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洛阳故人
芙蓉帐暖一度**,韩健早早起来出宫,因为中午便要动身出发回江都,杨苁儿也并未在宫中逗留。≦,.2□3wx.
经过这一次的事,韩健发现其实杨苁儿并非外表所表现出的孤傲和冷僻,主要还是对人,杨瑞以诚心对她,便得到她的回应。韩健心中也不得不感慨杨瑞待人的本事,能将杨苁儿都治的服服帖帖,杨瑞似乎已经找到做他东王妃的一种感觉。
到宫门口,韩健送杨苁儿上回东王府的马车,他自己则没有同行。杨苁儿毕竟身怀六甲,需要精心调养,趁着中午出发前还有段时间,韩健也想让杨苁儿多休息。
离开皇宫,韩健直接去了武安所。武安所内,京城防务的最高将领张行正在与一人说话,见到韩健,张行和那人一起起身相迎。
来人韩健乍一眼看上去并不认得,很年轻,但面颊却饱经沧桑,一脸胡渣子好像多年都没有修理过。但仔细看,仍旧依稀可辨当初的模样,正是曾经在洛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最后落得发配南疆的前科状元苏廷夏。
“苏某人见过东王。”苏廷夏见到韩健,拱手行礼。
韩健听到苏廷夏自报家门,心中才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
本来苏廷夏给他的印象是年轻有为,而且心机颇深,仔细一想,其实苏廷夏历经三次科举,加上这两年的颠沛流离,已经是年近三十。有这么一副成熟的老相也并非稀奇。
“苏兄客气了,请坐。”韩健心中也有些感慨道。
想当初。苏廷夏也曾预言了洛阳即将动乱之事,也预言了杨曦会成为太子,这样一个可说是奇才之人,只是因为前半生的一点过错,不但令家人蒙难,连他自己也才堪堪保住性命,至今仍旧是孑然一人。韩健想想也觉得苏廷夏这半生活的相当不易。
苏廷夏还礼道:“不敢当。”
韩健先行落座,张行和苏廷夏这才坐下。
韩健道:“本王听闻苏兄在南王府麾下效力,之前钦佩苏兄的才华,便向南王讨个人情。将苏兄借用过来。还请苏兄不要介意。”
苏廷夏一笑道:“东王赏识苏某人,乃是苏某人的荣幸。不知东王有何驱使,苏某人定当尽心效力。”
韩健点点头,问道:“苏兄在南王麾下官居何职?”
“左军殿卫长吏。”苏廷夏恭敬回道。
韩健点头会意。这官职相当于校尉级别。比林小云那愣头青要高的多。不过苏廷夏和林小云能在发配南疆之后,都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军中谋个一官半职,也说明他们是有本事。
韩健道:“苏兄为长吏。到东王军中,自然也平职在军中担当。苏兄便以长吏官职,出任随军右使,暂且在张将军麾下效力。不知苏兄可否嫌弃?”
苏廷夏一听有些吃惊,长吏在军中算不上什么将军,而他因为身子单薄又是以笔杆子出身,最多是在副将级别的官员身边出谋献策而已。但现在韩健任他为随军右使,虽然是校尉级别,但本身已经是一个大集团军副参谋长级别的随军文官。
“苏某人恐怕不敢担当此任。”苏廷夏起身行礼道。
“苏兄也不用太客气。你与我,还有张将军,这都算是患难之交,当初本王也是悔不听苏兄的劝解,才令我朝陷入四分五裂。而今有幸能得苏兄这样的将才,若是不能才归所用,实在是本王之错。”韩健略带感慨道。
苏廷夏这才躬身领命。
韩健对张行吩咐了一下,让他给苏廷夏举行一个简单的任命仪式,现在苏廷夏名义上便是张行的军师之一。
说完话,张行要出去负责军队调度的事,毕竟东王军大军要折返回江都,军中上下还有一些论功请赏的事在做,张行这几日都很忙。
等张行走了,韩健才有机会跟苏廷夏单独谈一谈。
韩健先问了一下苏廷夏在南王府军中经历,苏廷夏言辞之间有些不想再提的意思。韩健之前也大致去调查过,苏廷夏刚到南疆军中也受了不少的苦,毕竟他并非习武出身,一个文弱书生,到了军中服役,能坚持过最初的一段时间本就很难。
“苏兄,这次可有回乡探望的打算?”顺着话头,韩健问了一句。
苏廷夏无奈摇摇头,道:“孤身在外,乡间已无亲眷。当初若非东王仗义相助,苏某人连大仇都不得报。回乡又见何人?”
韩健安慰两句,苏廷夏问道:“听闻林兄而今在东王麾下为将领,不知是否还有缘再见?”
韩健见苏廷夏目光热切,突然觉得苏廷夏问的并非是林詹,而是林小夙。
“自然会有机会。”韩健笑了笑道,“林兄和小夙姑娘而今都在东王府麾下效命。”
“哦?林小姐也在?”苏廷夏目光中也有了些神采。
韩健点头道:“小夙而今是东王府大管家,负责整个东王府前线军粮的调配,如今他尚在渠州,我们归去江都途中,应会与我们会合。”
苏廷夏勉强笑了笑道:“林小姐是苏某人的恩人,在下一直想报答,却总无机会。东王切莫以为在下对林小姐有非份之想。”
“怎会。”韩健也是一笑。
心中却还是有些介怀,要说苏廷夏的本事,他的确是钦佩,曾经一个书生,就能跟北王府这样的势力来抗衡,不但有胆气,而且是有魄力的很。不过对于林小夙,韩健心中便没那么舒服了。他之前以“小夙姑娘”对林小夙相称,大约是苏廷夏也听出些意思,马上解释没有非分之想,其实也只是表明态度而已。
说了一会,韩健问道:“苏兄对时局有独到的认识,不知而今这江北的形势,苏兄怎看?”
苏廷夏好像早就料到韩健会有此问,微微摇头道:“江北形势,不再是单独一体,而是与华夏之地两朝六国休戚相关。苏某人本不该有所妄论,但以在下看来,江北之乱耗时日久,恐怕三五年内不会平息。”(未完待续。。)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