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再用李过
吴争当天东返。
至凤阳府,召见李过。
“歇息了月余了……怎样,有力气再与鞑子扳扳腕子吗?”
李过轻轻叹了口气,“李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吴争一听就明白其中原因,无非是李过在攻阿济格镇守的凤阳城时,见战局不利,在步军强攻城墙之际,下令向城头开炮,致使不下三千广信卫将士,与城墙守军一起被炮火覆盖。
这事,吴争听闻时,并未对此作出评价和处置,从内心而言,吴争理解李过当时的处境。
也就是说,吴争认可李过的作法,与情不合,却合乎理!
可李过却因此,被广信卫将士嫌弃,特别是那帮前忠贞营的老兵,对李过从此爱理不理,导致了李过在广信卫中,令不出中军帐。
反倒是高一功,由此成为了继李过之后,广信卫将士心中份量最重的将领。
高一功,已经是吴争的人。
按理说,吴争应该顺势而为才是。
但吴争却不想这么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事,吴争不屑为,而且,吴争认为,这样对李过不公平!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原忠贞营的代表人物,除了李过还有一人,那就是一直居住于杭州府被吴争“照看”的忠义夫人高桂英。
高桂英是李自成遗孀,在忠贞营中,那就是一种精神存在。
而高桂英极力支持着李过,也对,义子嘛!
所以,于公于私,吴争都不想舍弃李过。
“李过,你多虑了。”吴争耐心地开解道,“广信卫将士对凤阳城之事,心里有想法,实属情理之中……没有一个士兵,愿意被自己为之效命的主帅,如弊履般丢弃……但,他们都是追随你多年的老兵,他们心里懂得……你当时的应对是正确的,只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罢了,可你,却自认为做错了什么,避着他们,不与他们去解释,也不与他们去沟通你内心的歉疚……李过啊,将心比心……你也是从贫苦人家出来的,到了今日的地位,就觉得高高在上……无须与弟兄们打成一片了?这要不得啊!”
李过闻听,从开始的惊愕,到最后呐呐无语。
可吴争最后的话,显然刺疼了他,他急辩道:“为将者,须与士卒保持距离……维系神秘才可令士卒心生畏惧,才能令行禁止……这是兵法所云……!”
“你错了!”吴争断然打断道,“保持令行禁止的最佳方法,是赏罚分明……维持权威的最佳方法,是让士卒明白,他们为何而战……为何死战!”
说到这,吴争愠怒道:“别拿帝王心术蒙蔽了自己的心眼……你若还想掌控广信卫,那便去找那些老兵们,告诉他们……如果当时,你自己也在城墙上,你一样会下令开玩城下开炮……因为若不开炮,死得不会只是三千人……而是全军!”
李过怔怔地看着吴争,用沙哑的嗓音问道,“王爷……还愿意我执掌广信卫?”
吴争慢慢平复心神,吐了口气,道:“广信卫,从来都是你的……但你要明白,你,是我的!”
李过突然涕泪迸发,他跪倒在吴争脚下,大声嚎哭起来。
吴争没有拦,他明白,李过需要发泄心中的憋闷。
许久之后,李过慢慢收敛起哭声,抬头抽噎道:“既然王爷信得过李某……李某自当不负王爷……请王爷明示,需要李某做什么?”
吴争心头一松,对身后黄昌平招了招手。
“孤要你率广信卫西进,一是协助配合晋王平定西北,二是孤另有任务给你……你至洛阳后……。”吴争指着黄昌平摊开的地图,“这里……或许隐匿着吴三桂积攒的财货,吴三桂如今在晋王身边,但他绝对不会轻易吐露这笔财货给晋王,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笔财货,然后……运回来。”
李过微微皱眉道:“可晋王也正在向西进军,王爷又与晋王交好……何不让晋王代劳,还省些事……毕竟,这么多的财货,想瞒住别人……很难,到时风声传至晋王耳中,怕是……怕是会对王爷起犯忌之心……末将直言,还请王爷恕罪!”
吴争看着李过,平静地道:“须瞒住晋王!”
李过一愣,而后恍然,暗想,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最好的情义,在这么多财货面前,却是不堪一击啊!
可吴争继续道:“先不说有没有这笔财货,就说这笔财货若落入晋王手中,你觉得晋王会如何处置?”
李过思忖道:“以晋王品性,必会将这笔财货用于大西军,或购买粮草或置办军械……甚至可能将财货交与朝廷……。”
“没错!”吴争点点头道,“可那是个什么样的朝廷……一群自命清流,却贪起来比奸商还贪的蠹虫……明白孤为何要瞒着晋王了吗?”
李过懵懂地先点头,后摇头。
吴争没好气地道:“不义之财,只有给它一个好的去处,方可洗干净它的肮脏和血腥……孤想择一妥善之人,拿它,救济江北各府新附的贫苦民众。”
李过这才回味过来,敢情,吴王也怕这笔财货给朝廷知道,惹来极大的麻烦。
他不仅为自己误会了吴争,面红耳赤起来。
“末将遵命……末将必不负王爷所托!”
吴争吁了口气,“去吧……好好干,莫堕了闯王威名!”
“是!”李过激动地大声应道,在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为何这个比自己还小上近两轮的年轻人,能在短短数年间崛起,被无数人拥戴,哪怕为之送命。
达则兼济天下,居高位,而平易近人!
而自己,却想着,以保持着神秘感,去维系在将士中的权威……可笑,简直太可笑了!
李过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领悟,对,如果士卒都明白为谁而战,为谁而死,值不值得去死,那权威还有必要吗?
将领要做的,就是选一个最好的方法,让他们去死、少死、死得更有价值。
而李过又生出一种明悟,这样一来,将领还能做到兵随将走吗?
因为士卒都清楚,战,还是不战,小战还是死战,他们仅需要,将领的战术,而不是权威。
朝廷再无须忌惮将领手握重兵,自然也不需要以各种手段去掣肘带兵武将。
这样的军队,怎能不胜?
吴争恐怕不知道,此时,他在李过的心中,如同,神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