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编练新军
清朝旧军队入伍士兵,没有一定条件限制,纪律松弛。
不能满足部队需求。袁世凯编练新军以后,制定了严格的招募条件:年限20岁到25岁。
力大限平举100公斤以上;身高官裁尺四尺8寸以上;步限每一时20里以外;报明三代家口、住址、箕斗数目;曾吸食鸦片者不收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五官不全、体质软弱及有目疲暗疾者不收。
袁世凯在小站热火朝天的训练北洋新军,后荣禄将四大军(甘军、武毅军、新建陆军、毅军)合编为武卫军,分路驻防,以甘军驻蓟州(今天津蓟县)为后军。
清政府为加强陆军力量,下令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提督聂士成、温处道袁世凯等编练新式陆军,“习洋枪,学西法“,史称新军,全称“新建陆军“。
这支军队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以及装备,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教习。
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沈麒一看机会来了:“袁大头,聂士成聂胖子也在编练新军。”
沈麒:“这玩应赶时髦,我手下的队伍,比袁世凯和聂胖子的刚刚起步虚有其表的大头兵,可强得多。
我干脆也跻身新军行列,感觉时机也差不多快到了。”
这些年我这快枪队都是精兵中的精兵,经过整编大概五千人,人手一只好步枪一匹好马。
差不多缴获的金钩步枪和水连珠步枪人手一只,另外手枪也是优先供给,战斗力那不必说。
干脆咱也赶时髦,改头换面咱也挤挤成新军得了。
沈麒手下明面上就六千人,实际上好几万人呢,但是都是民兵,和普通兵,但也是按照后世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兵。横能成列,竖能成行。
基本上素质和袁世凯的新军比起来还要强上一截。
沈麒想要编练新军,自己现在有能力了,有钱有粮。之前
沈麒找孙烈臣,王永江,这俩大谋事一商议。
孙烈臣:“这事我觉得五五开,可行性很大,现在官府都整这玩应,办洋事。”
王永江:“当家的甲午战争过后。
原来的八旗啊,绿营啊,湘军啊都被打的屁滚尿流。
因为时代不同了,老一套对付洋人不好使。
有个新词叫现代军事。那玩应练兵都不一样,十分符合现代打仗的套路,我支持。”
沈麒:“二位大哥日本小鼻子咱和他们打了快一个冬天。
正面打,这帮小鼻子进退有序,十分棘手。
乱哄哄只知道猛追猛打的清兵,失败了也不为奇啊。”
沈麒:“我感觉咱们练兵也应该加强训练。整齐划一,队伍才有战斗力。”
孙烈臣:“同意”。
王永江:“同意”。
等商量完了,沈麒心里有了底。就赶奔奉天去找依克唐阿商议编练新军的事,但是不如人意满额了就三千新军,由永山带队训练。
怎么办呢,沈麒眼珠子一转有主意了,新军的合法权高低拿到手,扯虎皮。
沈麒:“干爹既然有名额了,但是我还是想编练新军。
咱们辽地光靠咱们这几万人恐怕仍然不行。
我本溪府这六千多人守着都悬。
离着我的驻地过了滨河,到处都是沙俄大鼻子兵,辽南还有铁路眼线到处都是日本小鼻子。”
沈麒:“我感觉现在光靠辽地这点兵仍然不行啊,扩军迫在眉睫。”
依克唐阿也深有同感兵力捉襟见肘,剩下的都是地方军,实际上现在辽地就是纸老虎,空壳的。
另外干爹:“其他各省都有枪炮局啊,机械所啊,我感觉咱们也应该上述朝廷,建立枪炮局,火药场。
现在没有这些东西啥都玩不转。”
沈麒的一番话正对依克唐阿的心思,对沈麒颇有自己的感觉。
就算沈麒不说自己不久也要上书朝廷,建造枪炮场,扩编新军
老头也来劲了:“那你想把军械局建在哪呢”
沈麒:“干爹不用问出于私心我想建在本溪府,出于公心我还是想建在本溪府。”
依克唐阿:“噢?哈哈哈此话怎讲,你小子说话有意思。”
沈麒:“本来兵工厂肯定是要建在奉天的,但是呢干爹您就没想过大鼻子,小鼻子都盯着这里呢。
城里就有小鼻子的宪兵队,万一出点事不好办。
另外大鼻子在铁路沿线也驻扎满着大兵,这些年是虎视眈眈。”
沈麒:“按理说鞍山也是个好地方,盛产矿产,铁矿有的是,就地取材也方便铸造,但是这地方还不如奉天呢,离奉天重镇远不说,还靠近小鼻子,这不好办啊,万一闹事搞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沈麒:“我这本溪府还算太平,离奉天也不远,北边抚顺吉林,东边摩天岭,西边是辽阳,南边都是小县镇地广人稀,一片蛮荒世界。这地方易守难攻,另外离奉天也不远。枪炮厂建在本溪府正合适也够安全。“
谈完枪炮场的事情,接着商议扩充新军的事。
主要是朝廷把钱都花在了,直隶和天津的两只队伍上了,自己的辽地就是凉炕。
朝廷不重视,就给三千新军名额,人家袁大头都整了一万多了,自己这边就三千,军饷还没发全呢。
沈麒说这不要紧,我就想要聘请几个懂军事的洋员,另外求干爹找门路,定做一万两千套现代军装。
钱不是问题,武装带,胶皮鞋,另外仿沙俄的军服,单衣棉衣各一套。
大概三万两白银应该够了。还要定制一些护膝护肘,钢盔,小胸甲之类的
三万两白银定制军服,这是一笔巨款,从来这么高的开支,就沈麒敢干,这要是武装起来,六千人都武装到牙齿了。
有钱啥都好办,大连就有外国人的场子,朝廷订单下来,很痛快就答应了,一笔生意下来最起码五千两到手了。
大订单谁不乐意啊,于是加班加点的赶制军服。没出俩月齐了。
沈麒也不可能光等着军服,这事完了以后就回去。
操练军队,民兵拔了又拔,选了又选,加上快枪队,一万两千人。
就开始大练兵。
步伐,跑步,齐步,正步,这里还有蹲下,起立,挎立,立正等步伐,主要是身体形态训练为主,训练军人的形象。
主要是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队列训练,主要包括稍息、立正、原地间转法、齐步正步跑步等等,一般部队下午4点以后开始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单双杆、5000米跑等等,当然也会辅助一些其他的训练,例如军体拳、俯卧撑之类。
五公里越野、100米冲刺、蛙跳、俯卧撑、单腿伸登、组合体能练习项目等每一项都不是轻易能挨下来的。
拿跑步来说。刚开始时营区内无武装3公里等跑习惯就加到5公里。然后到营区外找山路练越野五公里。最后阶段上装备扛枪还得戴头盔跑越野五公里。
体能之后就会开始擒敌训练,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还有擒敌拳,拳脚功夫,而且沈麒主张,内外兼修,没事站太极庄子,练内劲,这东西真存在,中华武术,内家拳自古就有,最著名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自古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最重要的练射击,枪法好的老兵手把手教新兵打枪,就算是民兵其实也都玩过枪,上手很快,所以射击苦练就完了,另外交流一下心得。
另外沈麒不惜中药调理,来帮助这些士兵加强身体素质,好在沈麒有先见知名,什么三七啊,白药啊,人参啊这些药材,沈麒利用山林地都有种植,几年前就开始一茬一茬的种植药材。也不是天天补,基本够用。
沈麒手底下士兵的单兵素质很强,都会几下武把抄,平时还练习对打,和实战差不多,但是出事就行。
另外基层军官也要选拔,设定考核,能耐压服一个班就可以当班长,所以都是很有能力的基层军官,大概一百多人左右。这些人就是沈麒的底层力量,日后的团级干部。
沈麒还组建学习班,拖王永江找了不少文人,来教这些大头兵识字,一周学三十个字,算数都得学,这没文化可不行。
本来以为这帮大头兵不爱学习,没想到学的津津有味,为啥啊,那年头上学是有钱人家的专利。
苦孩子哪来的钱读书,这有人免费教你还不好好学,可惜了。最起码我也是认识不少大字的人啊,教书这一块王永江举荐他弟弟王永潮来教他们读书认字,直到后来,不少军官都管王永潮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