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找死的东吁人
桂喜得到吩咐,找了一个木匣把槊头用锦缎包好,递给传旨太监:“把这个尽快送到云南交到孙应元手上,告诉他这是陛下赏赐他的,这是薛仁贵用过的马朔。”
太监接过盒子,直接出城奔向南郊空军大营,然后坐上热气球往南而去。
目前大明急件传递已经从以前的信鸽加上快马,逐渐转变成现在电报加上热气球。
西南地区电报还没有铺设到,加上这次又是送东西,自然选择最快的热气球了。
为了应对热气球运行的需要,大明特别设计了城旗和城标系统,城旗就是每一个城市要在每个公园和官方机构中悬挂带有自己城市名称的旗帜,方便热气球辨别。
城标就是在城市的各高处指示该城市热气球大营的位置。相当于海上的灯塔。
如果是夜里,这些城标就会亮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告知这些位置要注意躲避,热气球大营里,专门有用灯光围城的城市名称,每天夜里都会亮起。
两套系统确保了热气球昼夜出行的安全。
在热气球兵手里,有指南针和等高线地图,至少大明关内地区的所有高山都是经过精确测绘的,热气球兵只要辨认清楚城市和方向,就能避免野外遇到危险。
三天之后孙应元接到了传旨太监:“孙将军,桂喜公公特意交代,这是陛下赐给你的薛仁贵用过的马朔。”
孙应元愣了一下,小心的打开盒子,这跟马朔被擦拭的油光发亮,装上长柄就能用在战场上。
不过大明并没有使用马朔的习惯,现在骑兵甚至都开始用轮式短枪了,马朔更不可能用来作战,所以这个东西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作用。
薛仁贵可以说是大唐的名将之一,即使在整个历史上也能排的上号。
但是孙应元知道,自己在西南打的这些土司,跟历史上的薛仁贵根本没有一点可比性,那么陛下肯定不是夸自己打得好了。
在联系当前的形式还有陛下的态度,那么孙应元立刻知道该怎么干了,陛下是对自己的支持,甚至鼓励自己继续干下去!那还怕个啥!
而一众土司那边,大明越是逼迫,越是残酷对待这些人越是不敢反,甚至一个个都跟缩头乌龟一样躲着,觉得这一切都是大明的阴谋,自己绝对不上当!
原本这帮土司以为过了这阵风之后一切都会过去,谁知道五月底的时候,大明皇帝突然宣布西南地区从严治理为时三年。
从今年开始,要用一年的时间,取消西南土司政策,所以土司以及其家人全部要迁移居住,离开山林,而当地百姓也要设村出山。
这一政策果然又引起了一波反抗,然后又被迅速镇压。
没有人觉得这件事跟藩国和葡萄牙的作战有什么关系,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不相干的两件事,奇妙的联系在了一起。
土司因为恐慌多有南逃者虽然大部分被追击抓获,但也有少部分逃入缅甸等地。缅甸自从被迫对大明称臣之后其实一直都不怎么满意。
莽达王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当时迫于大明灭亡莫卧儿帝国的强大实力,不得已屈服,后来形式稳定之后,东吁也参与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还有很多强国。
这不禁又让他们想起了当初他们立国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葡萄牙人。
东吁立国的时候曾经雇佣过葡萄牙人的士卒和舰队。
现在东吁王朝又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为了应对强势的大明,东吁人又开始跟葡萄牙人眉来眼去。
因为大明禁止藩国私自和外国签订任何条约,所以双方的交流都是商业贸易上的。
东吁王朝允许葡萄牙人在东吁设立商栈,并且深入内地收购商品,葡萄牙的商人甚至一直到北方的重要陆路城市收购大明的云南茶叶。
这次大明对西南地区进行整肃行动,不少逃跑的西南土司逃到东吁,也就是后世的缅甸。
东吁王朝自己当然不敢收留这些土司,不过他们确也没有送回这些人给大明,而是耍了一个小花招,把这些人卖给了葡萄牙人当奴隶。
葡萄牙商人哪管你这些人来自哪里,只要有钱赚的生意,他们就愿意干。
所以当追击的军队和锦衣卫回来告知孙应元,那些土司被东吁抓了之后卖了。
这下子给孙应元也整的不会了,这事怎么算?是算东吁人做的对还是做的不对?
拿不定主意,那就直接问皇上就是了。
目前离西南最近的电报站点是南宁,孙应元只需要把信鸽送到南宁,然后从南宁在发电报进京,这能节省两天半的时间,消息一来一回就是节省了五天。
朱慈烺得到消息的时候,立刻开心了起来,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东吁人不服管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身为大明的臣子,竟然跟荷兰眉来眼去,还和英格兰人荷兰人都有往来,这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家里的小妾在外面勾引野男人么!
朱慈烺直接大笔一挥:“追击!追究东吁王责任!一旦遇到抵抗,直接灭国!”
东吁的位置,无论对于西南地区的海路通道,还是和莫卧儿南亚地区的陆上通道,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朱慈烺本来打算以蚕食加上藩国请求内附的方式完成对于这里的掌控呢,反正这边道路修建需要时间,整理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
毕竟是自己的藩国,吃相不能太难看了。
现在东吁人完全是自己把理由都找好了,逼着朱慈烺收拾他。
想想当初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时候,别人都直接投降称臣了,只有这东吁和大城国两个不服气。
东吁更是卡在大明进攻莫卧儿的道路上一度想阻止大明军队过境,这样的行为真可谓其心可诛!
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收拾西南不就是为了为下一步南扩做准备么!这一次正好连南扩的事情一并给办了,使得大明关内的出海口又多了一个,岂不是两全其美!