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通州新港

不过在开海之前,朱慈烺决定要去天津看看。

如果听听汇报就能治国,那不如在家写小说了,那样更嗨。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从来到大明,朱慈烺的活动范围最远也紧紧是卢沟桥的宛平新城和通州新城。

还是道路修通的时候,试着跑了一趟。

所以一直以来朱慈烺都梦想着能好好的看看大明的山河,看看天下百姓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再去看看自己亲自缔造的港口战船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

以前太多的事情千头万绪,离得远怕耽误了事情。

而且朱慈烺感觉京城以外好像都不怎么安全,现在建奴再也不敢进关,流寇也销声匿迹。

朱慈烺觉得是时候可以出去浪一波了。

跟崇祯说了好几次,都没有同意。这次事关开海议题,崇祯终于松口。

三月十五圣旨下,太子代天子巡天津。

为了朱慈烺的安全,崇祯安排了三千营、锦衣卫缇骑六百陪同。

三千营在这次改制中是受影响最小的部队,而且作为全骑兵的兵种,也是随行最方便的部队。

这也是朱慈烺的要求,这次去不是为了搞排场,而是去看看天津水师的建设情况,好确定开海的程度。

所以效率才是第一要务。

三千营这次改制中编入了部分有战功的各部骑兵,还有讲武堂的学员,人数从新恢复了三千。

各部虽然没有单独的骑兵编制,但是也有斥候和传讯,无论是酬功还是加强三千营的战力这些人的编入都是必须的。

至于讲武堂,则是为了带去新的骑兵作战理念,还有训练方法。

锦衣卫缇骑六百也就是李若琏部了。

有了这三千六百人,不要说一般的流寇,就是建奴来袭都能护着朱慈烺安全逃脱。

仪仗一路东行,为了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这一路朱慈烺都吩咐不用准备行辕下榻,留宿那里完全看朱慈烺的心情。

第一日到达通州,朱慈烺留下来看了一下通州新城的进度。

外敌威胁尽去之后,新城墙的修建被暂缓,集中全力建设城内的道路商铺住宅。

其实通州这边最赚钱的并不是新城这边的铺面宅基地,而是沿着运河修建的新码头和货仓。

从去年开始,朱慈烺为了战争物资转运,先后数次砸钱扩大港口设施规模,其中通州港作为重要的转运港口,几乎每次拨款都有他一份。

通州作为运河最北的大港,又承接天津发往京城的海运,还有天津转运河,到转运整个北方的重要中转港口。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老的通州港港口设置混乱,船只停靠没有规矩,港口淤泥大,水深浅。

货栈码头老化,仓库设置不合理等等一大堆问题。

为了货物转运,朱慈烺特意从通州另拓宽支流,新修了一个新港。

朱慈烺要看的是码头是否繁忙,建设有没有按照设计执行,还有就是有没有偷工减料。

刘通判是崇祯元年同进士出身,后来在翰林院干了三年编修,又在工部运河漕运司做过三年漕运使,后来转为通州漕运运监事干了两年。

去年以为上一任上司涉及谋逆案被抓,他升官为通州通判主管运河码头事务。

他能混到这个职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胆小,还有那么一点偏执。

要知道有关运河的衙门向来都是油水丰厚,他能在这种大规模连带中有幸留存,要么就是他真的没有贪。

要么就是他的贪污手法太高明,比他的那些同僚高一个等级。

朱慈烺这次就是看看,这个刘通判到底是胆小怕事,还是奸猾过人!

第二日朱慈烺来到通州新码头,刘通判小心的陪着。

新港码头沿河十里,岸边大概有二三十条船在卸货装货,其中官船占据了一大半。看着码头稀稀拉拉的船只,朱慈烺就皱起眉头。

刘通判一直小心观察着太子的脸色,见太子脸上不悦,心里也咯噔一下。

朱慈烺看了一眼刘通判:“去把这三个月的进出港口统计单拿来。”

刘通判早已经备好,从身后人手里接过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打开一看,果然新港口的出入港船只中有一大半都是官府的船只。

朱慈烺敲着统计单:“港口建好,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

刘通判小心的说道:“因为新港这边没有商户,很多货物卸在这边,根本没有人买,还要花钱转运到旧港去销售。

第二同样是因为没有客商,所以想要购买货物的客商在这没有货物,很多商户的货物都在旧港那边,所以他们不愿意来。”

朱慈烺一下子就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客流量不够的原因呗。

朱慈烺并没有提出什么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而是看着刘通判:“那你们是打算怎么解决呢?”

刘通判擦擦额头的汗:“我们决定这个月二十号把那些商户驱赶到新港口,旧港封闭整修,到时候他们自然不得不来。”

朱慈烺嘴角抽抽,这个解决办法果然很官府!

朱慈烺权衡一番说道:“修整旧港很有必要!但是驱赶商户就不必了,而且新港既然不完善,你贸然驱赶,要是搞得市场混乱,影响了货物流通。

那责任你承担的起么?到时候民意沸腾,百姓怨声载道,你抗的下么?”

刘通判连忙低头拱手:“太子殿下教训的是,臣知道错了,一定改正。”

朱慈烺点点头:“修整旧港,要分步骤实施,这样吧,每次只修整四分之一,工期分成两年。

期间被影响的商户都可以获得新港商铺仓库半年的免租使用权。

一定要确保货物流通不受影响,交易不受影响。”

其实给这些人一些补贴对于朱慈烺来说损失并不大,与其让店铺仓库荒废着,不如给自己买点名声。

这不仅解决了旧港整修的问题,新港缺少的人流人气也有了,到了半年之后,大家感受到新港的便利,还有新港的热闹,就是赶他们走,他们也不愿意了。

这又不是商业竞争,盘活新港怼死旧港,无论哪个港口最后都是给朝廷交税,最后都落到崇祯的口袋。分批整修也能防止旧港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