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初见梁老

宿舍的弟兄们全都聚齐了,经过一个夏天,所以人的皮肤都是黑黑的,但是反差最大的要数刘华了。

李世红开玩笑地追问刘华是不是去了一趟非洲,刘华就把跟着高奇在湾口的生活告诉了大家,不过农场的事他倒是只字未提,而高奇更不会戳破。

大家听了刘华的叙述,羡慕得不得了,商量明年暑假都跟着老大去湾口打工。

......

刘华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恢复了正常,只是现在高奇每天会和他一起起床,一起练功,一起到教室上课,一起去图书馆。

每个月他们宿舍的人还会到新疆餐厅去聚餐,但是根据刘华的建议,聚餐的费用改为八个人分摊,大家一致赞同。

八个人里面,刘华的经济条件相对是最差的,但他省钱的门道也是最多的,加上聚餐分摊的话,每个人也花不了多少,所以他现在很乐意和大家一起行动。

......

新疆餐厅的阿依古丽,一直勾着八个清华男生的心,隔段时间不去那里坐坐,每个人的心里就好像蒙了一层灰土,人都开始变得蔫蔫儿的没精神。

其实这些单纯的大男孩们,就是想去看一眼阿依古丽那像夏花一样灿烂的笑容,那一头飞舞的小辫子,这些生活的节奏点已经成了他们放松心情的一部分。

清华园的各种“青草”已经让他们的眼球疲劳了,他们需要美丽的鲜花帮助刺激一下肾上腺。否则,他们这八颗“青草”都会枯萎的,哪还有学习的热情和灵感?

......

刘华在刚入清华时,清华的校训和校歌以及校徽对他来说,大脑里的概念是朦胧模糊的,没有太深的感触,只是觉得作为一个清华生应当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史,仅此而已。

通过这一年多在清华园的学习,加上他暑假期间的湾口经历,当他再度踏入清华园时,心境却完全不同了初入清华园时的懵懂无知,而是以一种仰慕敬畏的心情踏入被损毁的清华“二校门”的。

被毁的清华“二校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原是清华最早的主校门,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刘华是从图片上看到这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的,门楣上镌刻的“清华园”三个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的楷书大字,出自清末大学士叶赫那拉那桐的手迹。

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却被特殊年代毁于一旦的“清华”二校门,像一个世纪老人般默默地见证了清华大学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只是它没能善始善终。

目前的清华大学拥有中国最好的育人环境,是最具精神魅力的中国最高学府,享有“天子骄子聚清华”之盛誉。

从清华园“二校门”走出去的世界知名校友,像璀璨的群星令人遐思无穷。

......水木清华,无愧为精英的摇篮,民族的骄傲。

清华,是一首雄壮的史诗,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

刘华已经完全明白了,因为有清华生这个标签贴在他的身上,让他在面对这个社会时,竟然平添了一份无形资产的价值,人们对他的“另眼相看”其实是冲着他背后的清华园,而不是他自身的真正价值。

一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他懂得了高悬于大礼堂正额,以壮观瞻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真正含义。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子们要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子们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

正如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演讲《君子》时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刚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君子接物,度量宽厚,有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严,责人甚轻。命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

作为一名新一代清华的大学生,刘华从心底深处感到骄傲,但同时也让他有了一种使命感,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不同于去年的青涩和无知,他的心路历程在告诉他,他已经找寻到了一条自己为之奋斗的道路和目标。

......

午饭后的刘华走在校园里,四周没有同学们的喧嚣和嬉闹,只有阳光透过树叶点点斑斑洒在小路上的安静,道路两侧是开放着的白色和紫色花朵的丁香树,空气中到处飘荡着丁香花迷人的香味,使刘华不由得想起他的荆藤花园。

今天是周二,下午自习课,他向班长高奇告了假,因为林老的推荐,他通过写信的方法联系上了《中国农民报》的副总编梁思诚梁老,约好下午三点在他的办公室见面。

刘华倒了三趟公共汽车,才到了朝阳区北路上的《中国农民报》社。

这是一栋灰色的楼房,刘华在门口的传达室登记后,走上二楼来到了梁老信中写的203房间门口。

刘华整理了一下仪容,然后轻轻叩响了房门。

“请进!”一声洪亮的声音从门里传了出来。

刘华推开房门,只见不大的办公室内,一位花白头发身形瘦削的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后。

对面的黑色沙发上还坐在一位年轻的女士。

“梁老,您好!我就是和您通信的清华学生刘华。”刘华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向梁老介绍着自己。

“刘华同学,请进,请进!”梁老站起了身,整个人很有亲和力,没有一点的架子。

“打扰您了!”刘华说着走了进来。

“海珠,这就是我给你说的在海东特区搞集体农庄的清华大学生刘华,他可是林耕林老力荐给我的!”梁老指着刘华对坐在沙发上的女士说道。

沙发上的女士站了起来,这是一位二十六七的女人,中等个头,留着齐耳短发,模样普通,但浑身上下却透出一种知性的美。

“你好!我叫海珠,是梁老的学生。”女人向刘华伸出了右手。

刘华慌忙在裤上蹭了一下汗湿的双手,然后双手握住了海珠软绵绵的的小手。

“您好!”刘华轻轻一握便松开了手,感觉眼前的女人就像她的手一样,应该是一个性格温和很好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