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群雄逐鹿 孰能问鼎 五

其实说危险莫过于沈东元,别看临在半空,但在这有禁空禁制的地方无异于就是一次纵跃,既不能止身空中也不能足踏虚空转向它处。此时落下就正好直面青牛板角。

看着那乌黑油亮的一对宽角,沈东元那会不知此物的厉害,就怕是连自己身上的几件宝物都比不上哩。

不过身为金丹这般临场应变怎会没有,掌间虚画身前鬼头飞刀乌芒闪耀,一座小小符印在飞刀间连成一气,掌拍符印飞刀袭向牛身。

借此反力沈东元二度腾空,这回一弹足有五丈来高,即便妖牛蛮力在广也不至于伤己分毫。

三人各施手段,避开了蛮牛冲撞,但几人似乎小瞧了这头妖牛,秦池短戟擦过牛身瞬间,顿感万顷巨力碾身而过,那挡身短戟险些抓握不稳撒手而去。好在妖牛冲撞风驰电掣,在多挨上几息秦池定然支撑不住。

不过其如今也不好受,两掌虎口迸裂鲜血直流,嘴角也应妖牛蛮力强横从内体内气血沸腾汹涌难压而有殷红流出。

乐诚本以为趁势偷袭一击因是无碍,不想触及牛身瞬间掌心巨痛传来,“灵竹剑”抓握不稳当场磕飞。

只有临空变向的沈东元完好无缺的落下地面。

对面三女见识了蛮牛势不可挡的力量,均都指节勾动将宝剑召回,随即黄衫女子掌心相对十指紧扣,周身灵力疯狂注入手中金灿灿的符箓。

乐诚远观一目了然原来是一张“符宝”,作为金丹修士早已能熟练操空法宝,为何还要这般长的施法时间?“难道……”念头由在脑中,答案已在目中显现。

一方金印虚影悬停在三女头顶,黄衫女子依旧法诀不断,随着灵气不断注入那金印虚影愈发凝实,无形威压随着万道金光四散而走,就连百余丈外的乐诚三人都能感觉到此符的恐怖。

“这不是‘符宝’而是一张‘秘符’中的上品‘金玺宝印’,据说只有元婴修士方能炼制,所废材料更是不在制造一件上品法宝之下。

对于这般耗费很少有人愿意炼制,毕竟‘金玺宝印’符有着元婴修士的攻击威能,但毕竟用了便是损耗。

妖牛也感受到了危险在侧,扬踢回头朝着三女奔去。

此时乐诚眸珠一转计上心来,传音道:“二位趁着三女出手,我们不如先走一步。”

秦池怒目转首极是不悦:“这只牛妖少说也是七阶巅峰,或许已经有了八阶只是碍于某些原因没有化形罢了,若是能得个一鳞半爪,今后几十年都不用辛苦打拼了。”

乐诚却是憨笑一声:“那秦兄自信能敌的过那张‘金玺宝印’符?更何况三女看功法师出一脉,说不定另两女身上也有。若是贪心一起到时候想走怕也是走不了了。”

“这……”秦池哑言,确实三名女子出了穿着相貌不同,所用功法剑术皆都如出一辙,甚至一身威压都有些同气连枝的味道,想必攻守合击不在话下。

而己方三人不过临时凑队,面对强敌无人叛逃已算仗义,又有谁会为了一场落了下成的蠢斗枉送性命。

尚在犹豫的秦池耳中又添了沈东元的劝诱:“让她们去打,我们去先前牛妖杀人的地方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不错的东西。”

秦池顿时眸光大亮,喜道:“我们走。”

三人计定同时,一声惊天巨响远处响起,就见金、黄两色耀眼夺目,而未来得及定睛细观,第二回隆隆震天声紧接而来。伴随着地动山摇罡风四起,一时间飞沙走石,树倒花折。

三人一见再无心思留恋,回手各招自家宝物,御起“神行术”向着圈外跑去。

罡风阵阵里许外都能听闻震天之音,而乐诚三人各自手中多处了两枚储物袋笑吟吟的向着山脚下继续前行。

这次意外之财,三人来了个听天由命。两具尸体六个储物袋倒也正好够分,三人也不看其中到底何物随手去哪,至于好坏就当老天奖赏。

当然按照先前约定,乐诚本因少拿两成,但如今只是换了两人先挑,剩下的则归乐诚。

而一个多时辰后惨胜的三女在尸首边跳脚骂街,诅咒着三男不得好死。但人不在前也只能说是自己晦气,不过这牛妖的妖躯足够让三女富足上百年。

这般杀戮在如今的岛中并不多见,毕竟这眼前的平原何止万顷,能遇到一起已是侥幸,又有人心存忌讳及时避让,如乐诚先前六人那般的遭遇可是百不存一。

渐行渐近三人离开山脚已是不远,离得如此之近才觉得群峰叠嶂直插云霄,更是连绵起伏难忘尽头。

乐诚虽不曾去过“麒麟岛”,但秦、沈二人两日来的解说也让乐诚了解了不少,从他们口中得知此岛之大唯有“麒麟岛”可以媲美,而“麒麟岛”上住有百万修士,元婴老祖更是数不胜数。

二人虽也从古籍中看到过此岛的只字片语,但身入其中才发现外边的那些描述岂能抵之万一。想必其中宝藏哪怕只留下些许微尘都足以让三人再上一个台阶。

怀着兴奋之情,三人脚步再度加快,赶在了夕阳落山前赶到了登山石阶,但三人并未急于攀爬还是在山脚下宿了一宿。直到第一缕初阳攀上石阶这才开始了登山之旅。

石阶陡峭几乎可以手足并用,虽不似刀凿斧削但也比之一般的山峦要怂人许多。

更是因为禁空禁制的关系,三人攀爬极慢直到中午方才踏上了第一个缓坡,缓坡不大分有岔路,一左一右还有一条继续向上。

三人略作商议选择继续爬坡,在他们想来这些岔路无非是连接其他石阶的通路,毕竟在登山前就看道左右两侧十几里外还有通路,所以即使缓坡它处有房舍棚屋,多半也是给那些低阶弟子提供的住处。

又是半日的攀爬,直至夕阳再度落下,三人又踏上了一阶缓坡。此处与下面有所不同一间硕大茅屋正中坐落。从外看去倒像个供人歇脚的茶棚只不过想必四面敞亮的茶棚,这里则是可以避及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