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给你们找点事情干
这世界上所有的问题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两个原因:一是吃不饱;二是吃的太饱。
崇祯把这些问题快刀斩乱麻的压制下来之后,朱慈烺慢慢的也想到了自己的处理办法。
既然杀光是不可能杀光,那无非就是转移注意力了,转移矛盾这一招崇祯用的娴熟,朱慈烺也不是没有办法。
崇祯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新的外部敌人,朱慈烺打算在他们内部树立新的敌人,这世界上要谁最惦记着这些文人官员官位的。
那无疑就是那些吏员了,大明的吏,不仅是没有编制的问题,他们连工钱都没樱
大明的官与吏职责分工非常明确,官主行政,吏主事务。官员在政府某一部门担任主管,拥有决策权。而吏员则在各级各类衙门中负责具体事务,负责执校
吏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主管吏员、案牍吏员、司财吏员、司狱吏员。
主管吏员的主要职责是起草文案。案牍吏员的职责是抄写收发、保管文案。司财吏员的职责则是保管、收支钱粮及其它实物。司狱吏员的职责是分管狱吏、管理人犯。
吏员主要有三个来源:佥充、罚充和求充。当然到了崇祯年间前两种方式都比较少了,大部分吏员都来自于求充。
求充吏员的人一般都是科举无望的生员,或者农家子弟谋生当然这种谋生方式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有机会的一半都是当地望族或者家丰厚者。既然大家有这种需求,所以就出现了纳银求吏的现象。
大家在这上面花了钱,自然就要在这上面找补回来,加上望族地主求来的官职,自然和地方势力勾结,即架空了县令又能坑害百姓,一举两得也!
而官府中比起官和吏更低一等的就是衙役了!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役!徭役徭役,这工作是一种义务,不仅要干,还要自备干粮!
当然大明地方上县级又没有监察机构,财政都在县令手中,笔杆子一歪,大家的薪水也就有了。
而且衙役虽然名为役,确也是大家争抢的门行业,一些有油水的职位还要贿赂交钱才能担任。
无论是吏还是衙役,这些人一没有升迁渠道,而工资也没有增长空间,他们能干嘛!除了喽钱和欺压地方,他们的人生就没有其他意义了!
朱慈烺的义务当然不是惩恶扬善,当权者的世界哪里有善恶,只有利益,虽然明明知道队伍里有坏人,只要忠心那还是要笼络的。
而且统计司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闲杂统计司的主要任务不是争更多的权力,而是把现有的权力守住。
统计司最大的权力就是税收,而税收的基础工作并不是税收的分配,而是税收的征收工作。
这是一个油水超级丰厚的部门,税吏们把吃、拿、卡、要四大技能修炼到神级,生活过得相当滋润。
但是这种高收入也仅仅是那些大权在握的那批人,而那些底层的办事人员只能期待领导能大方一点漏三瓜俩枣给他们充饥。
大权在握的只有县令和吏目了,统计司想要把税收这一块牢牢抓稳,那么一定要控制税吏这一条线了。
大明很穷,大明户部到手的税收一年只有几百万两,大明很富资本主义都萌芽了呢!
这穷富之间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税收问题,大明需要改变,仅仅依靠皇帝的一个政令就行了么?
皇帝收商税!那谁收税?交给谁?大明有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皇帝打算自己去收税么?
每个县派一百个税吏,那么整个大明就需要十四万两千七百个税吏,这意味这什么呢?
朱慈烺辛辛苦苦练兵一年半练的新兵都派出去当税吏,才仅仅够给每个县安排一百个税吏。
所以朱慈烺给文官找活干的第一步就是把税吏系统给剥离出来,成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部门,大明皇家税务司!
税务司吏员来自各地税吏的精锐及统计司吏员和考试招募,独立于官员系统之外有自己独立的升迁系统。
整个二月朱慈烺都在做这个事,第一步就是给这些税吏创造晋升的渠道,当然朱慈烺并没有直接插手大明原有的税收体系。
这会引起整个官员系统的反弹,朱慈烺的第一步放在了规范关税上,大明陆地关口无数,特别是九边长城,数里就有一个关口。
朱慈烺去年就已经拿到了外贸的管理权,以这个名目征召税吏,要求很简单,各县府的税吏都可以报名选拔,只要对大明税制熟悉,精通精算的都能考试通过。
关税司可是独立衙门,不仅有人员编制,更是有品级的官员,朱慈烺的在官员晋升渠道上开了一个口子。
当然这不是第一个口子,当初的统计司他们都捏着鼻子认了,现在成立什么关税司在反对最激烈的晋商集团被清洗之后,其余官员根本不关心这个。
因为朱慈烺在成立关税司和税吏考试的时候,抛出了一个更大的饵。
这个议题一登上报纸,官员们立刻开始激烈讨论,显然大家对此没得,一水的支持,吐苦水者有之,夸皇上圣明的有之。
也有极个别御史对于朝廷成立关税司提出疑义,但是响应者寥寥,大家的观念就是,不是进士系统的官员,大家鄙视之,不得入阁,不得担任六部之要职。
这是文官的底线,至于这个关税司目前只是一个五品衙门,仅仅是统计司的下属机构,还没有啥威胁。
既然巴掌打的不疼,甜枣给的又超级甜,那还有啥不满的,成立就成立吧!咱们可是考了进士的官员!总要给那些考不上的一条活路不是。
但是对于那些吏员,特别是税吏来,这个口子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就像千里之堤上的蚁。
在这个官本位的世界中,能当官就是下第一等的事,代表着份的飞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大家也挤破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还不是为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