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江南的消息

崇祯记得朱慈烺跟他说过山西商人跟建奴互相支援的事情,但是一万建奴还在长城以外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自打建奴第一次入寇之后,大明九边的长城防线感觉就像筛子一样处处是漏洞,感觉建奴随时随地都能入关。

而且入关之后大明也是无可奈何,这让他非常不爽。

想起这些崇祯问道:“你极力推荐的孙承宗现在又上书想要修整长城,恢复烽火台,建立预警机制,这么大一笔开销,他也真敢想。”

朱慈烺尴尬的摸摸鼻子,孙承宗这个提议东宫也收到了,而且比起崇祯收到的更早,孙承宗是跟朱慈烺申请资金失败才转而上书找崇祯的。

朱慈烺否决的原因很简单,没钱!第二收益率太低,有那个钱还不如多训练几万新兵呢。

在辽东支持孙承宗的堡垒计划那是为了建立稳固的进攻基地,丢了辽西走廊,建奴一两万人就能把大明出关的军队看的死死的。

而且辽响每年这么多砸进去,辽西紧紧保住几个孤城,大量的资金都浪费了。

但是宣大就不一样了,宣大长城绵延曲折回环上千里,要是全部修复一遍,那绝对是耗资千万的大工程。有这个钱编练几十万骑兵他不香么!

朱慈烺对于宣大河套防线的定位就是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只要三点驻军充足,互为犄角无论是蒙古还是建奴都不敢深入。

防御,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把战线引到敌人身上,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大明有这样一个制度,你推荐的人要是做了错事你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当年孙承宗就是应为这个辞官回乡的。

所以崇祯拿孙承宗的事情说朱慈烺也就是个正常思维模式,这个锅朱慈烺还就得替孙承宗扛着。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九边卫所军户逃亡严重,目前首要任务是解边军之温饱,等欠响补充之后,粮草也会陆续到位,到时候人员充足才能谈从建防线,我已经跟孙师建议让他先补充九边士卒,清理空饷,整训士卒,至于下一步怎么走还要看中原围剿流寇的效果再定。”

崇祯挥挥手:“他总是不停要粮要响,当初提议征辽响,才导致流寇之祸,如今又是不停要钱,完全不理会朝政艰难,上月内库存银不足万两,户部库能跑老鼠,寅吃卯粮,哪有余钱供他挥霍!”

朱慈烺低头:“父皇放心,内库困境现在已经有所缓和,至于国库新兵军饷、训练、器械都是是内库供应,国库还没钱,儿臣不能理解。”

崇祯叹了口气:“文臣多大言空谈之辈,户部无钱只知道加税或者伸手找朕的内库要,仿佛朕的内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他就不知内库艰难。”

朱慈烺对于国库的情况自然也很清楚,所谓的加税大多加的也是农税,或者设卡收厘金,对于盐税茶税商税这些提都不提。

朱慈烺对文官的节操彻底失望了,与其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自己。

你不是不要商税么?不好意思我也不用交税,而且我有皇家的招牌,雄厚的资本,优秀的技术工人,等有一天你会发现,大家都不用交税你依旧玩不过我。

崇祯抱怨了几句说道:“京营的事情你多上心,若是有不堪用的,你就直接撤换吧。”

听崇祯总结性的话,朱慈烺乖乖的拱手告辞。

京营这次挑选一万人中只挑出八百人的合格者,剩下的人也只有三千能补充进建设营团。

看到京营糜烂到如此地步,朱慈烺松了一口气,这样建设营团还搞个屁啊,干脆从新招募新的算了,把三千人集中成立了第一建设营团剩下的七千人等下一批训练的时候再补充。

到时候二十万多万京营改革完成,三四个建设营团就能放下了。这极大的降低了朱慈烺的财政负担。

不过因为建设营团人员没有预计的多,整个道路修整计划也受到了影响,朱慈烺犹豫着是继续招募人员充实建设营团,还是另外招募工匠从建?

朱慈烺正犹豫的时候,王之谦走进来:“殿下,江南送来最新消息。”

李若琏带着南镇抚司的八百缇骑南下之后,王之谦作为新晋的南镇抚司千户,比武第一名荣幸的接下了保护朱慈烺的重任。

原本崇祯有计划把方正化调到朱慈烺身边,不过方正化功劳太大,重赏之后已经接掌东厂。

朱慈烺打开奏报,上面写的是锦衣卫调查情况,因为统计司在朱慈烺打算购粮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调查,所以锦衣卫这次只需要对这些粮商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即可。

果然,这些粮商依托一些行会和地方的商会组织,在私下里控制粮价,李若琏按照朱慈烺的要求,不用管到底是谁参与了谋逆,只管找那些平日里最嚣张的、收粮食的时候压价最狠的,心最黑的那一波人,使劲追查就是了。

而调查中李若琏竟然有意外收获,九江粮商胡维贤这些年一直跟山西晋商来往密切,他的一房小妾还是范永斗的远亲表妹。

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综合经营,依托粮食,还参与了江南的生丝、棉花、麻、漆、药材等的收购,有些人还经营布匹、典当、茶叶、瓷器等生意,甚至有些人还是盐商和大地主。

势力盘根错节,关系网牵扯很深,李若琏越调查,越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朱慈烺从来没有小看过晋商的崛起,这些人不仅参与了江南的粮食还借着运钞法插手了两淮的盐引,江南的茶叶,邯郸的铁矿等等。

反正只要是建奴需要的,粮食、盐、茶、铁器、药材等等他们都在经营,完全是能卖的都卖。

江南粮商复合经营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这些人往往都是一地的地头蛇,在地方势力极强,插手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不古代就那么多李半城王半街之类的称呼。

朱慈烺要打劫的就是那些闹的最欢的粮商,即使谋逆案也只有那么一批人敢想敢干,还一个就是借着钱谦益稍微清理一下江南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