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寸守金阁 神兵难求 二
乐诚合上这本从黑衣修士储物袋中找来的古籍继续望天发呆。
虽说乐诚垂涎于“守元手护”巅峰异能却也不打算如此草率的动手制作,毕竟“灵化晶”的来着实不易。
抱有一丝幻想的乐诚出入于青丘及周围的几座坊市,最终还是失望而归。但从近三月的不断寻宝中倒也找到几件不错的材料。
可以让另一件宝物得以现世,那便是从闵氏家族的孤峰遗址中拓下的钥匙印记。
两张白绢上印着各不相同的两件矩方,一体六面绝无雷同有的如山川起伏沟壑遍布,有的与那刀切豆腐别无二致。而另一枚上却是阴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守护,顶端则是一只麒麟画影。
更神奇的是这两尊矩方并非实心,而是由精巧机关构筑其中。那刻面随轴而动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变幻不定。若无图示恐怕心智耗尽都不会寻出任何线索。
乐诚想到千心曾今说过双蛇门后有件异宝操控着整座大阵,一宗重宝如能纳入掌中自己的实力因能增长不少。
接下的时日乐诚日夜不歇赶制着这两枚古怪矩方,以求早日完成也好故地重游觅得宝物。
时之沙漏永不停歇,不知不觉又是三月。乐诚把玩着手中二物心中说不出的喜悦。扭动着有些僵硬的脖颈,站起身形屋内走动,连日的疲惫总算在宝物做成后清扫一空。
踏足门外走向院中,举目望去满世银白,然院中依旧温暖如春毫无一丝冬日气息。千心珠儿在药圃中嬉戏,看来二物已然熟识关系甚是不错。
乐诚无心细究转身走向府外,穿过内院门庭却是一阵摇头苦笑,暗道:“三月未出店铺生意无人照看,难怪会有如此多的传音符。”
单掌身前轻摆,蔚蓝禁制顿时破口,那些传音符似受牵引般皆像乐诚飞来,随手招过一句句催出乐诚早日开业的话语纷纷传出。好在乐诚虽分心旁顾却依旧有着不少存货可供买卖,这也让乐诚多了几分从容。
毕竟自己还要在这青丘城待上许久,这口碑自是不能就此丧了。第二日乐诚便揭下了铺门上的竹牌再次开业起来。
“皇甫老板,宝号三月未开想必是有什么异宝就此出世了吧。”一中年修士手摇羽扇含笑问道。
“我哪能炼制什么异宝,只是炼器时灵感突发遁入悟中一时忘了时日罢了。”乐诚自是不会将其炼制异宝的事如实说出,随意撤了个慌倒也顺口。
“哦?那不知可是悟出了些什么,若是有还望皇甫掌柜不要敝帚自珍,让田某也开开眼。”中年修士目光灼灼的盯着乐诚。
眼前这位年轻匠师可是锻造出不少上品灵器的修士,且所出物品五花八门几乎囊括了所有造物。这等怪才的顿悟着实令人好奇,实难知晓其到底会有何手笔。
乐诚闻言一笑着手轻拍储物袋,两柄长刀立现桌前。
那田姓修士自是识货的,仅是一眼便惊叹出声:“极品灵器,道友好手艺。”
眼前长刀与剑无异却仅有单面开刃,而其刀背乃是一条獠牙毒蛇。乐诚探双手左右持刃,刀脊相抵随着一声机括轻响,双刀背合一处成了一把厚刃重剑。
然其功用就仅会只有这些,待重剑一成乐诚抖手注灵,那剑身两侧的毒蛇凝体化形夺刃而出,蛇信吞吐好似活物。
“‘灵器化形’这等手艺长洲少有,皇甫道友真乃神人也。”田修士双目圆睁似惊似叹。
然乐诚语不惊人死不休道:“这‘同心剑’更妙的在于不分主次,没有子母。单持一刃便能两剑同控可谓是便利至极,对神识消耗也是轻微。”
乐诚言罢将重剑分二重落桌上,目光则是望向了对面的田姓修士。
“两条‘黑尾毒心’的精魄价格已是不菲,再加上这极品灵器当真世间少有。这样我出七千灵石皇甫道有就将此宝让于我吧。”田姓修士诚恳道。
此价已是不低乐诚心中自是明白,但出于商人本性还是于其议价一番最终以八千灵石拍了板。
见田修士面露喜色手持灵器不住把玩,乐诚见缝插针道:“在下三月未曾出门这修仙界可有什么大事发生?田道友来自‘百灵商盟’消息定是灵通。”
田修士无奈苦笑:“我就是一跑腿,道友就别抬举我了。不过月前还真有件大事发生。”
“哦?说来听听?”乐诚似被吊起了好奇出口问道。
“此事虽说并未发生在长洲,却也惊动了整个方丈岛。话说一月前‘凤麟洲’的‘金鳌岛’被其岛主不知用何法毁成了白地。
有人说是有妖修侵犯,岛主不堪受辱才有此一举。也有人说‘琼海宫’欺人太甚,上官岛主一时愤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来个鱼死网破。反正众说纷纭没有定数。”
乐诚这始作俑者自是知道其中缘由,但未曾想到上官岛主如此决绝竟然将整座岛屿毁去,这要涂炭多少生灵。念及至此眸中染上了些许悲色。
田修士见乐诚落寞以为其心向善处不忍杀生,劝慰道:“弱肉强食,天理如此道友何必伤春悲秋,自个儿活得潇洒岂不快哉。何况心境不稳以后结丹可是难喽。”
乐诚回神听此谏言自是明白其是好意,抱以淡笑并未多言。
观得乐诚重返常态田修士从袖中取出一玉简递了过去,试问道:“我这有张订单,皇甫道友看看可否完成,若是可以价钱方面自是好说。”
乐诚抬手接过贴于额头,神识扫过其中物品并不复杂仅是数量颇多。退出神识不解问道:“难道是那家宗门招收了大量弟子需要配备如此至多的低阶法器。”
田修士嘿嘿一笑,故作神秘道:“确如道友所想,不过至于是哪家,在下就不便告知了。”
窥人隐私自是不妥,乐诚歉意一礼将玉简收起算是接了这单生意。再与田修士寒暄了一会,便将其从出店铺只留乐诚一人独坐堂中。
然两眼一晃又是三年,三年中乐诚锻造技艺已日渐纯熟,这还多亏匡、墨二人给的制器心得让乐诚这从门外汉到小有成就仅花了不足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