没有水源。

徐禧为了向朝廷表示这是他自己的“创举”,不惜放弃了所有条件都更好的啰兀城,劳心费力地在啰兀城附近“另立山头”。

仅这一条,就更让种谔对徐禧倍生鄙夷,与涪国公的坦诚相比,两人的品行不啻云泥之别。

高永能走了过来:“五郎,夏人到了。”

“多少人?”

“永亨来报,八万。”

停了一下又道:“五郎料事如神,梁永能斥候不过放出五里,虽然势大,却是骄兵。”

“我们占据山川地形,从侧翼合击,必能取胜。”

种谔脸上没有表情:“通知弟兄们,今晚好好吃饭,早点睡觉,大雾中夏人不敢妄动,明日才是大战之期。”

高永能迟疑了一下:“夏人有铁鹞子……是不是让孙协领回来?”

种谔摇头:“不用,他得给我把袋口扎牢,有厢车、枪盾手、鹤胫弩,足够了。”

说完转身向山下大营走去:“告诉郭景修,明日不管中军多么危急,他都不能动,必须等到我中军扛住铁鹞子以后,才可以让选锋营出击,不然不管事后他获得多大的军功,我都要他的人头!”

“遵命!”

一夜无话,待到雾气渐渐消散,双方大军才正式展露在对方眼前。

宋军选择的地方非常得当,这是一个葫芦口型的战场,两边的高地外加大路中央,前方是河谷中相对开阔的地带。

但是人数明显比夏人少得多。

梁永能坐在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拆掉营寨,放他们来攻!”

属下枢密院都按官麻女阣多革大惊:“都总管,这如何使得?”

梁永能用鞭稍指着宋军大阵冷笑道:“谁知道前面有没有埋有震天雷?让他们来攻,让他们的战车派不上用场!”

麻女阣多革这才反应过来:“正该如此!中军传令,拆除营寨!”

果然,营寨拆除之后,宋阵两翼,高永能和高永亨就率领着两支骑军就杀了出来。

而种谔的中军也响起鼓声,刀牌靠前,长枪据后,之后三个弩手方阵和三个步军方阵开始前移。

待到种谔大军推进到了一半,梁永能才将手一挥,夏军阵中前军整体朝种谔的中军杀了过去。

两军相距百步,宋军的鹤胫弩开始射击。

两千弩矢,如同铺天盖地的飞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扎入了夏军的阵营。

轻盾皮袍,对付鹤胫弩的效力并不怎么样,夏军冲击部队的前方,顿时倒下了数百人。

不过百步奔袭,临敌三发,哪怕用了鹤胫弩,也不过五发而已。

宋军弩阵现在也有了兵法,三段而射,百步可达九矢。

短短百步距离,夏人就损失了一千多人,但是这点损失对梁永能来说无所谓,夏人的前锋主力,转眼就和种谔前军战到了一起。

鏖战开始了。

种谔坐在高台上,对身边的鼓手交代了两句,鼓声顿变,前方宋军的军阵开始收缩,变得渐渐密集起来。

“杀!”无数长枪从刀盾手的掩护下刺出,带走了一波夏人的性命。

然而夏人也是悍勇,不少敢死陷阵的夏军号呼着用战锤战斧荡开长枪,然后将手中的武器挥向对手盾牌之间的缝隙。

只一转眼,宋军也开始出现伤亡。

夏人人数太多,仅前军就是两万,他们采用传统的战法,就是将骑兵分作数队,轮番冲击宋军步阵,直到步阵崩溃,然后开始掩杀。

但是梁永能的前军也不是全骑兵,如今西夏的国力,与真实历史上相比,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夏人的悍勇毋庸置疑,种谔见己方前军不利,一挥手,鼓点又变了一个节奏。

宋军的步军前阵,终于被悍不畏死的夏军冲开了一些缝隙。

然而就在这时,高永能和高永亨的左右轻骑已然杀到。

夏人前军指挥一直在密切注意这两支轻骑,立即让步军继续攻击宋军前阵,分遣了几方骑军左右迎战。

马蹄在秋日的河谷草原上交错而过,沉闷的蹄声,雄壮的呐喊,铿锵的武器撞击声,受伤与坠地的惨呼,瞬间交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