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刻板的朱门家训

“泥鳅兄弟,你说怎么处置。”

朱一提着大刀,望着泥鳅说道。

他刚才明显感觉到一股杀气,从泥鳅身上传来的杀气,但是他们家门从不妄杀无辜。所以先了泥鳅一步,震住了局面。

此刻问起这话,明显是想让泥鳅冷静一些。

泥鳅此刻杀意犹在,他也不是烂杀之人,只是他在心里发过誓,谁敢动月离一根汗毛,必诛其全家。

“杀了。”

泥鳅看了一眼月离,嘴里蹦出此话。

月离此刻已经阵封了高牧,正看着这边情形,见泥鳅看向自己,不由一震。

她是能够读懂泥鳅的意思的,只是没想到泥鳅会选择这么冷酷的办法。

“不好吧,只是一些山野地痞而已,教训一下就行了。”

朱一还想打下圆场,劝劝泥鳅。

哪知泥鳅双手一抬,十道精光直直的打向刀客咽喉部位。就一瞬间,场内所有刀客全部毙命。无一幸免。

“大侠饶命,大侠......”

张三早就吓破了胆,一个劲的只想求饶。可是,自作孽不可活。

一道精光打了过来,直刺咽喉。

连血迹都没有,一滴都没有流,只有那咽喉处一个水滴大小的血点,便一命呜呼了。

这动作到底有多快?反正朱一是没有看明白,他甚至不知道泥鳅用的是什么暗器,便把所有人当场解决了。

泥鳅没有杀过人,或许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杀没杀过人,反正现在泥鳅双眼通红,定定的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

他本不想杀人,只因月离,这个用命救过自己的女孩。他决不能容忍任何人伤害她。如果敢,即使拼命,也要杀了他。

张三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看那高牧,一双老眼中竟然有了一丝悔恨。

“我错了,师妹不要杀我,我自废精血。”

“晚了。”

又是一道精光,直刺咽喉。高牧死了。

连月离都觉得此刻的泥鳅是那么的冷血,她本也没打算杀死高牧,只想废其精血,永世无法再修习阵法。

可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泥鳅杀了。

但是她是能感受得出来泥鳅对于自己满满的情意,她清楚泥鳅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想怪泥鳅,可怎么也怪不起来。

“你,你为什么要杀他们,这些不过是些乡里地痞而已啊。”

朱一可感受不出来什么情意,他能感受到的,只有满满的无情。

“不为什么,敢动月离者,杀。”

泥鳅此刻杀意正浓,他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可是身体却很诚实的告诉他必须杀。

“我......”

朱一听得这话,竟不知道怎么辩解。

朱一的世界是和平的,是万事皆可商量的,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用杀来解决问题的。而此刻,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却不这么想。

“那好吧,既然都杀了,你们走吧,这里我来处理。”

朱一做事,是必须有结果的,就这样杀了十几口人,而且还有乡官的儿子,就必须出来承担这一后果。这是朱门的家训。

泥鳅看着月离,此刻月离的脸上也恢复了平静,她也不喜欢杀人,但是她喜欢泥鳅,而且更喜欢看到泥鳅刚才看到自己的眼神。

她能感受到泥鳅身上那一股浓浓的爱意,这就足够了。

“你不跟我们走吗?”

泥鳅冲着朱一问道。

“你们先走,我把这摊子事处理完了,就来找你们。”

朱一说得很诚恳,也很悲凉。

泥鳅不知道朱一说的处理,到底是要怎么处理,埋了吗?还是怎样,不过他看着朱一认真的神情,也不知道如何再劝。

“你打算怎么处理,要不我们一起处理完了,再一起上路吧。”

“不用了,你们先走,我随后就到。”

朱一依旧那副神情的说道。

“那不行,人是我杀的,我来处理。”

“你知道怎么处理吗?你们先走,先走,赶快。”

朱一催得很是急促。

“我不喜欢杀人,我也不喜欢杀人的人,所以我们以后估计不会见面了。”

朱一看着这满地的尸体,幽幽地说出了这句话。

泥鳅看着朱一,他能听出其中的认真劲,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既然大家观念不同,那就好聚好散吧。

泥鳅拉过月离,冲着朱一拱手抱拳道。

“那既然如此,我们就先行一步了,多谢朱兄的好酒,后会有期。”

朱一也不看他们,只顾看着地上的尸体,背着他们摆了摆手,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泥鳅拉着月离,再看了眼朱一。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走吧,月离。”

两人正要离开,却又被朱一给叫住了。

“我再奉劝两位一句,千万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千万不要。江湖险恶,这高牧就是最好的列子。”

“谢谢朱兄提醒。”

泥鳅知道这是朱一的好意,发自肺腑的好意。有这么个朋友,值。

他们打斗的地方,并非昨夜的河边,此地比较偏僻,但看情况,应该还是在镇里,但周围并没有人,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两人看了看太阳,确定了一下方位,径直走了。

此刻的朱一心情复杂,他知道这些人都是该杀之人,但是家门有训,不可烂杀。

但事已至此,该如何收场,他决定揽下罪责,只身前往乡府。

突然,一个声音从不远处的树后传来。

“你是朱家后人?”

朱一正在想着如何处理,却被这一声突然打断。抬头一看,一位农夫扮相的中年人从树后面缓缓走出来。

“你是什么人?”

朱一没见过此人,但是能感觉出,此人并无恶意。

“我是什么人不重要,但你是什么人很重要。”

“哦?什么意思?”

朱一满脸疑惑的看着农夫。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人并非你杀的,你为什么不走。”

感情这农夫把刚才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人虽然不是我杀的,但是是我朋友杀的,我不能一走了之。”

朱一很诚恳的说道。

“你朋友?你知道他们又是何人?”

“知道,我的朋友。”

“哈哈哈哈,朱门后人果然有意思,说你榆木脑袋都不为过。”

农夫听得朱一这番言论,竟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朱家小子,你是不是认为杀人就得偿命?”

“难道不是吗?”

“那我问你,张三和高牧所杀的人,谁来偿命?”

“那自然是他们来偿。”

“那他们为害乡里,无恶不作。杀了那么多人该不该偿命。”

“自然应该。”

“那你们杀了他们,又有何过错。”

“但那是官府的事情,我们怎能烂杀。”

“那我再问你,如今宦官当道,滥杀无辜,民不聊生,作何解释。”

“我......”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你不是滥杀无辜,而是替天行道,做了百姓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何错之有。”

“我......”

这一番交谈朱一从来没有听过,他不知道农夫是谁,但是能够感受到农夫是来为他打开心结的。朱门家训禁锢了朱家几百年,在天下太平的年间,确实要谨遵家训,不可造次。但是现在这大汉天下,不再是天子的天下,而是宦官的名利场。

今日所做之事,不是逆天而为,而是替天行道。这些人本就该杀,却逍遥法外,那些苦难百姓,却民不聊生。

到底是谁的错。

“好了,你也无需自责,朱门祖上也算得上是旷世豪侠,不要太迂腐,遇事要变通。你走吧,官府那边无需你操心。”

农夫看起来平凡无奇,却能知天下事,明天下理。肯定非等闲之辈。

“谢谢前辈教诲,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朱一看出农夫心意,甚是欣慰。

“我就是一农夫,何足挂齿。你走吧。”

“记住,遇事要变通,不要太刻板,你家祖上就是太过刻板,最后......哎......”

老者一连叹了好几口气,估计是对朱家之死甚是惋惜。

“谢谢前辈,小生记住了。”

朱一知道自己有时做事就是太过于古板,导致很多事情都因小失大。今日听得老者一席话,突然像开了窍般,五体通透。

朱一还想在问点老者什么,却突然发现老者已经不见了,就跟突然出现一样,突然消失了。

好一位来无影去无踪的高人。

此刻已接近晌午,离着泥鳅二人离开也并未太久。

这人啊,一旦想通了,就感觉像放下了一块巨大的包袱,此刻的朱一便是这种感觉,神清气爽,好不自在。

他略作收拾,捡回自己的长剑,准备去追赶泥鳅。

可人还没走出镇子,便听到了一个令人无比头痛的消息。

有两个年轻人在镇子口被巴山堂的人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