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下沉下沉下沉!
至今五个项目,基本聚焦一二三线城市,除了万利传媒布局的村村乐和农广传媒,对于下沉也是一片空白。
百万赢家不用说,知识技能风口,未来职业培训大蓝海,小镇青年走进融入大城市的必经之路。
奢时光和潮人不行,明显定位不同,强扭的瓜不甜。
真味倒是可以琢磨琢磨,但也是三五年以后的事,现在连城市还没走稳。
和所熟悉的一二线城市环境不同,下沉市场的街道是混杂着泥土味,马路常见的不仅有自行车和私家车,摩托车、三轮车也是主流……
年轻人上班通常不过十几分钟路程,街道两旁的店面以夫妻老婆店为主,少见连锁门店和中大型超市,而路边摊随处可见……
在这片尚未开垦的希望之地,围绕着10亿人迥异的思想、认知、生活方式、作息习惯,传统的商业模式都值得被重构,再造而出一个新的世界。
对于下沉市场,沈锋有几个理解,首先是出行领域,第一是汽车交易,第二是新能源汽车。
去县城观察会发现,路上跑的车其实都不差。尤其是小地方,宁可家里房子很破,但也要勒紧裤腰带买一辆不丢人的车。
因为别人不会到你家里看,但是在村里开着车很有面子。这是人性中的虚荣心和攀比心,越是小到县城甚至村镇,攀比情况会越严重。
县城乡镇居民消费升级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就是一台汽车。
他们渴望像大城市的人一样,拥有一台四个轮子的车,过上体面的生活。
所以车还是一个巨大的尚未满足的市场,目前还远远没有足够渗透到县、乡镇,很多和车相关的生意还会继续出现。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城市推广最大障碍还是里程恐惧症问题,一二线城市,上班通勤随随便便几十公里,路上没个充电站,谁不焦虑?
而这个障碍在县城乡镇根本存在。
地方小,充满电轻轻松松跑七八天。
你说充电不方便?
谁家没一个大院子?
城市地产巨头和霸道物业?
死去!
再说新能源必然是未来环保大趋势,国家又不傻,否则每年补贴干什么?
然后是养老问题,这也是提醒庞阿姨关注过的领域。因为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年轻人与父母在空间上是分离的。
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县城里的常住居民,大约三分之一是中老年人,未来五到十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提升到五成。
过去出门便是田间,老人通过种地打发时间的方式,随着向县城的迁移逐渐消失。老人们都只能坐在水泥房子里,开着收音机、电视,打着盹,度过一天又一天……
未来下沉市场至少有三四亿老年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子女在身边,他们的精神需求该如何去满足?飞库
他们的养老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是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创业者的巨大机会。
需要国家政策做导向,更需要社会力量去执行的行业。围绕着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每一样都是有机会出现百亿美元公司的巨大市场。
第三是餐饮,别说海底捞这种行业明星,看看喜茶和奈雪,是不是拼命往三四五线挤破脑袋?
甚至一二线城市的知名餐饮茶饮品牌下沉到县城,反而难度很大。他们对于品牌认知以及消费习惯,与一二线城市完全不同,互相之间也完全不同,一二线城市的成功运营经验并不能直接复制到下沉市场。
连锁餐饮品牌最大核心价值在于菜品、口味、食品安全等指标同一标准的输出,但来到小地方,反而容易因为管理半径的问题也是导致严重水土不服!
这也是沈锋认为下沉市场必须要做重公司的一个体现,重在服务而非重在资产,对于大量夫妻老婆店存在的业态,强加盟的模式或许是一种解决方案。
本土化!
越是下沉市场,消费者越重视本土化的口味,和本土化的服务。海底捞源自蜀都,创建25年后居然才在重庆开了第一家火锅店,直面火锅之都的考验。
这也是未来真味和可儿的最大挑战!
县城酒店消费也迥异于一二线城市,一类是当地散客,主要是走访的亲戚和谈恋爱的年轻人,也会有一些闲来无事的人专门开个房间打麻将打牌;第二类是往来出差的生意人;第三类是少量的异地游客。
用户完全不同,一二线城市酒店的主要顾客是差旅人群,但是在县城周围,差旅比例大概只有20%,主要依赖本土化消费。
如何获得本土化流?
第二和餐饮赛道类似,管理半径不同。酒店是一个管理很重、标准化很重的行业,如果说中间的链条长到从全国总部到地级区域,那很多管理问题将层出不穷。
……
教育现在依然是实现阶层跃迁的最大龙门。
父母望子成龙,越是身处乡镇、县城,就越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去。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下沉市场教育空间将会远远大于一二线城市。
所以研发课程产品、细化知识点的颗粒度是重中之重。商业模式要从少量自营教学点开始,进行产品的打磨和标准化教学体系的完善。
未来一定是自营+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模式,来输出管理和开放加盟。
……
最后是大零售,现在40万亿规模,阿里、京东、拼多多加起来大约八万亿GMV,三大巨头占比20%。
而他们的增长是有限的,最多35%左右已经到头。
也就是说未来至少60%发生在线下,也就是24万亿的规模。一二线人口和三四线及以下人口的比例,大约是3:7,说白了整个线下场景的下沉市场零售消费赛道,大概有24万亿的70%……
16万亿!
足足六个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