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魔影初现 万霞古宗 二
向闻泉已有两三分醉意直言道:“没听说过,虽说我向家在此已有千年,但与坊市外那大叶寺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相对。”
“哦?此话何意?”乐诚疑惑道。
“大叶寺,历经多少年已经无人知晓,恐怕也只有那住持方丈才知道了”向闻泉又为二人满上,放下酒壶接着道。“只知道大叶寺比此处最大的门派紫阳观还要年深日久”
乐诚心中一动这到不失为一条线索,紧接着又问道:“那最近可否有宝物出世的传言。”
向闻泉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宝物出世?这种传言隔三差五总会来那么几个,早就习惯了,谁知是真是假,年轻时候我还兴致勃勃的去探寻过几次皆是一无所获。”
乐诚看得出向闻泉对此有些嗤之以鼻,也就不在追问,两人又把话题转到了如何制符上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二人是宾主尽兴,相约今后还要多多探讨制符之道,无奈窗外已是明月高挂,方才不舍作别。
乐诚回到房内,并未立刻就寝,而是将从向闻泉哪里拓下残书的玉简,轻贴额头细细品读了起来。
残书中的内容大致与《符阵心得》相仿,仅是在某几套符阵的绘制上更加详细,更有不少批注,解释,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先后两个不同版本。
在“五行困龙符阵”上的注解更是详细无比,眼见于此乐诚索性趁热打铁,再次来到桌前绘制起符箓来,这一绘制直至天光大亮方才收笔,三套崭新的符阵,已尽数收入了乐诚的储物袋中。
乐诚在屋内小憩了会,直到日近中午才走出了客栈,向着大叶寺赶去。
大叶寺离虹渊坊市不算远,也就百十来里,乐诚乘着“紫竹鹤”,不消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山门下。
并未想象中的殿阁嵯峨,也无那香烟缭绕,眼前的大叶寺那有向闻泉口中历经无尽岁月古刹的模样,倒不如说是破瓦寒窑来的更为贴切。
小庙不大两三亩的样子,院墙早已龟裂,坍塌,连那庙顶都有好几处窟窿,整座庙内大约只有那正殿上算完好。
庙门无人看守,乐诚便迈步而入,耳中闻得木鱼敲打之声,循声向着一侧的偏殿走去。
殿门敞开,其内坐有三名僧人,三僧皆都穿着摞着补丁的灰色僧袍,正闭目诵经,对乐诚的来到好似未觉。
乐诚下意识的神识一扫,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筑基后期,中间一名身形略显高大的僧人乃是筑基后期修士,哪能让乐诚不吃惊。
不敢上前滋扰,在一旁寻了个蒲团闭目打坐,而此时中间那名高大僧人,手中念珠几近不可查的一顿,便又若无其事的继续功课。
一个时辰后,殿内不在闻诵经之声,乐诚这才睁开双目,起身走至高大僧人面前,双手合十口称大师。
眼前僧人,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光亮的脑门上九个戒疤尤为惹眼。
僧人见乐诚行礼,当即起身还了一礼,这才开口说道:“不知施主来鄙寺,有何见教”
“听闻宝刹,年深久远,特此来打听一事,还望大师不吝赐教”
“好说,施主请讲”
“大师可知,此处有座彩霞山?”
高大僧人微微一笑,挥退了其余二僧,示意乐诚坐下,待到乐诚盘坐蒲团上,僧人这才开口道:“施主已是月余以来,第十二个向鄙寺问起彩霞山之人了?”
“哦?”乐诚有些好奇。
只见对面僧人从袖子中取出一枚玉简,交到乐诚手中,乐诚不明所以,但还是将玉简贴于额头细细的研读起其中内容来。
良久一脸神色古怪的乐诚,将手中玉简递回,方才开口自语道:“难怪无人知晓此彩霞山”
僧人微微一笑这才说道:“彩霞山,原本是万霞宫总坛所在,十余万年前,中州大劫,作为北地的第一道防线,彩霞山几乎被摧毁殆尽,其惨烈程度无法用言语表述。”
“不知是何势力有如此实力,能将已传承数万载的门派一朝覆灭?”乐诚好奇道。
“不知道啊,施主也看到了鄙寺如此残破,便是多年来有人盗取文献所造成的,原本万余年前本寺还有元婴长老坐镇,现在嘛,只剩下贫僧这样一个筑基修士了,那些有价值的文献早已不知所踪,鄙寺这留下的几卷残页,几乎都是历代住持口口相传才得以保存。”僧人口中有没落,有叹息,更有说不尽的无奈。
“那不知如何才能找到那彩霞山?”乐诚问道。
这次换到僧人好奇了开口道:“彩霞山虽不复当年的险恶,但依旧危险至极,施主当真要去?”
乐诚听出了僧人言中的好意,诚恳回道:“在下奉掌门所托,去寻本派一位同门,实在难以推脱,到不如去走上一遭。”
僧人闻言微微点首道:“师命难违,此去见那贯日长虹,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至彩虹尽头便是彩霞山,彩霞山虽非绝地,但能安全出来的十之一、二,施主需万事小心,随缘而为,贫僧在此祝施主马到功成。”
乐诚再次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这才起身,如同寻常香客一般为大叶寺添了百两的香油钱,方才离开了寺院大门。
回到了“福宁轩”已是华灯初上,又在房内制了批符箓,这才睡下,翌日,乐诚神采奕奕的踏上了寻找彩霞山之旅。
此时的左梅萱,身上多处受伤,鲜血顺着臂膀滴下,握着蛇形刃的右手,微微颤抖,有些不听使唤,心中大感不妙,急忙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雪融天心丸”塞入口中,喉头滚动刚把药丸咽下,眼前一黑,人便栽倒在了一处废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