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攻势

苏利涉说道:“这座山乃辽东第一雄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以前称作乌骨山,唐代以后称作凤凰山。”

“凤凰山是白山的余脉,分割辽东南北。”

“山北有一条河流叫衍水,相传燕太子丹曾经逃匿于此,因而又叫太子河。”

“山北诸水皆汇入太子河,太子河又汇入辽河,最后注入大海。”

“而南面诸水,则汇入鸭渌江,最终在此地入海。”

“辽朝能将鸭渌江四州之地割让给大宋,也不是一点倚仗都没有的。”

阿骨打说道:“所以哥哥这买卖有点亏了,从这里要去婆娑岭,首先就得经过凤凰山东麓上的凤城。”

“那就不用想了。”苏利涉摇头道:“凤凰山地势险要,辽人为了防止女直、室韦、白山等部,几十年下来,在山上修筑了许多易守难攻的高山城隘。”

“其实阿忠所说的凤城,在辽国正式名称应该叫做开州,从建立之初,到现在都没有被攻陷过。”

“此城位于凤凰山半山之上,中心低洼,四周高峭,呈一巨大的簸箕状。”

“南西北三面,皆由突兀的山峰和陡峭的岩脊围起,攒云峰和大顶子峰东西相对,东面剩下的,就只有一条人工堆积石块构成的夹道,西面则留有一座石门。”

“凤城随山就势,利用当地最多的石头,构造了近百段人工城墙,将天然山体勾连起来,围出了一个方广八里,堪称鸭渌江右岸规模最壮胜的山城。”

“之前那里有驻军一万,现在嘛,估计只会多不会少。”

扁罐不由得叹气:“纸上得来,终究还是太浅啊……”

东北的地理很简单,就松嫩大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其余都是山。

如今的三江平原还是一片蛮荒,其实到后世新中国开发北大荒之前,那里基本上都是蛮荒。

而完颜部祖地所在,却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连接处,即后世哈尔滨地区。

完颜部祖地西南即松嫩平原,长春洲大基地便在那里的混同江南岸,平原便是由辽国泰州、长春洲、黄龙府连起来的广袤三角地区。

应该说那里潜力无限,无奈周边势力过于庞杂,而且之前的契丹人没有足够的钱粮、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沿着大平原继续往西南,平原逐渐收窄,长白山和金山将平原越夹越小,最窄之处也有一个城池,叫通州。

通州南边,就是辽河平原的起点,因此又称通辽。

辽河平原乃是辽国的核心地区,如今更是有粮有铁,王经治理辽阳,鼓励工商,使得那一带颇为繁华,俨然有辽东钱粮仓的架势。

陆路只有海边锦州的咽喉要地,与辽中京道相通;而中京道又只有来州咽喉要地,与辽南京道相通。

也就是著名的山海走廊。

这条走廊一直向南延伸过榆关、营州、跨过滦河、宁河、黄河,方才进入宋境。

从宋国雄霸二州到辽河平原的门户锦州,整整一千里。

因此从地理上来看,辽河平原地处辽国腹心地区,以前非常安全,一直就是契丹重点发展的农耕地区。

从大宋掳掠过去的汉人,大多分布在这一带,实施农耕。

这也导致了很多头下军州与大宋内地重名。

辽人有个习惯,就是按照被掳掠的人口原籍所在地命名新垦的土地——你们是哪里人啊?啊保州的是吧?那这里也就叫保州好了。

但是现在的辽河平原已经毫无安全可言,大宋有了强悍的水师后,燕山咽喉和锦州咽喉,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但是这些和扁罐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珠州出发去锦州,要绕过辽东半岛,还不如从渤海对面胶东半岛顶部的登州直接出发,那样来得更快。

于是扁罐尴尬了,自己来到这里,基本上既安全又稳妥,差不多就是白捡的功劳。

管好鸭渌江上的四个军州,保障桓州渌州硅藻土开发,顺带收收沿岸部族的兽皮木头,完成四个城池的升级改造,然后,就没事儿了?

所以鸭渌江四州看似艰难艰苦,其实非常保险,出产的物资对军事又至关重要,特别适合扁罐哥这样的人立功。

只要干上两年,就有充分的资历升舰队司令了。

估计这就是赵煦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想不甘心,扁罐又问道:“开州有什么好物产吗?”

苏利涉说道:“物产可是有一样好物产。硼砂铜铁硅藻土都得排在它的后边。”

“什么东西?”

“沙金。”

扁罐若有所思:“沙金啊……”

……

四月,丙午,辽中京留守,少师大公鼎卒。

大公鼎的逝世,让辽国失去了对国内渤海人影响巨大的人物。

辽朝以知南院枢密院事赵廷睦为中京留守。

庚戌,宋朝六十万石军粮前后抵达辽阳,王经将二十万石粮食纳入府库,十万石送往婆娑岭,三十万石发往黄龙府,准备从那里运送到金山前线。

辛亥,辽国上京再起大案。

御史中丞耶律实埒上书曰:“臣前为奸臣所陷,斥窜边郡,幸蒙召用,不敢隐默。赖庙社之休,陛下获纂成业,积年之冤,一旦洗雪。

今灵骨未获,而求之不切。传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

昔唐德宗因乱失母,思慕悲伤,孝道益著。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大悦。

今逆党未除,大冤不报,上无以慰顺考之灵,下无以释天下之愤。

愿陛下明诏,求顺考之瘗所,尽收奸党,以正邦宪,快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然后致治之道,可得而举矣。”

耶律实埒是被耶律伊逊陷害的人,对耶律伊逊和其余党恨之入骨,这是在说耶律延禧寻找父亲遗骨不够努力,查办奸党余孽力度不够。

这其实也是在指控阿苏办案不力。

查办余党一案,阿苏大肆收受贿赂,“多出奸党之罪”。

萧达和克亲害太子,以贿得免。

萧德哩特是耶律伊逊首先召见谋构太子的人,他的后人行贿阿苏,几乎得脱,最后还是被耶律延禧复查时,亲自揪出来的。

故而耶律实埒愤怒非常,上书弹劾。

耶律延禧命发伊逊、张孝杰、萧德哩特、萧锡沙之墓,剖棺戮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子孙皆徙于边。

而阿苏靠萧奉先运作,竟得免祸。

……

丁巳,荧惑入斗,李夔破松山!

李夔已经摸清了辽军的部署,找到了辽国的弱点,组织三路大军,分前中后滚动而前,沿落马河急进,在松山击溃守军耶律宾喜,取得松山大捷。

松山在后世内蒙赤峰一带,那里有历代辽皇的行宫,诸多金宝尽数落入三部之手。

松山一破,整个中路防线顿时破绽百出,李夔率领玛古苏、蒙根图拉克,连取高州、惠州,以及沿途十余小州,势如破竹,直逼恩州。

恩州若破,接下来就是辽国中京!

如今的辽国,从宋辽边境到长城以南,基本控制在皇太叔耶律和鲁斡手里;

而耶律延禧的重兵则留在上京道金山防线,目的是要保住钱粮根本要地——长春洲。

而两个地区之间的中京道,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中京道在后世赤峰到承德之间,治所大定府,离恩州不过一百五十里。

松州被破,恩州告急,新任中京留守,知南院枢密院事赵廷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赵廷睦的麻烦,在于他是耶律延禧的人,而如今李夔挥师从松山方向杀过来,将他与耶律延禧隔绝开来。

赵廷睦派出十几次使节,皆杳无音讯,于是只得一边向周边诸州发文,要其司马参军领兵来援,一边遣使南下,告诉皇太叔唇亡齿寒之理,卑辞媚语,请求发兵。

赵廷睦这么做无疑要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因为他给了皇太叔北上占据中京的合理理由。

如果事情不成功,那一切休提,可即便成功救下中京,对于耶律延禧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对于李夔而言,此举也一样是冒险,要是耶律延禧与耶律和鲁斡合力南北夹击他,那是三十万大军的规模,李夔的解活军和白鞑准布三路人马,加起来也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